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1
玉榮不插話,就是做了一個傾聽者。 “孫太醫開了一個方子,那方子于朕的頭疾,說是有良效??善渲械乃幉?,卻有避孕之效?!?/br> 皇帝講了大實話。 這是皇帝在意的。 “讓舅舅再想法子,想了兩全其美的法子?!?/br> 玉榮回了一句。 “可慢慢斟酌,不必爭于求成?!?/br> 玉榮補充了一話。 這話,正統帝愛聽。 世間安有雙全法? 沒有的。 可偏偏世人皆是貪婪之輩,都妄想了求全求好。 正統帝自然也是不例外的。 “其時,朕心中清楚,頭疾一事已經總結許多良方。皆是治標不治本。朕已經受足苦楚?!闭y帝是真的恨了頭疾。 正統帝心中也覺得,如果實在沒法子。 孫太醫的方子,能解了苦楚,又是不礙了壽數。 那么,未嘗不是可以一試的。 對于正統帝而言,他還是想活得久一些啊。 做了一個藥罐子,正統帝是不甘心了,真的受頭疾之苦。 “圣上……” 玉榮的眼中,全是心疼之色。 唉。 當皇帝也不容易。 瞧瞧,為了權利,那真真是受了苦。 不過,至于正統帝最終如何選? 其時,是人都是一樣的選擇。 畢竟,能活命,還多求什么? 在玉榮想來,皇帝的膝下,也不缺了兒子的。 這活著的,也有四位皇子啊。 正統十一年。 春去,夏來。 大選的事情,也是到了熱鬧的階段。 因為玉榮把事兒分攤給各宮的嬪妃們,她的事兒少了。各宮的嬪妃們,為了各自的小心思,倒也是忙碌了起來。 在利益面前,人人都有動力的。 玉榮清楚一些事情。 乾清宮的正統帝在現實面前,最終,還是妥協了。 孫太醫的藥方,自然是提上了日程。 玉榮邊兒,也是有了一些想法。 “秋蘭,讓人想法子透露一些消息給東宮。太子那兒,總還是要關心一下他的父皇?!?/br> 玉榮嘴里含了笑容。 “本宮盼著,太子是一位孝順的好儲君啊?!?/br> 玉榮幽幽一嘆。 “奴婢明白?!?/br> 秋蘭給了回答。 “記著,把孫太醫是本宮親舅舅的事情,想法子讓徐采女的兄長發現。注意些,莫引了對方的懷疑?!?/br> 玉榮又給小桂子吩咐了一件事情。 秋蘭有宮中的安排。 小桂子那兒有宮外的安排。 至于太子能不能發現了,正統帝用的方子,那里面的貓膩? 玉榮相信,皇天不負有心人。 太子總會發現的。 畢竟,真相擺那兒。 只要起了疑心。 太子憑著東宮儲君的身份,真能收攬了許多的人心。 特別是皇帝是一個藥罐子的事情,一旦有些風聲。 從龍之功啊,多少人都想的。 到時候,太子那邊肯定更得人心。 這是陽謀。 玉榮很清楚,在利益面前,人心復雜。 而她要做的,只是想著讓太子的動作大一點兒。 最好的,讓正統帝起了疑心。 疑心她也好,遲疑太子也好。 帝王多遲疑,遲疑一起,那么,正統帝就會有了動作的。 朝堂后宮。 動起來,才會起波瀾。 太子的位置穩不穩? 是要看了皇帝的心思。 玉榮想做的,給太子找些事情。 也免得太子老是盯著她的賢哥兒、禮哥兒。這會讓玉榮心生警惕的。 正統十一年。 夏末。 大選結束時。 這一回的大選,皇家留的秀女并不多。 這一回,皇帝不打算選了嬪妃入宮。 這讓有些人自然夢碎。 同樣的,也是讓宮中的嬪妃們,那是人人松一口氣。 沒人會想了,有新的嬪妃入宮,來分薄了皇帝的注意力。 東宮。 太子得了屬官的報信。 “父皇的心腹太醫,居然是中宮的嫡親舅舅?!?/br> 太子輕輕冷哼一聲。 這一個消息重要嗎? 自然是重要的。 關于這一個消息,太子忍不住的想,父皇知道嗎? “……” 太子思考了片刻。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父皇是知道的。 若不然,父皇會賞了那一位孫太醫? 還是大方的賞賜過頭啊。 “此事,孤知道了。辛苦子鳳了?!?/br> 太子的態度很客氣。 這一位東宮的徐屬官,那長輩賜的字:子鳳。 太子稱呼其表字。 這就是顯示了親近的意思。 徐子鳳趕緊表了態度。 “臣當不得太子所言的辛苦。臣就是盡了臣子的本份?!?/br> 徐子鳳能來東宮,自然了是花了心思。 對于徐子鳳而言,自然是盼著太子更上一層樓。 他們這些屬官,那也是一起青云直上。 倒是太子這兒,安撫了徐子鳳。 然后呢? 這事情當然不會這般算了。 太子有些猜測的。 他的父皇用了太醫,還是招的宮外的孫神醫。 這一位是皇后的嫡親舅舅。 那么,里面的復雜關系,是否隱藏了什么? 太子想查一些事情。 自然也是花足了功夫的。 在正統十一年的秋。 正統帝一直想瞞了,他是藥罐子的事情。他的大兒子,東宮的太子知道了。 “……” 太子的態度,就是沉默。 太子知道自己的父皇身體不好。 那么,他先是擔憂了父皇的龍體安康。隨后,又是一股子的竊喜涌上了他的心頭。 父皇的龍體欠安。 那么,這意味著什么? 太子不傻。 他很清楚的。 所以,太子有些想法。 可他也在琢磨了,他以往看坤寧宮的皇后不順眼。是不是往后可以少針對些? 至少,他要顧及了,他父皇的看法。 他是太子,而不是天子。 可太子更害怕了。 坤寧宮對他的針對。 畢竟,孫太醫可是父皇的心腹。 坤寧宮會不知道了,他父皇的身體情況? 太子不相信。 “母后,您究竟想做些什么?” 太子的目光,是望向了坤寧宮,忍不住的一句呢喃。 對于坤寧宮的一些舉動。 太子看得明白。 三弟的聰慧之名,文武全才。 這等揚了名聲事情。 坤寧宮若說沒插手? 那怎么可能。 那么,坤寧宮有什么想法? 還不明顯嘛。 太子忌憚了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