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
。 嘉妃聽后,又百無聊賴繼續撲粉。 貴妃的脾氣,不管晚上要去哪里游逛,總不至于遮遮掩掩,大約是宮里的大宮女,有事要出門,比如要去與萬方安和館在對角線上的養花暖房太遠,不想走路就趁夜色悄悄傳了轎子。 雖說宮女坐轎子是僭越,但既然沒有娘大白天招搖過市,且貴妃宮里沒規矩的事兒多了,不差這一件,嘉妃也不打算拎這種小事出來說話。 如果說今晚嘉妃沒有在意這件事,那么第二天一早,她收到另外一個消息的時候,就又重視起來。 “真的?” 宮女紫云臉也繃的緊緊地:“是。昨夜太醫館值夜的四位太醫,正有一位是咱們用熟的趙太醫,他說正巧瞧見鐘粹宮的宮女來請——林太醫連太監都不帶,自己拎著藥箱就跑了?!?/br> “趙太醫從未去給貴妃診脈過,怎么還認識鐘粹宮的宮女?” “趙太醫不認識,但奴婢卻能確認:那個臘梅,就是貴妃宮里長得鐵塔也似高高壯壯的那個,人人都說她像程咬金來著,您忘了?趙太醫一說身形,奴婢就知道了?!?/br> 嘉妃恍然大悟。 然后跟貼身宮女面色凝重的對視起來。 雖說之前她想放點流言蜚語,從生活作風問題上打擊一下貴妃,撬動皇上作為男人對綠帽子的敏感程度。 但說到底,她心中是完全不信貴妃跟林太醫有點什么的。 可現在她有些拿不準了。 難道患難見真情,貴妃這一病,跟林太醫還真發展出了私情? 不然怎么會這么巧,深更半夜的,兩邊都偷著出門。 嘉妃請安回來就收到這樣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思索了半晌午都沒拿定主意。 -- 直到用過午膳后,圓明園的阿哥所傳來了消息,才立刻撇開了她的注意力。 嘉妃到底最看重自己的兒子,先把貴妃之事扔到一旁:“什么?皇上在阿哥所大發雷霆?” 在圓明園里覺得規矩少而快活的,不只有皇上和六宮嬪妃們,阿哥們也是如此。 大阿哥準備娶親之事,這幾日不在上書房。 沒了長兄在上面壓著,三阿哥四阿哥又都處于人嫌狗憎的問題兒童年紀,功課再多都壓不垮他們貪玩的心。何況上書房除了哈哈珠子,還有幾家王府的孩子,一窩子男孩子湊在一起怎么能坐得住。 聽說皇上這幾日政務繁忙沒空來考較他們,阿哥們就自發給自己放了兩天假,練字馬虎,功課應付,課堂上更是公然嬉鬧起來。 誰知皇上大約是被鄂爾泰和張廷玉的黨爭搞煩了,今日扔下對掐的兩窩大臣,反而來上書房看兒子們了。 大概想讓乖巧可愛的兒子來安慰疲憊的帝王心。 誰知道阿哥們給了帝王第二次暴擊。 皇上雷霆大怒。 因三阿哥年長些,皇上便重點罵他還打了手板子,而四阿哥跟其余王府的公子哥兒們則只是一起挨了幾句削,然后被罰了徹夜抄書。 當然,挨完手板子的三阿哥還是要抄書,不過四阿哥因為沒有挨板子,所以要多抄一倍。 嘉妃又氣兒子不爭氣又心疼他挨罰,在屋里急的坐立不安。然而卻不敢這時候去跟皇上請旨看四阿哥。 只能讓人多多注意上書房的動靜。 又想著兒子晚上要熬夜抄書,便命紫云去提點阿哥所的下人,務必要將燈點的亮如白白晝,可不要熬壞了阿哥的眼睛。 -- 與此同時,高靜姝也聽說了此事。 春草擅做藥香蜜餞果子,這會子正把南方送來的荔枝干做好了呈上來。 鮮荔枝極難得,每年按著時節從南方運過來三十盆,可一路總要壞掉三分之一,剩下的到了宮里,真是要論個分了。 荔枝干就方便多了。 插在荔枝rou上的小銀叉小巧精致,叉頂還是一只惟妙惟肖的荔枝,用的是一塊紅玉髓雕琢而成。 這是高靜姝年后讓內務府給打造的一套小叉子,吃不同的水果上面雕的就是相應水果的樣子,俱是拇指大小的各色玉石籽料,玲瓏可愛。 荔枝本性熱,用草藥腌制后就少了燥性。 此時高靜姝邊吃蜜餞邊聽阿哥們的悲慘遭遇,不由道:“三阿哥九歲,四阿哥才七歲,都是淘氣的時候,皇上也太嚴厲了些個?!?/br> 紫藤打小跟高靜姝一起長大,不由笑道:“娘娘不記得您小時候,大人是怎么考較少爺來著?天下男兒都是一樣的。便是百姓之家有幾畝薄產的,兒子要繼承家業不至敗落也得打小下苦功夫教導,何況皇家?!?/br> 高靜姝興致缺缺地聽著這套理論。 在紫藤心里,是堅信自己娘娘將來一定會有兒子的,所以見她不以為然,就連忙提前展開了育兒教育。 “娘娘想,皇子們打一出生就有許多人伺候著,四歲啟蒙,六歲上書房,漢學、騎射、滿語都有最好的師傅教導,原也該成才的早才是,三阿哥九歲可不小了,圣祖爺八歲的時候都御極了呢?!?/br> 高靜姝都替皇子們冤枉:要是都以康熙爺為標準,那皇子們也太難了。不過想想乾隆自己的奮斗目標和人生偶像就是祖父康熙,所以這個標準也不奇怪。 康熙爺大力提倡“稽古興文,崇儒興學”,對教育那是格外重視。他自己更是上至天象、地輿、治國、刑律、農政,下到醫藥、奇門、數學乃至西域和外國文字,都無一不通。而且文的厲害不說,武的也能上馬御駕親征。 皇上拿著這樣的標準來卡阿哥們,阿哥們自然要悲劇起來。 兩人正說著,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