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69
都是樂意的模樣。 對此,玉榮擱得開。 懷了皇嗣。 按說,正統帝是應該去忙碌了后宮里的嬪妃那兒歇一歇。 可玉榮發現,她這兒正統帝還是來得勤快。 坤寧宮。 正統帝又來小坐。 二人自然一起用些下午小食點心與飲品。 “圣上好興致?!?/br> 玉榮也是好心情。 “人逢喜事精神爽利?!?/br> 正統帝回了話。 玉榮聽后,點點頭。 “后宮今年會添皇嗣。圣上又要添了新的嬪妃。這件件樁樁全是喜?!?/br> 玉榮表示了,哪兒都是喜事。 又添子嗣,又要添了美人兒,對于正統帝而言,沒有不喜的。 “與此無關。是前線有大喜?!?/br> 正統帝的眼中,全是歡喜與高興。 這當然是跟江山社稷有關。 對于美人兒? 正統帝看的淡些。 帝王的權柄在手。 這真不缺了美人兒。 沒了權利,又哪來的美人與享受? “如此卻是家國之幸?!?/br> 玉榮也是態度認真的。 如果是前線的大喜,那是真正的大喜。 比起前線大勝利。 后宮的這些事兒,又變成了小事。 大事小事,是相對的嘛。 “朕得了喜訊,這特意來與梓橦分享?!?/br> 正統帝的態度表露出來。 玉榮聽后,滿面笑容。 “圣上樂意分享,我身為圣上的嫡妻,聽后心中也是全然的歡喜?!?/br> 玉榮是真心話。 “江山社稷,萬鈞重擔,全讓圣上擔于一身。圣上前些日子會頭疾,我瞧來,一定是朝中政務,前線的軍務,一切都要圣上cao勞。圣上是太辛苦了?!?/br> 玉榮的眼中,正統帝是一個不錯的帝王。 哪怕感情上渣得明明白白。 可這不影響了,他是一位好君王。 君王嘛,主要還是讓四海升平,讓老百姓能過了好日子。 在青史之上,這就是好皇帝。 至于其它的? 四海都升平了。 哪有不好的。 一些其它的事情,可能在天下面前,都是小節。 “還是梓橦了解朕?!?/br> 正統帝表示他是真辛苦。 可這一份辛苦,正統帝是自己樂意擔起來的。 “圣上,我也得了一樁喜事。本來還想過些日子,再說與圣上聽的。今個兒湊巧,圣上講了,我也添一樁喜,這算雙喜臨門?!?/br> 玉榮笑了,還是捧了正統帝。 “梓橦說說,又是何等喜事?!?/br> 正統帝有好奇。 “印刷一事,工匠們已經攻克了難關。造紙方面的成本,也是攤薄了不少。最新的報紙,還在規劃中。不過,我讓工匠們印的書籍,卻已經有樣品呈上來?!?/br> 玉榮擺擺手。 然后,不遠處的秋蘭走過來。 玉榮吩咐了話。 不肖片刻,秋蘭拿木匣子,是遞給了玉榮。 玉榮打開了。 里面是擺入的書籍。 裝訂好的書籍,在封頁上,還寫了三個字。 玉榮遞到了正統帝的面前。 正統帝拿出來,翻看了。 這自然是讀書學問。 做書人是誰? 真說起來,這是代筆的。 正緊的原箸者,現在自然不會來指手劃腳的。 因為,這是太宗皇帝當年的讀書隨筆。 正統帝有留本。 玉榮就是讓人重新編一編,劃掉一些不好出現的。 然后,使人重新匯編,再是印刷成冊。 “不錯?!?/br> 正統帝看了,這真的很好。 “給父皇揚一揚文名,這很好?!?/br> 正統帝是滿意的。 “圣上滿意,我這便是放心了?!?/br> 玉榮也是笑了,說道:“圣上不妨猜一猜,這一冊書籍當多少錢?” 玉榮這一問。 正統帝也是心有猜測。 瞧這紙張一般,印刷卻是字跡清晰。 那么,有兩冊。 按著一般的書籍,這樣厚實的,無論如何也應該要一兩銀子左右。 這時代的書籍,就是如此的貴。 官方的匯價,一兩銀子就是一千文。 實則隨市的話,一般一兩銀子能值了一千一百文左右。 扣了商家的利潤。 計算一下皇后說的下降成本。 正統帝說道:“一冊書籍七百文至八百文左右,應該要得?!?/br> 玉榮聽后,輕輕搖搖頭。 “兩冊書一共八錢銀子,這是成本價。若是售賣的價錢,兩冊書一共一兩銀子才使得?!?/br> 玉榮吐了實情。 想要再降低? 卻是不容易了。 畢竟,這時代的人工、原材料,這擱那兒呢。 生產量有限。 不容易再降低了。 倒是報紙。 因為有廣告,玉榮琢磨了,可能還可以壓一壓成本。 哪怕不掙錢呢。 把輿論控制好,才更重要。 畢竟,報紙控制了輿論。 到時候,從別處也能把錢掙回來。 “這成本價倒是低?!?/br> 這是正統帝的看法。 “圣上,書籍是好?!?/br> 玉榮笑道:“這乃寫了圣人言??烧媸钦摿私o內務府掙來了金娃娃,還要靠別的?!?/br> 玉榮指了指木匣子。 “這下面還有寶貝?!?/br> 玉榮的語氣里,也是有歡喜。 工匠嘛,皇家不缺。 玉榮做了后宮娘娘,早有培養勢力的想法。 至于入股其它商行。 那只是掙了銀子。 那些銀子,只能說小打小鬧。 真正的大錢。 難。 可冊立皇后。 這又不同。 玉榮有了權,可是想過許多的大生意。 只是有些生意,目前不能入行。 到底只是皇后啊。 這根基還不夠的。 耿氏一族的底蘊差遠了。 至于皇家? 皇后的名聲,可得注意著。 玉榮需要的是團結更多的人,而不是錢沒掙大把前,就把人給開罪了太多。 所以,舊有的大利潤行業,她沒有進入。 她能進入的,就是自己開辟了新路線。 “哦?!?/br> 正統帝挑眉。 他拿開了下冊的。 正統帝發現,木匣子的下面,還有一個小匣子。 正統帝拿起來。 然后,打開。 哪怕做了多年的帝王。 正統帝的眼光不差。 琉璃一直被譽為“寶玉”。 這自然是得了世人的喜愛。 現在這小匣子里,除了琉璃外,正統帝看到的還有一小塊的玻璃,以及一小塊的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