分卷閱讀115
書迷正在閱讀:野獸系列之老獸愛jian嫩(上冊)(H)、霸總他懷了我的孩子[娛樂圈]、五毒、無差別對待》、斷袖對象他又高又大、養貓后走上了人生巔峰、偏又向隅、馴悍記、病嬌皇子火葬場實錄、你販劍嗎[系統]
情之后,頭一次出門,便是去錢家登門道謝?!?/br>☆、第82章第八十二章傅知玉也知道這件事,他倒是不覺得有什么不對:“錢滿貫到底是沒撕破臉,他還是有些良心的,最后要的那幾間商鋪真的不算什么,鄧潛聽了這這所有事情,包括馬車夫那件事,他心里清楚,這樣那樣算起來,鄧家還是虧欠了錢家的,也沒把那件事視為落井下石?!?/br>“那……您真的就這樣放過這兩家了嗎?”“本來就沒什么大事,我只是想教他們聽話,不要太過無法無天,”傅知玉擺了擺手道,“整個江南還是依賴他們的,況且,我往后也有用得著他們的地方,來日方長,打個巴掌也要給個甜棗吃?!?/br>他給錢滿貫那藥,試一試這兩家心性如何而已,這樣看來結果還不錯,雖然鄧、錢兩家害過自己,但是一時受利益驅使,不代表這就是惡貫滿盈了。錢滿貫若是那時候真的逼地太過,其實反倒不好。傅知玉說完,隨手把那香灰收了起來,他在陳太醫聽不到的地方低聲嘀咕了一句:“……越來越過分了?!?/br>鄧潛這段時間應該是休息好了,傅知玉今天回家的時候,還碰上他來拜訪。臉色看起來還好,只是有幾分蒼白,但比昏迷不醒要好上幾分。“昭王爺,”他一見傅知玉的馬車便上前來,鞠躬做了個禮,“草民特意來道謝?!?/br>傅知玉掀起簾子看了他一眼:“道什么謝?”“錢家都與我說了,那解藥是昭王給的,”鄧潛道,“犬子幼稚莽撞,沖撞昭王,卻未想昭王大人不記小人過,實在叫我鄧家汗顏,便來此道謝,也是請罪?!?/br>傅知玉從馬車上下來,語氣依舊不冷不熱:“說句實話,你那毒不是我下的,但也確實由我而起,鄧家主不恨我嗎?”“草民不敢談怨恨,”鄧潛已經低著頭,“是我鄧家有錯在先?!?/br>“你自己好自為之,”傅知玉道,“往后再耍什么花樣,就不是這樣能夠收場的?!?/br>他說完這句話就進去了,再沒有理會鄧潛。留在原地的鄧潛卻松了一口氣。后來傅知玉聽消息,說是鄧潛回去之后請了家規,把他那個寶貝兒子鄧朗抽地渾身是傷,現在還在休養。“確實不太聰明,”傅知玉聽到之后也評價了一句,“若是換了我,我也抽,往后鄧家的家業若是交到他手里,我看四大豪商就要變三大豪商了?!?/br>現下劇情大變,原來在這時間段已經大放光彩的鄧靜河倒是沒有動靜,但是元鷺又幸災樂禍地提了一句,說他的手斷了,現在在休養,好幾天沒出來了。“說是一不小心摔的,我看就是被人打的,”元鷺道,“這種小人,就是要人人喊打!”過后幾天,鄧、錢兩家又學了藥鋪的做法,在江南其他幾城都設了粥鋪,還是以傅知玉的名義,一連幾天,弄得倒是轟轟烈烈。外頭許多人其實沒搞清楚到底怎么回事,先前鄧錢兩家的事情雖然瞞不住,但是完全知情的人就那么一點點,限在這一個商人的小圈子里面,這年頭信息傳送渠道十分有限,若不是有心人,根本都不知道這暗潮洶涌的全部。但是施粥這事情倒是好事,這段時間傅知玉在外的名聲十分好,到了人人都要夸一句昭王仁善的程度,這讓傅知玉將要實行的計劃也順利不少,至少打下了一個不錯的基礎。元江文早就知道了傅知玉要在江南做些什么,他已經找過幾次傅知玉,跟他說了自己的想法。“你如今打起精神來,舅舅看了很高興,”他道,“若是缺錢了,便來找我,那粥鋪我看不錯,不如再加幾間?”“舅舅的心意我領了,但您也別只盯著粥鋪啊,”傅知玉給他倒了一杯茶,笑道,“粥鋪只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東西,也不宜擺地過多,時間更不宜過長,藥鋪那邊早就已經收了,鄧錢兩家差不多也不要弄了。若是擺地久了,民眾們習慣了,便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之后若是沒有了,便要抱怨,升米恩斗米仇,粥鋪藥鋪只是救急而已,要是讓人習慣了不勞而獲,反倒不好?!?/br>“我是怕你不好入手,”元江文道,“江南這地方其實難管,就算是現在四大家族都聽你的,那也難管?!?/br>傅知玉知道,江南是有豐厚底子的地方,它不像一些不毛之地,反正已經差到低點了,再怎么折騰都行,但是這里不一樣。他笑了笑,又道:“我前段時間去酒樓,聽那些書生在那里談治理之道,其中有人說,只要把四大豪商的錢拿出來大家都分一分,那江南就不會有窮人了,舅舅您覺得有道理嗎?”元江文笑了一下,似乎也覺得這種想法十分幼稚,他搖了搖頭:“不是舍不得錢,只是這樣做……”“這其實和粥鋪是一個道理,給錢救的只是一時,若一家人沒有掙錢的能力,給錢也是沒有用的,”傅知玉道,“一味地罵豪商吸血也沒有用,豪商一匹布賣十兩收的時候卻只給五十文這種事情聽起來很叫人憤怒,但是我也看過卷宗,在生意還沒做起來之前,一匹布能賣上二十文就已經很好了,是商隊打通了買賣的渠道,才讓布匹價格逐年上漲,光記他們吸血,不記得他們功勞,這是很不公平的。舅舅也不用著急,若我有需要,會找元家的?!?/br>元江文走之后,傅知玉自己一個人坐在書桌處,看著自己寫下的一條條一句句,發了很久的呆。他在元江文面前看起來胸有成竹,但是他心里知道,面對著這些他到底有多忐忑。這些東西,其實并不是他頭一次設想出來的,早在上輩子還在當皇帝的時候,傅知玉便早有設想。人各有所長,但是積麟這里似乎只有做官才叫真正的光宗耀祖,仿佛其余的都是下九流上不了臺面的東西,稍微有些能力的都要往科舉上面擠,文舉武舉人多地不行。考功名不是不好,可官位只有這么一些,大部分人應該做什么呢?士農工商這四行,江南其實已經實現了傅知玉上輩子設想的一部分,算是走前面,但還是不夠。由于商業發達商人地位高,這里出人頭地的路徑也多一些,除了商人以外,還有工匠。但是工匠并不是人人都能做的,實際上,從整個積麟來看,工匠的地位比商人要高,這種一技之長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學,一般代代相傳,只教有限的幾個徒弟。農便更不用說了,他看了一圈,江南多種稻米,作物十分單一,底層農民不懂變通也無力變通,使用的農具也十分簡單,耕田的老黃牛在許多村子已經算是奢侈品,絕大多數還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