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89
書迷正在閱讀:818我的神經病金主跟他的智障小伙伴、國民男神他私聯站哥、總裁說他遲早藥完、師尊今天也在艱難求生[穿書]、鵝子,等mama捧你!、回頭草、我想看看藍天磊、(劍三)沉舟(H)、不負如來不負君、執愛(雙性受)(H)
意取劉季性命。 蕭何的視線轉向項莊,同樣繃緊了神經。 這一點眉眼官司、計謀思慮,同劉季的言辭深意相比淺顯得不能再淺顯,不是范增不動腦子,優勢在己方,處處主動,殺了一了百了,何必費思量。 這一場殺局暗波洶涌,在場五人,有四人有心思計較,唯獨項羽笑容爽直的等著看項莊的劍術進益,半點不覺。 待項莊拔劍,氣氛愈加緊張,寶劍的冷光閃射到劉季雙眸的一刻,劉季心中的驚懼上升到了頂點。 劍芒吞吐之間,性命攸關之時,劉季再顧不得體統顏面,慌亂的站起身,因為起得太急,起身的同時又想后退,腳下不穩,一個絆腳差點栽倒在地,劉季一時間可謂狼狽。 項羽不解的看向劉季,范增無聲冷笑,從未上過前線的蕭何顫著腿極力冷靜的描補道:“想來武安侯是吃多了酒內急?!?/br> 醉得頭昏眼花又尿急,有此形狀倒也正常。 劉季就勢應言表演了一番醉酒又尿急之態,踉蹌著出了營帳。 范增心中暗恨,蕭何同樣高懸著心臟,“武安侯失禮,還請將軍見諒,某前去看看武安侯情狀?!?/br> 項羽想著劉季剛才的狼狽模樣,哈哈大笑著允了。 最后劉季如歷史上一般帶著樊噲、夏侯嬰、靳強和紀信四員大將從小路逃走,不同的是留下收拾后局的乃是蕭何。 陰差陽錯,因為劉季的狼狽姿態,也不用再找理由了,正好用喝醉了酒的借口。 從小路返回灞上,只用行二十里,蕭何度量著劉季歸營,便入內奉上了劉季帶來獻給項羽和范增的白玉璧和玉斗。 范增如何惱怒生氣自不必說,當著蕭何的面便砸了劉季送給他的玉斗,又抽出佩劍一頓亂砍,指著項羽道豎子不足與謀。 又說劉季等人從小路逃回灞上之時,周寧正與張良在小路盡頭的山丘上飲茶談笑。 兩人皆是一身白衣白裘,又都容貌出眾、氣質不凡,相對而坐,中間一張小幾、兩盞清茶,輕煙寥寥,倒有些不似凡塵俗間的悠然安逸。 張良笑道:“瞧師妹今日的精神氣,可是大好了?” 周寧笑著點了點頭,“好些了,勞師兄費心,”又關切道:“天氣越來越寒涼,師兄也要注意保重身體?!?/br> 自刺殺始皇失敗后,張良郁結于心多年,身體也不是很康健。 張良不贊同的笑道:“既然尚未痊愈,何必拉著我出來吹冷風?!?/br> 周寧笑了笑,自然是別有用意,“一直待在營帳內苦悶,出來透透氣?!?/br> 兩人品茗說著話,都是些閑話笑談、關懷之語,而未談如今局勢、將來如何。 張良心思機敏,一路行來,必定有察覺到她的意圖野心,可光復韓國幾乎成了他的執念,韓王活著他便不可能到她的身邊助她,而她又不能叫韓王因她而死,但是按照她的野心規劃,他不來助她,遲早有一日雙方還是會對上,成為敵人。 如今韓王叫他助她入關的任務已然完成,不日張良便要告辭返回韓地了。 正如她的心思他知道一樣,他的執念她也知曉,所以開口強留只是徒勞尷尬,所以兩人避而不談局勢將來,也所以她設計了今日之局。 遠遠看到劉季一行人行了過來,劉季打馬走在前頭,而樊噲、夏侯嬰、靳強和紀信四人持刀持盾步行跟在劉季后頭,周寧低聲笑了起來。 張良聞聲,詫異的順著周寧的目光看去,微微一怔后,也搖頭笑了起來。 望過來為兩人添茶,眺望了一眼,奇怪道:“這有什么好笑的?” 張良笑道:“按說武安侯一行人為了脫身逃命,當是行得越快越好,可武安侯身后的四位將軍卻只是徒步而行,你道為何?” “一時找不到那么多馬?”望遲疑著說完,自己都不信,一百多人騎著馬去的,怎么可能缺馬。 張良看向周寧,周寧笑道:“四位將軍無馬可騎,若有敵軍追來,他們無處可逃,只能反身格斗,便是武安侯最好的rou盾?!?/br> 周寧說完,同樣笑看著張良。 第130章 借刀 張良笑意不變, 不動如山,望卻是倒吸了一口涼氣,“這也太狠了!” 張良笑了笑,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 這也是身為主公的勇略果決?!?/br> 望撇了撇嘴, 對于此等樣的勇略果決不置可否。 張良說罷心中一動, 又問周寧道:“若是王姬身陷此局,會如何破局?” 周寧聞言也笑了笑,私底下張良會喚她為師妹, 此時卻是喚了王姬,他是有所察覺, 還是……只是試探呢。 周寧笑著淡聲道:“我不會讓自己落到如此境地?!?/br> 周寧的聲音很恬淡很平靜隨意,但于此時,越是輕描淡寫的態度才越是透露主人的強大自信, 而周寧不是如此高調外露的人。 張良微微詫異的看了周寧一眼。 周寧斂眸淡聲道:“名利權勢誘人,武安侯被我壓了一路,進入關中驟然得權,又被關中百姓吹捧,便暈了頭, 忘了自己實力不濟, 忘了如今天下局勢由長安侯一言而決, 思慮偏頗, 冒然與長安侯公開為敵, 這才招來此禍?!?/br> 周寧說完, 笑了笑, “師兄覺得寧會犯這樣的錯誤嗎?” 自然是不會, 張良笑著搖了搖頭, 他甚至覺得劉季有此險局,都是師妹一手推動的,是她助他先入關,又是她入關之后果斷放了權,還擔心劉季膽子不夠大,解散了八萬大軍為劉季助膽。 為劉季壯了膽,便可直接把他推到項羽的眼前。定關中之約時,他雖然不在彭城,但想也知道項梁死后,項羽與懷王會很有些矛盾齷齪,甚至這個約定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盟約不公平,項羽怎么可能服氣,項羽不服氣,又怎么可能對懷王沒有敵視怨恨之心。 若是項羽先入關也就罷了,后入關的話,他必定是要違約的,而項羽大權在握,他一心違約,權利盡失的懷王又能為之奈何? 所以劉季想要依靠懷王的盟約成為關中王只能是癡人說夢,也所以先入關的劉季成了礙眼擋路之人。 劉季有今日之禍,便是沒有參破這一點,而眼前的師妹不僅早已意識到了這一處,還一步一步將劉季推到了前面,叫自己更能從容脫身。 劉季以手下四員大將為rou盾,師妹此舉,也是異曲同工,她是將整個劉軍作為自己的擋箭牌。 張良由衷感嘆道:“王姬的魄力和洞察時局的敏銳,叫師兄看了都心驚?!?/br> 即便知道解散軍隊于她而言更是安全,可那是八萬大軍啊,知道是一回事,這舍不舍得、狠不狠得下心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望不知曉張良轉瞬間想了那么多彎彎繞,只聽到了張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