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4
為何在這伏天之中,金陵本地又沒有離地面本身極深的地窖的的情況下,張三同和那七個西瓜是如何被人一夜之間完成急凍的。如今這人頭咽喉深處卡著的一顆西瓜籽,和少量沾染上的硝石粉末一暴露,這個疑難之處卻是迎刃而解了因為張三同也許死前那夜,剛巧就吃過這么一塊冰鎮過的西瓜。那被吃掉的西瓜應該最初正放置在某種大型容器內的未完全融化的硝石浸泡著,或許因此表面才碰巧沾上了些。這就間接說明了,他被旁人砍下頭顱的那個晚上。應該去過一個本身存儲著很多硝石,還有西瓜被積壓著的地方,這才讓在死后也都將這些物證保留了下來。老掌柜有說過,那幾日張三同經常半夜不回來,還突然出手闊綽了些,他們都猜測他是遇上了什么過去認識的同鄉,所以日子發跡了。如今細想,那幫在暗處和張三同搭上伙的‘同鄉’就是親手殺了他的人了,這也就排除了這不是個體兇殺案,張三同是死于一伙人的手中的。而在段鸮個人所讀到的歷代卷宗中,關于硝石這種東西,有文字記載最早出現于春秋戰國,后在唐宋時達到頂峰。那時地方已時不時會挖出了此類酷似白色石塊的特殊物質。最初百姓不知這是什么,后發現其可引火,燃點特殊。就開始廣泛用于方士煉丹之中,大多數人都將其稱作火硝。火硝,是制造基礎火藥非常重要的一個原材料。有一個說法是,在前朝至本朝,民間火硝礦的開采率一度達到了自古以來的最高峰,朝廷那頭雖試圖嚴格把控,此類硝石礦還是一度流通的非常大,完全無法得到有效控制。專門采集此類礦石的百姓只需要去山中設法掃取這種含硝的土塊。回家置于桶內,加水浸泡,經特殊辦法完整地篩網過濾后,將所剩下的濾液熬煮或曬干,就得到純度非常高的硝石結晶。至于這硝石制冰之法,原是宋朝初年的街頭商人為了抵抗暑熱,用此物制作如果子酒冰飲在市集販售。因硝石磨成粉末加入水,就可使原本常溫下水在很快的前提下迅速完成急凍,而且無毒無味,所以硝石制冰這一法子也自此流傳下來。可前面也提到了,如果不是專門煉丹制藥的方士和專精此道的生意人,如今民間的尋常人甚少會用到火硝,制冰所需要的硝石用量又極大,那為何殺死張三同的人身上要攜帶著這么多的火硝呢——“…段鸮,所以你現在的意思是說,最好快去查查張三同這個人和皖南水匪或者黑幫之間的關系?”一早就被段鸮叫來義莊,隨后又共同前往江寧官府。得知三案之一的人頭西瓜案竟出現了令人始料未及的重大轉折,這位先前始終沒有查清楚此案的江寧總領也是大驚失色。因此前張三同被人砍下頭顱,一直被官府這邊也單方面定性成義莊惡性兇殺。雖司馬準以多年的辦案經驗來說,總覺得三起看似無關的奇案本身該是有什么關聯的,但具體到底是誰因何緣故殺了那平常不起眼的店小二張三同,卻是令人琢磨不透。關于這個死者的所有生平過往的調查,就也只停留在他只是個從外地過來討生活的店小二上。梅香客棧的老掌柜三人也都說了,張三同這人之前除了小貪,手腳其實很勤快,也不愛和人發生爭執,也從未見他還有過什么親人朋友上金陵來尋他。但段鸮對此卻明顯有不一樣的意見,甚至在這之后的尸檢結束,就將那顆疑似是皖南瓜的西瓜籽和那些硝石都作為了直接證據。“對,而且要仔細查他從前的過往經歷,有沒有在皖南背過類似搶劫,殺人之類的大案案底?!?/br>“不僅如此,這個張三同,還可能曾經改過自己的名字和歲數?!?/br>“所以,得先拿畫著他生前樣子的畫像在江寧總兵衙門的一系列未結案大案或是有前科者中搜查,如無意外,他身上必定背著某種大案,才會來金陵討生活?!?/br>眼下,一同和司馬準端坐在一張公案前仔細討論案子的段鸮本人就坐在江寧府調查此案的內堂里。為了能去另一頭拿到另一件證明此案背后隱情的‘物證’。札克善和富察爾濟都沒跟過來,所以三人兵分兩路之后,唯有他一個人面對著司馬準,另有一群圍在本地小捕快的注視。在眾人眼中,這位雖只著一身落魄布衣,身材高瘦挺拔的仵作先生光是說話的樣子瞧著就種傲氣震懾人的氣度,更引得小捕快們在趴在窗戶上一邊看他和司馬準說一邊小聲議論。“這就是,那先前在各府破了數樁奇案,生擒惡徒的那傳說中的‘二人’么,我可還在茶樓聽說書人講過這兩個人身上的奇事呢,原來這二人當真如此厲害……”“對,里頭那個正是那二人之一!誰想這次他們竟跑到咱們江寧來了!一早司馬捕快就通知說,他們已在張三同的身上發現了新的物證,怕是咱們這案子偵破有望了……”那幫各個在江寧府當差,一腔熱血的小捕快們這議論聽著還有些激昂。只是作為那傳說中‘二人’之一,里面那位本尊對此卻還不知自己已成了旁人嘴里的傳說人物了。也是這邊,已知這案子原比最初想的要危險許多的段鸮用一只手將桌上這顆裝在物證袋里的西瓜籽和硝石粉末拿起來給司馬準看了下,又這么思索下才開口道,“劉岑失蹤前,曾經給我們往松陽寄過一份求救信,他在信中當時和我們主要說到了兩件事,‘秦淮水深,梅香客棧店小二也落水’,‘名畫失蹤,懷疑是有人監守自盜?!?/br>“他這次來江寧,一是為了繳納稅銀,二是因為此前我們曾找他調查過一樁‘陳茶葉’販賣的事,所以他私下肯定有再次私下探訪關于涉及此類非法交易的民間犯罪組織?!?/br>“……”“第一次認人時,梅香客棧的老掌柜應該也和官府說過,張三同是個皖南人,他來到金陵討生活已經數年,看著和外人并無瓜葛,但他來自皖南這一點,卻是確鑿無法改變的事實?!?/br>“你不妨看這個,如札克善所說,他嘴里這個西瓜籽和金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