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3
混不吝的弟弟了,身份貴重脾氣極大,高斌怕了和親王,要尋人托關系把兒子送出京城躲躲也是應該的。 高斌畢竟多年未在京城,要不托人,也辦不了這些事。 于是高斌借著這一件事,長袖善舞地暫時平復了跟兩黨之間的緊繃關系,卻又不曾勾起皇上的疑心,順手還給次子擺平了麻煩撈了個監生,可謂是一舉三得。 雖然一切順利,但真辦成后,他還是覺得心力交瘁。 命府里兩個師爺跟著幼子出京上任后,高斌才長舒了一口氣,然后在心里盼著黨爭盡快出個結果。 眼見得皇上對兩黨之爭的耐心要告罄,高斌深知將來的一兩年將是風雨飄搖。 高斌在家里掐著手指算算:長子窩在工部,幼子送出去了,幼女還小,三年內不會大選也不會嫁人,高斌琢磨了一圈兒,唯一擔心的就是宮里的貴妃。 雖說上次短暫的交流給了他一定程度的驚喜,覺得貴妃有了些大局觀和家族觀(僅限于他們二房的家族觀),但未來朝局動蕩,他還是想當面再提點一下貴妃。 高氏父女不約而同的想見對方一面,然后給對方提個醒。 只是他們兩人都沒想到,機會來的這么快。 還是和親王送給他們的。 到了木蘭圍場,自然飯菜就多野味。 然而高靜姝覺得野味不干凈,也曾親眼見過現代醫學那么發達的情況下,還難以控制因野味而起的瘟疫,于是并不愿意吃那些珍貴少見的野物,尤其是風腌果子貍這道菜,簡直是敬謝不敏。 并且告訴五阿哥的乳母,阿哥年紀小,不許喂野味。 好在阿哥公主們飲食一向清淡,也不太見這些東西。 她不但不吃,也不讓皇后吃,皇后都忍不住笑道:“你竟管到本宮的膳桌上來,這話你說來是好心,卻不能傳出去,否則又要有人去皇額娘跟前說你僭越了?!?/br> 高靜姝表示受教。 -- 這日高靜姝對著自己的流水牌選的幾道菜:羊rou片川小蘿卜、鴨丁溜葛仙米、炸春卷、黃韭菜炒rou、熏肘花小肚、鹵煮豆腐。 其余的就按照份例由著膳房搭配。 在木蘭圍場這個點菜法,是個極大的臉面。因木蘭圍場不甚方便,旁人無不是按著大膳房的單子來用膳,偶爾換個菜都得拿銀子去換。 聽說博爾濟吉特貴人已經吃了好多天的炙羊rou,把人家一個蒙古人都給吃煩了,拿了銀子去,表示給做個羊rou湯或是羊rou煲,總之別再放辣椒面兒大火烤羊rou了,給多加點青菜! 高靜姝也是忽然想吃四川泡菜里面的酸蘿卜,于是點了一道羊rou片川小蘿卜。 果然羊rou鮮美多汁,酸蘿卜爽口脆嫩。 皇上就是這時候來的。 貴妃帳內不由一片慌亂,眾人服侍著貴妃漱口,然后又連忙給換了外頭披著的一件外裳,恐沾了食物的氣息面圣惹了皇上不快。 高靜姝心道:皇上一般不趕著飯點兒啊。等行過禮后,見皇上臉上略有為難之色,高靜姝更覺得蹊蹺。 只是她從來不愛跟皇上玩你演我猜這一套,直接問道:“皇上有事尋臣妾嗎?” 皇上伸手握住她的手:“朕打算讓你阿瑪明兒就進來看你?!?/br> 高靜姝訝然:這才剛到木蘭圍場沒幾日呢,按理說外頭應該正忙著,何苦急在這兩天? 再看皇上神色有些難言之隱似的,龍爪還握在自己手上表示安慰。高靜姝嚇了一跳:“是不是阿瑪得了急???” 很快高靜姝才搞清楚,自己跟高斌的會面機會,原來是弟弟高恪貢獻的。 -- 高斌如愿以償,把兒子撤出了八旗鑾衛隊,然后又以得罪和親王為名給兒子送出了京城,直接送到江蘇下屬一個極偏僻的縣城當縣令去了。 江南那塊高斌可太熟了,早已跟兒子上頭三層領導都打好了招呼,就準備讓兒子在窮鄉僻壤扎根,去去嬌氣不說,越是貧困鄉鎮越容易出政績,到時候好評個上等。待得在外面歷練幾年,京城風雨平息就可以回來鉆營個京里的清閑官職。 高恪雖不理解親爹的苦心,但他心性單純,覺得此次是給阿瑪和高家惹了禍,說不得宮里的jiejie也要受牽連,所以根本不敢爭辯,順從的表示自己愿意被發配。然后跟額娘抱頭痛哭一場,坐上了往碼頭去的馬車。 每日要走水路出京的官員和商戶不少,碼頭很熱鬧。 高恪剛下了馬車,沒走出三步路去,早早躲在旁邊馬車上和親王就跳了下來,當場把他頂了出去,讓高恪一個大馬趴趴在了碼頭上。 眾人皆驚——因為和親王這回是穿著親王服制來的。 碼頭上嘩啦啦跪了一片,只有和親王得意的站著,哦,還有高恪可憐兮兮的趴著。 皇上嘆氣:“朕也沒想到和親王那么渾。明明朕都替他們斷了公賬,也罰了你弟弟,你阿瑪也已經三番兩次上門致歉過了。他竟然還奔襲百里路跟了過去,搶在碼頭前面埋伏著,竟非要把那次的賬頂回來為止?!?/br> 怪不得這幾日沒見著和親王,皇上還只覺得自己耳根清靜呢。 高靜姝:…… 皇上語氣更軟和了些:“聽說你弟弟雖然磕破了頭,但沒破相,朕已命紫禁城的太醫就近去給他診治了,你阿瑪也送了個大夫去,跟著他上任去了?!?/br> 反正高恪是哭著上船走的。 -- 因幼子在碼頭被和親王“暴擊”一事,高斌以有史以來最快的速度見到了貴妃。 只見柯姑姑非常體貼地避了出去,她也聽說了此事——要是里面高氏父女想背后嘴一嘴和親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