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4
書迷正在閱讀:818我的神經病金主跟他的智障小伙伴、國民男神他私聯站哥、總裁說他遲早藥完、師尊今天也在艱難求生[穿書]、鵝子,等mama捧你!、回頭草、我想看看藍天磊、(劍三)沉舟(H)、不負如來不負君、執愛(雙性受)(H)
的事,也不會威脅到自己,又可以讓匈奴知道她周國軍隊的厲害, 一舉多得。 他們想要成婚, 但正如她所說, 他們成婚涉及太多的利益糾葛,是他們兩人之事, 又不止是他們兩人之事。 如果她不能徹底掌握楚軍,那么忠心于她之人、與項羽有仇之人,都不會放心她和項羽成婚,項羽會受到明里暗里數不清的構陷攻擊。 而以項羽的心眼, 周寧搖了搖頭,他躲不過去, 所以, 她的所為可以說是居心叵測的奪權, 也可以說是用心良苦的保護。 而三年之約,又是出于另一個更遠的考慮。 女子懷孕,至少有一年不能全身心的投入政事,而天下初定,在一切都還沒形成既定的規則時,由不得她脫離出一年去懷孕生子,臣民會不安的。 如今也沒什么不傷身體的萬全的避孕法子,而且此事也不好叫人發覺,所以,也只好兩地分離了。 又說叔孫通,思來想去,到底拿不定主意,早在王姬入關之時就有不少大臣勸王姬登基,可王姬總說天下未定何以稱帝,可這天下還有誰能擋王姬的路,總歸王姬的帝位跑不了。 所以,王姬到底是個什么章程呢,成婚之時,到底是諸侯王還是女帝呢? “以天子之禮準備吧?!?/br> 叔孫通拱手應諾,又問道:“那,王姬準備何時舉行登基大典?”這禮儀典禮這塊都是他的公務。 周寧批著奏折頭也不抬的淡聲回道:“同成婚之禮一日?!?/br> 所有的政務最后都會匯集到她這一處,臣下忙碌,她這一處同樣不得清閑。 叔孫通一怔,拱手應是,而后便退了出去。 成婚之日登基,王姬對項王的這份重視……某些人的小心思若不收起來,只怕,項王是好算計,可王姬卻是不好相與。 時間在忙碌中過得飛快,周寧大勢已成,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時候與她作對,無異于螳臂擋車。 南越的趙佗向來識時務順風向,當初劉季殺了項羽,他遞了降書俯首稱臣,轉頭劉季死了呂后稱制,他又要獨立了,自稱南越武帝。 當然如今是趙佗識時務的時候,他不待韓信率兵攻打,便先遞交了降書過來請求歸附。 分封諸侯王,不是長治久安之道,不過,周寧把南越的降書合上,路要一步一步走,暫時不宜大動干戈、樹敵太多。 周寧讓人為趙佗準備了南越王的印綬,同理,也讓人為吳芮準備了長沙王的印綬。 如今的齊國田橫沒有烹殺酈食其那一樁事,在知道復國無望后,也向周寧投了降。 在項羽北方戍邊的一年里,周寧慢慢的將整個天下都捏到了手里,這個天下或許還有許多這樣那樣的不安定的因素,但至少表面上,原本整個大秦的國土如今都姓了周。 咸陽宮主殿四海歸一殿前的廣場上,兩側文臣武將林立,隨著各郡父老代表本郡百姓獻上的四十六郡山河鼎抬入咸陽宮,周寧的登基大典正式開始了。 這是前無古人的登基大典,不僅僅因為登基之人開天辟地的是一位女子,更是因為四十六座山河鼎的浩大陣勢。 所有登基的皇帝都愛標榜自己得天下是上承天意下順民心,天意就不說了,只民心就是個很玄乎的東西,看不見摸不著,純粹就是個體面的應景話。 但王姬,不,應該說是吾皇不同,四十六郡百姓獻上的山河鼎就是實實在在的民心! 看得見,摸得著,并且可史書銘記、流傳千古。 陳平意氣風發的看著四十六鼎依次抬進,這是王姬的民心,同樣是他的功績。 不是百姓感念他作為的功績,而是王姬會嘉賞重用他的功績,忙忙碌碌了一年,陳平也還是老樣子,相較于在歷史上留下什么好名聲之類的虛,他更看重簡在帝心的實。 等到四十六郡鼎分為兩列放入廣場上專門為其修建好的臺基上,周寧的鑾駕才終于出現在廣場上,緩緩向四海歸一殿行來。 行到擺放著山河鼎的位置,周寧叫停了鑾駕,下車步行以示對民心的尊重。 黑看到此處,暗暗記下,這也是一個可以宣傳陛下重視愛惜百姓的點,而后,他不動聲色的瞥了一眼老實垂眸的叔孫通,目露得意,那老家伙哪有自己的政治敏感。 叔孫通眼眸一動,同樣上了心,其實除了制定禮儀制度外,他們儒生做宣傳教化之類的工作也很拿手啊。 繁復隆重的樂聲響起,眾人收起心神,嚴色以待,而周寧長裙曳地,伴著鼓樂聲一步一步穩穩的向前行進。 衣冠服制也是禮儀制度的一部分,所以周寧的帝袍也是叔孫通一行人掏空心思研究設計的。 秦尚水德用黑色,而周人信奉的圖騰是火,五行中紅色和紫色代表火,所以這兩色被擬用為周朝的尊色。 但紅和紫都過于艷麗,如何把這兩者融到一處,又不失尊貴威嚴著實是個傷腦筋的問題。 一群大丈夫和織娘繡工一起苦泡織坊五個多月才終于織就周寧的女帝帝袍。 女帝冕冠用十二旒,質為白玉;衣裳十二章,深衣取絳紫色,領口、袖口、衣擺處以銀線銹云雷紋鎖邊;下裙取正紅色,紅羅襞積,行動間可以看到每條褶裥處用銀線銹的鳳凰翎羽暗紋。 革帶佩玉,大帶素表朱里,兩邊圍絳紫色;大綬、小綬因主色太艷,舍棄了前秦用七彩色的設計,同樣飾以相近色;再配以三玉環,紫組綬,白玉雙佩,佩劍,朱襪,赤九、赤舄,就是周寧完整的帝袍了。 周寧的帝袍算不得華麗,但配上各式各樣的飾品佩物,也算不得輕簡,單單佩飾之多就可見一個女帝的氣派和尊貴。 最妙的還數紫色和紅色的應用,原本張艷艷麗的顏色在周寧身上變得沉穩而溫和,清雅文和在外,而丘壑錦繡在里,不正如女帝的脾氣性情。 周寧目不斜視的行過著青色、綠袍的底層官吏,再走過著正紅、朱紅、茜色、緋色的中高層官員,最后是最前頭的著紫色的三公和諸侯。 張良同樣位列三公,他雖干著博士的活,卻另有一太子太傅的官職。 女帝登基大典,又是成婚大禮,所有的諸侯都趕來相賀。 項羽也站在諸侯王的一側,他有些怔愣的看著周寧,像是突然之間不認識了般。 呂雉同樣著紫袍站于諸侯之列,她看著周寧一步一步行到自己面前,再一步步走遠,神色難掩激動,小妹對自己的心意! 呂雉眼眶微濕,她是這大周朝的大長公主,其爵位還可以世襲罔替。 不是沒有人發對,一個異性之人,還是前漢王的發妻,如此敏感的身份如何能為尊貴的大長公主。 但小妹力排眾議,還是給了她大長公主的封賞。小妹自稱王以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