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8
書迷正在閱讀:818我的神經病金主跟他的智障小伙伴、國民男神他私聯站哥、總裁說他遲早藥完、師尊今天也在艱難求生[穿書]、鵝子,等mama捧你!、回頭草、我想看看藍天磊、(劍三)沉舟(H)、不負如來不負君、執愛(雙性受)(H)
,保證上郡和九原隨時都處于有足夠兵力保護的狀態。 而現在他們覺得可以一邊等著云中的軍隊回來,一邊陸續安排上郡的軍隊去北地,云中的軍隊啟程得早,必定能在匈奴察覺到他們分兵去往北地時回到上郡。 打的是一個時間差,除非匈奴一直盯著的就是周地,否則他們無法準確的抓住這個戰機,即便他們抓住了,要想在一兩日內拿下城防堅固、軍民齊心的九原也是不可能,而這點時間也足夠云中的軍隊趕回回防了。 周寧大多數情況下是一個很能聽取群臣意見的明君,尤其是當群臣意見一致時,這次也一樣,周寧采納了眾臣的諫言,命章邯帶兵前往北地。 張良深深的看了不辨喜怒的周寧一眼,這一切真是巧合,還是有人順水推舟、故意布局,王姬她,真的沒有猜到匈奴會攻北地嗎? 好像也不對,好像王姬一開始就說了北地更大,匈奴可能會更傾向于取北地,是自己,是自己說服了王姬…… 張良收回視線,垂眸低頭,怎樣都好,有時候想得太明白了也不好,總之此事里外里是他們得了好處。 將北地和匈奴打包丟給周寧,蕭何和韓信順利的脫身去往滎陽。北地城外又是周軍和匈奴對峙。 然而對戰的氣氛很詭異,在發現墻頭換上周軍的旗幟后,匈奴便只是在城外游走示威,而不發起進攻,又等了幾日,差不多等到上郡的軍隊都到達了北地,匈奴竟開始有序的撤兵。 在最后一波軍隊撤走時,匈奴前鋒的大將將一張布帛射向城頭,大笑道:“這是我們單于送給王姬的新年賀禮,希望王姬喜歡?!?/br> 新年賀禮?匈奴單于送給周王姬的?什么賀禮? “北北北……北地嗎?”說話的人打了個寒噤。 所以,北地有今日戰禍,是因為周王姬和匈奴暗中勾結?! “不然呢?要知道漢王可是在和項王打仗,她要不是和匈奴單于勾搭到了一塊,怎么會幫著漢王,而不幫她的未婚夫呢?” 這么一分析好像還挺有道理的,北地百姓對于如今新主的感情就這樣變了。 “這個該死的匈奴人!”消息傳回上郡,周國許多大臣都被氣得跳腳。 冒頓這一口黑鍋扣得,他們根本無處說理去,總不能把到手的北地扔了,來證明王姬和匈奴毫無瓜葛吧。 周寧高坐于上面色沉沉,冒頓是重視實際利益的人,這點流言蜚語與他可沒有什么好處,不像是他的作風。 他如此輕易的退兵可謂是無功而返,等等,輕易?可并不算輕易,他退兵可退了好幾日! “不好!云中郡危急!”周寧和張良同時起身異口同聲道。 周寧為什么不愿北地和云中落入匈奴手中,蓋因這兩郡都在長城之內,若是匈奴進入長城之內與他們為鄰,那他們原本豎起的城堅就失效了。 第156章 信任 周國的大臣一時有些慌亂, 加快速度穩定北地的防守,然后趕忙調兵增援云中,然而代國的原趙王趙歇其才能比周寧想得更加平庸, 在周寧和張良反映過來冒頓要的是云中郡時, 云中郡已落入匈奴手中。 也是,一個小小的云中郡,又因北地被攻、周軍撤走而沒有絲毫防備,再加一個才能平平的代王,何須匈奴全部兵力出動, 數日功夫盡夠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云中郡太小,只和九原郡東面接壤, 防守的難度不算太大。周朝的大臣們思及此勉強自我安慰。 “王姬因盡快征發勞役加固九原與云中的城防?!庇写蟪既绱颂嵴?。 周寧沉默半晌, 倏而垂眸低喃道:“臥榻之側, 豈容他人鼾睡?!?/br> 堂內霎時一靜, 所以…… 黑的雙眼放光,面色因為激動而潮紅, 他就知道,他就知道!王姬怎么可能會生生的吃下這個悶虧,王姬必有后手! 周寧抬頭,嚴肅的看著堂下眾臣道:“‘臥榻之側, 豈容他人鼾睡’,著酈食其出使代國, 將這句話帶給代王,并與他商議借用雁門一事?!?/br> 至于如今北地的流言蜚語,不過是流言蜚語罷了, 將上郡的各項制度傳過去, 讓百姓的日子好起來, 在實打實的好處面前她這點桃色傳聞又算什么呢? 而且如今的北地翻不起什么大浪花,也暫時派不上什么大用場,青壯年都被蕭何按著戶籍一個個搜出拉去滎陽救劉季去了。 借用雁門? 堂下的眾臣各自尋思開,九原與雁門正好將云中郡夾成了一個死角,若是兩面夾擊,再有上郡左右策應、保證后勤供給,那…… 眾臣不約而同的想到了一個詞:甕中捉鱉! 至于代王會不會借……酈食其起身傲然拱手躬身道:“臣領命?!?/br> 不借,先請問是素有名聲的周王姬可信,還是殘暴無仁的匈奴人可靠? 若是酈食其的嘴皮子不夠利索,沒辦法和代王陳清利弊,叫他做出正確的選擇,那,上郡和雁門可正好接壤呢。 至于借了還要不要還……眾臣低頭,那就到時候再說吧,這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他們費心收復了云中郡,若代王沒有本事好好守住,又被匈奴奪了去,那真是白費了他們苦心,又陷云中百姓于苦難之中,如此說不得他們就得再幫一段時日的忙了。 周寧這處的謀劃冒頓不知,順利的拿下云中郡的冒頓開心的派人給周寧送來了賀喜信。 賀周寧也賀自己,賀的卻是同喜。 周寧看罷不辨喜怒,她二人一人得一郡,倒確實是可賀的喜事,只是連在一塊……她竟還是小瞧了他。 “我就說周王姬和匈奴人有勾結吧,果然!” “你想想她一個弱女子,咋就那么有本事,來上郡不到半年就收復了九原,那還不是人家有意讓著她?” “你說得有道理,我跟你們說,從這兩頭剛打完仗就能坐下來聊通商的事起,我就覺得周王姬和匈奴單于不大對勁!” 一個個說得有鼻子有眼的,仿佛都親眼看見了周寧和冒頓暗中往來。 總之,大家都覺得周寧背棄了項羽。 幫助蕭何和韓信脫身前往滎陽,保存了劉季留在關中的軍事力量,這事實在說不過去。 不要說周寧是為了北地的百姓才出手,未婚夫的勝負和他國百姓的死活孰輕孰重,在大多數百姓看來,對于一個女子而言,當是前者重于后者的,再結合前頭項羽逼婚周寧的流言,好的,劇情完整了,真相明朗了,周寧就是背棄項羽了。 作為傳言的悲劇主人公,項羽自然也聽說了這個流言。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個流言竟是同周寧早了好幾日寄給項羽的書信前后腳到的。 周寧來信除了日常問候外,便是請項羽將呂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