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7
請貴妃娘娘多多勸我們娘娘,讓她多加保養?!?/br> 高靜姝伸手扶烏嬤嬤:“我會的?!?/br> 烏嬤嬤這才起身上前和紫藤一起伺候貴妃洗臉勻面,高靜姝第一次這么認真的打量皇后的妝臺。 固然都是好東西,但放在皇后身上,卻顯得太過簡素。 比如妝臺上的胭脂,雖也是上好的官用胭脂,但如今宮中時興的卻是內務府私下供給的一種胭脂:每年五月,京城里妙峰山的玫瑰專門運進宮,上百宮人挑揀出顏色最紅最嬌嫩的玫瑰,煉成玫瑰油,再加白芷珍珠粉等珍貴養顏之物,制成小小一盒子紅色凍玉一般的胭脂膏子。 一盒之費,便要數百兩。 甚至皇后這里的粉竟然也只是尋常的茉莉花籽粉,不過是潤澤粉白而已,并沒有后宮女子都愛添加的各色名貴香料。粉盒也是普通的銀粉描邊的葵瓣盒。 要是之前,高靜姝見了,還覺得皇后有些太過簡樸,根本是自苦。 有時候還想勸勸皇后娘娘,何必這么簡素,皇上都愛享受呢,想必不會苛責皇后的用度精細些。 現在她明白了,皇后不會用。 在皇后看來,做一個皇后,有簡樸的美名,要比這些普通的享受重要許多。 她不愛金珠玉石,不愛奢靡享受。 終生所愿所行,都為了當得起史書工筆一個“賢”字。 高靜姝目光轉動,看到皇后內室還掛著一幅字:一肴一饌當思物之維艱,微金毫銀恒念來之不易。 烏嬤嬤見貴妃看這幅字,就道:“這是當年圣祖爺的圣口金言,先帝爺也奉為圭臬,娘娘便常年寫了掛在自己內室以自勉?!?/br> 高靜姝覺得自己從未如現在這般了解過皇后。 她只看到了嫻妃的剛硬傲氣,今日才發現,在傲骨上頭,皇后絲毫不差于嫻妃。 -- 外頭夏院正的聲音若隱若現傳來:“娘娘底子溫厚,只是這些年用心太過,只要悉心調養,鳳體便無礙?!?/br> 高靜姝握著一把梳子,梳齒在掌心扎出微微刺痛感。 皇后身子其實沒有問題。 勞累怎么了,武則天還做了皇帝呢,不比富察皇后勞累一百倍嗎?照樣是長壽的人。 真正給了皇后致命一擊的,就是第二個嫡子的夭折。 如今皇后還沒有懷上第二個嫡子,這才是乾隆九年的夏天,一切都來得及。 -- 忽然被貴妃宣去診脈的林太醫非常震驚:“娘娘要看醫書?” 高靜姝點頭。 林太醫苦笑:“娘娘素愛詩書,記性頗佳,可這學醫是上不得臺面之事,況且需要不斷診脈看病才能有所進益,娘娘要想學成臣這樣的大夫,是不可能的?!闭l會能勞動貴妃把脈呢? 而不實踐就不會有進步。 見貴妃怏怏,林太醫又連忙安慰道:“不過娘娘要想學成圣祖爺或者當今這般,能看懂藥方,粗通病情藥理是沒問題的?!?/br> 托康熙爺愛好廣泛,親自學過醫的福,宮里很有幾本基礎醫學,就是為了給貴人們看的。 高靜姝也不挑:“都給我拿來?!?/br> 雖然她學的是西醫臨床,但大學期間,仍舊是要學一本中醫課本,基本的陰陽五行等中醫基本知識她還是知道的。 至于人體的構造,所有臟腑的位置和解剖結構,高靜姝覺得,她應該跟太醫們一樣明白。 林太醫動作很快,立刻將幾本醫術給了她。 甚至還有一本成方。 到了清代,中醫已經發展到了頂峰,很多時候不需要現熬藥,已有了很多成藥丸子,一般的跌打損傷,甚至中風乃至于保胎都有具體的藥丸。 除了開刀做手術和輸液,旁的其實已然與現代相差不遠。 對疾病的研究都已經頗為透徹。 高靜姝拿出考研的勁頭來,每日研究起了醫書。十天后,林太醫從一開始不甚贊同變成了訝然:“娘娘竟將人體臟腑圖都背過了?”主要上面還有人體的二百零六塊骨頭呢,他隨口一說,貴妃竟然也都答得上來。 高靜姝微笑:“對,我現在已經背了大半經絡xue位圖了?!?/br> 林太醫覺得,娘娘大概是還在熱乎勁上,等過去就好了,于是又留下了幾本書。 -- 七月底,圣駕預備啟程回紫禁城。 彼時皇后已經痊愈,聽說貴妃在苦看醫書時,就笑著搖搖頭:“說風是雨的性子,都怪本宮當日一句死后之事嚇到了她。嬤嬤,你親自走一趟吧,說是本宮的話,叫她別點燈熬蠟的累著,學醫反倒累病的話,本宮就回稟皇上再不叫她看一本醫書了?!?/br> 高靜姝也沒想到,自己明明是為了皇后突擊了半個月的醫書,第一個用上的人居然是皇上。 -- 為著八月十三是皇上圣壽,八月十五是中秋佳節。 圣駕按時在七月底,就開始返程回紫禁城,這一路行的比來時就快了些。 剛回紫禁城,皇上就身體不適。 起初也沒人當回事,只道是木蘭之行,皇上累著了,歇歇就會好。 可很快,皇上身上就起了疹子,而且短短幾日內,這疹子就連成了一大片,紅腫嚇人。 夏院正在皇上起第一個疹子的時候,就嚇得哆嗦,連忙稟明:“皇上,您這是接觸了疥蟲患了疥瘡??!此病會過人,若是不及時診治,也十分兇險,臣請皇上以龍體為重,停了朝事,安心休養些日子?!?/br> 皇上剛回紫禁城,諸事繁多,起初癥狀不重的時候,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