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2
表演的民間藝人在上一層的拱頂上。到地兒前,手上已是帶著搜查令的他們還以前在這兒附近找了一個飯莊問了兩句話。傅玉和段鸮沒問別的,只隨口跟人打聽打聽這石灰窯最近可有什么味飄出來過沒有。那京師小飯莊的細尾巴辮子的老板往常迎來送往,多年來對這袁家莊石灰窯倒也熟悉,一被他倆打聽,卻也趴在掌柜桌上跟他們小聲支著嘴,道出了這么句話。“喲,這您二位有所不知,這石灰窯里頭平常的那一股氣味可忒大了?!?/br>“莫說是什么福壽坑,我看這味比那外城佃戶家的大糞坑還臭,聞著只讓人惡心想吐,我們都躲那地方遠遠的?!?/br>“而且說來也蹊蹺了,這燒石灰窯的作坊給屋頂上蓋一個排出味道煙囪也是常有,但人家這自己的煙囪是蓋在作坊里的,偏還是倒著的,專門沖底下,拿個東西兜著的,我一伙計還曾經見過他們夜里抬著一個個空的密封大缸走,外頭是用鐵箍子和浸透了蠟的羊皮封好的,可這空的密封大缸里能有什么呢?”“這缸里莫不是裝了些常人看不見的‘寶貝’,倒真是一樁天下的奇聞了?!?/br>這話是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了。專門倒著收集排出物體的室內煙囪。專門派人運走的,里頭卻是空的密封大缸。還有再一次被提及的,聞著讓人惡心想吐的無色無味的白煙。“……”傅玉和段鸮當即面無表情地對視了眼,心里卻像是追尋著一根細密的白色蜘蛛絲一般窺探到了這一處袁家莊石灰窯背后的玄機,也是這一番周轉,二人一路和其余數人在夜幕中一點點接近了這地方。遠處,那個奇怪而陰暗的石灰窯作坊內有數個黑影在晃動。兩方勢力面臨著一場令人心跳都默默加速的正面對峙。卻未曾料到這是一場發生在近在咫尺的暴力抓捕,直到,后墻根有一個海東青的人主動收到信上前,又作為誘餌晃悠著就慢慢走到那袁家莊外。“噠——噠——”若有若無的腳步聲碾過地面的白色碎石塊。那行走在月光之中的線人一步步靠近著那地方,此時那里頭卻也有注意到了外面有人在靠近這里,當下,傅玉和段鸮都聽到了石灰窯里頭有黑影有所預謀地停了下來。緊接著,就在這一兩個眨眼的寂靜聲中,里頭那伙擺明了就是心里有鬼的人已是突然破門而出。外部,圍在袁家莊的是海東青的人,內里,一群面孔上蒙著黑布的黑影卻是兇神惡煞地就襲上了他們。這數十人被堵在這么一個狹窄暗巷里出不去的場面,怎么看都知道勢必是一場朝廷的抓捕了,一個最前方驚怒而準備突襲的窯廠犯罪分子上前就要發難,黑暗中的段鸮一個側身上前擰住那襲擊他本人的惡徒,胳膊,踩住對方小腿令這辮子大漢一條腿單膝就慘叫著跪在地上。誰料這魁梧大漢見狀一聲怒吼,直接空中一個后空翻,雙腳落地,又試圖襲擊段鸮。當他揮起拳頭撲向作為敵人的段鸮的一剎那,和他正面迎擊的段鸮在退后一步的同時,一只眼睛的深色瞳孔中映照出了一幕。這一幕中。有他們身后仿佛靜止不動的月亮。有數十人在一處巷子里搏斗時若隱若現的氣流。有像是被定格在原處的,這個大漢手背上的一只花背青蛛,段鸮的瞳孔一下子收縮了一下,當下面色狠厲地扭過頭就一腳對著他的心口踹了上去。那黑衣蜘蛛一員的蒙面大漢咬著牙仰面躲過。可未等他再次襲擊段鸮,就被一下踩著墻飛身而起的傅玉在后方一下子的踢踹給直接挨了一腳,那黑衣大喊背被踹地前仰,發出怒意的大吼,揮手要朝前連踢傅玉,卻被段鸮給目睹了又直接上去就是一個格擋。“阿玉!”幫忙解決后方威脅一剎那,段鸮還確認了下身后挨著他的傅玉到底有沒有事,這還是他第一次這么叫傅玉,倒把正在打架的傅玉給搞得一頓,還差點走神。“我沒事?!?/br>不過這是在工作,兩個人也沒分心,再一次合力將一個起身朝前的揮拳加半空踢踹就直接給踹掉了嘴里的兩顆牙“——??!”這一下,直接令那兩顆帶血的牙都畫著一道弧線對著一旁飛了出去。“你,你們兩個到底是什么人!”這伙黑衣蜘蛛之一終于在兩方對峙中厲聲質問道,卻在下一秒得到了對面那二人一個異口同聲卻也注定要令他面臨一番慘痛遭遇的冰冷答案。“南軍機?!?/br>“海東青?!?/br>作者有話要說: 第一次叫阿玉成就達成√老鐵們,看出來這一次我們的吉祥物花唄豬豬們又在搞啥科學犯罪了么()一修改劇情又是一夜tt我覺得到我寫完這一單元才可以好好放松下來睡一覺……掙扎著去上班內牛。【一更】第三十六章(上)“——!——!”1740年九日。順天府。就在袁家莊石灰窯那一頭一場激烈的暗巷追逐發生中之時。皇城中,關于前兩日紛爭的一切看似歸位,各人也開始進入了各人新一天的正常秩序中。說來這新帝五年的順天,其實已和過去大不一樣,在經歷了一個漫長恢復期后的五年,京中建筑,街道,牌樓已是有了一個新朝本身該有的文化底蘊了。今日的順天也一如往?;\罩在這時代的華美之中。朝廷上下今日很忙,從朝中到百姓,內城內至外城,內務府那一頭籌備著當日的街頭慶典和巡游儀式已是進入了尾聲。內城皇宮上有擂鼓聲響起,似為迎接外城即將到來的藏民到訪隊伍而提前列隊,一名立在中央的紅衣太監在養心殿外鳴鞭,接著一面足有十數人的人面大鼓被推出。另有大約百十匹帶著鮮花紅盔的駿馬在神武門前緩緩拉著它前往中央慶典的廣場。按照本朝禮儀,此等場合上至宮廷貴族下至文武百官都需得身穿吉服。吉服這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