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
去挑釁,幾乎樹敵無數,蔣碧蘭倒嫌這山芋燙手。 馮玉貞暗暗咬牙,心知不拿出點真本事不行,遂伏身大聲道:“妾有一計,能助娘娘重獲帝寵,心愿得償?!?/br> 蓮步上前,附到蔣貴妃耳邊悄悄說了幾句。 蔣碧蘭面色驚疑不定,“果真如此?你沒騙本宮?” 馮玉貞被逼使出看家本領,心里也正惱火,奈何開弓沒有回頭箭,只能舍下臉皮同蔣碧蘭周旋,“娘娘若不信,只管遣人到馮家打聽一番?!?/br> 蔣碧蘭看著她那張精致如畫的美麗容顏,心里已然信了三分。哪怕同為女子,她初見馮玉貞的時候也實實有驚艷之感——并不曾聽聞馮氏出美人,馮家還有一位姑奶奶據說貌若無鹽,只能以才學著稱。 馮玉貞能在上京城這塊風水寶地一舉奪魁,必定有她的門道。 蔣碧蘭內心轉了個彎,決定將馮玉貞收為己用,面上卻只淡淡道:“你回去吧?!?/br> 馮玉貞察言觀色,知道自己離成功近了一大步,便高高興興告退。 一旁喝茶的蔣映月看在眼里,只笑而不語。 這馮氏自己都得不了寵,倒去教別人爭寵。兩個傻子湊到一塊兒去了。 * 蔣碧蘭說到做到,隔天就推了幾個做粗活的宮人出來頂缸,親自將這事抹平。 為保萬全,她還叫夏桐到麟趾宮來,名為談心,實則警告她別亂說話,最好將這事爛在肚里。 夏桐本來也沒打算查個水落石出,謠言的事最說不準,指不定是哪個嘴上沒把門的透出去的,想找到真憑實據談何容易。 好在不過是些捕風捉影的傳聞,只要有皇帝的信任,影響可謂微乎其微。 其實夏桐懷疑在流言發酵過程中少不了有人推波助瀾——除了貴妃,沒人有這么大能量。 她去麟趾宮請安時就特意帶上了那把玉如意。 蔣碧蘭看在眼里,喉間便堵了一口老血——她當然認得,這如意還是蔣家去年送給皇帝的壽禮,足足花了一千兩銀子,那玉材更是世所罕見。 如今皇帝卻輕易將它轉手給旁人,可見這夏氏有多大面子。蔣碧蘭強笑道:“meimei手中之物好生眼熟?!?/br> 夏桐以為她是在皇帝書房見過,便謙虛地道:“也不算很名貴的東西,大約是陛下平日拿來撓癢的罷?!?/br> 否則難以解釋皇帝為何要放在隨處可及的地方——沒人告訴她如意的價值,夏桐也缺乏一顆識珠的慧眼,只能認為皇帝信手為之。 蔣碧蘭:“……” 這是在炫耀嗎?這是在炫耀嗎? 她忽然感覺滿身疲倦,“你回去吧?!?/br> 夏氏榮寵太盛,連她這個貴妃也不敢直攖其鋒,少不得暫時避著些。 馮玉貞躲在屏風后面,本來期待兩人會有一場大戰,見狀不禁傻眼。 是這夏桐太猖狂,還是貴妃太窩囊?她該不會站錯隊了吧?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0-08-14 17:50:50~2020-08-15 20:25: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女夭児 5瓶;寧初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3章 殿試 夏桐去后,馮玉貞方從簾后出來,訕訕走到蔣碧蘭身邊,喚了聲“娘娘”。 她并不敢責怪蔣碧蘭不替她出頭——畢竟是自己有求于人,說難聽點,人家幫她是情分,不幫也是本分。 但還是不痛不癢的刺了夏桐一句,“娘娘也太寬宏大量了,夏氏這樣囂張,您竟也不與她計較?!?/br> 蔣碧蘭冷道:“你會說,你去說吧?!?/br> 皇帝連那樣名貴的玉如意都賜給她了,蔣碧蘭難道還敢不顧皇帝面子?不看僧面也得看佛面。 只是方才一交手,蔣碧蘭倒覺得那夏氏心機深不可測,表面上裝得天真憨然,說出的話卻句句刺心——她可不信夏氏真是個石頭腦袋。 馮玉貞也只好就此作罷,貴妃都覺得此女棘手,她哪里敢去捋虎須?少不得暫時茍且偷安。 蔣碧蘭想了想,還是且不去理會,專注自身要緊。說起來夏桐也不過是個才人,再怎么得寵都有限,難道還能越過她去? 蔣碧蘭倒惦記著馮玉貞那秘方,“你前日答允本宮的東西呢?” 馮玉貞覺得夏桐媚功了得,蔣碧蘭卻認為皇帝不過是看中夏氏年輕身段,這也讓她愈發岌岌可危,萬一哪日年華老去,這路更不易走了——連得寵都未有過就已經失寵,傳出去多丟人。 馮玉貞訕笑道:“妾已讓家中托人送來,想必不日就能到?!?/br> 蔣碧蘭催促,“你最好快些!” 馮玉貞望著眼前盛氣凌人的貴妃,心道這位也不是個善茬,光想著偷她的東西,卻不知幾時能助自己得寵。 馮玉貞當然不會一下子曝光底牌,她決定先只用些簡單的保養方子來搪塞——反正蔣碧蘭尚算年輕,效果有限。 至于那些能改頭換面、脫胎換骨的神奇藥物,那可是壓箱底的寶貝,馮玉貞才不會輕易交托她人。至少,也得等她取得相應的好處再說。 按捺住這些念頭,馮玉貞陪笑道:“妾聽聞太后娘娘最近常召王選侍說話?” 那一位也是個好運的,不知怎的竟投了太后的緣,不就是仗著那副豐乳肥臀么?馮玉貞想起來便忍不住嫉妒。當然,要她變成王靜怡那種模樣她是不愿意的,王靜怡資質平庸,太后才肯放心用她,馮玉貞不想為了迎合老太太的審美就放棄這張美麗容顏——這世間男人與女人的審美注定難以兩全。 蔣碧蘭懶懶道:“不過是缺個伺候的人罷了,算不得什么大事?!?/br> 其實她能猜出蔣太后的用意。蔣太后一直想要個孫子,將來王靜怡的孩子生下來,自然會放在她或者映月膝下撫養,也算是蔣家的骨rou。 可蔣碧蘭并不喜老太太這樣擅作主張,如果可以,她更想自己生——旁人的孩子再怎么養都養不熟的。 還是親生的最好。 * 王靜怡怨夏桐不為她著想,又苦求門路無果,最后不得已,還是去找了蔣太后幫忙。 雖然知道蔣太后沒安好心,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王靜怡勉強忍了。她還記得康熙朝德妃的故事,縱使第一個孩子不歸自己撫養,可只要有了皇寵,繼續侍寢,孩子總會有的。若是運氣再足那么一點兒,沒準還能熬成個太后呢。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眼下要緊的是治好皇帝頑疾,這樣,才有出頭之日。 王靜怡到寧壽宮為老太太捶了兩天腿,趁便告訴蔣太后,她家中有一種根治頭風病的方子,只是怕皇帝不信,想借蔣太后之手送去乾元殿——母親的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