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
書迷正在閱讀:818我的神經病金主跟他的智障小伙伴、國民男神他私聯站哥、總裁說他遲早藥完、師尊今天也在艱難求生[穿書]、鵝子,等mama捧你!、回頭草、我想看看藍天磊、(劍三)沉舟(H)、不負如來不負君、執愛(雙性受)(H)
信笑道:“我想在附近買個小院子,再買兩個忠厚老實的奴仆,一個三四十歲左右的婦人,一個最好會些醫術的男仆?!?/br> 韓信看著她,抿了抿唇,沒有說話。 老師大概是忘了,這些都是要花錢的。 韓信摩挲著自己的佩劍,到了項家后,他便學項家人將寶劍配在了腰間。 周寧見此,笑了笑,道:“你先去看房子吧,就看項家附近的,最遠也不要出了這一里巷,錢的事,我來想辦法?!?/br> 秦朝的居民區叫做“里巷”,每一個里巷都是封閉式結構,就好似后世的小區。 她點名要和項家一個里巷,除了方便維護兩家交情外,便是想要借力規避秦朝連坐制帶來的風險。 秦律規定,若鄰里遇事呼救,周圍的在家的鄰居不來幫忙,那么鄰居會被連坐,還有別的亂七八糟的鄰居若是犯了罪,你發覺了,卻沒有告發他,那么你也有罪。 這兩條對于她都太難了,前者她懶得救人,后者她不想管事。 所以,還是住在黑幫組織附近比較好,盜賊不會不長眼的到這里偷盜,至于犯罪的事,想來他們自己做得最多最大吧,那么關系肯定是都打點到位了。 “是?!表n信應下,正要退下,周寧又囑咐了一句,“順便,把你的兵書賣了吧?!?/br> 韓信皺著眉頭,不解的看向她,書雖然值錢,但對于她想要的院子和奴仆來說,不過是杯水車薪,若是當物換錢,還不如…… 韓信的大拇指又摩挲了兩下自己的佩劍,最后握住劍把,像是終于下定了某種決心般。 周寧笑道,“我叫你賣兵書,是因為它沒用了,你都記在腦子里了,不是嗎?” 周寧轉頭看向窗外枯黃的樹葉,道:“賣了兵書便為你自己置件冬衣吧,天氣越來越冷了?!?/br> 韓信抬頭看了一眼周寧,復又拱手應道:“是?!?/br> 周寧站在窗前,看著韓信的背影出了小院,她抬頭看向天空,深秋的天空很高很藍,一碧如洗,萬里無云。 秦朝以十月為歲首,馬上就是公元前213年,這一年的十月很特別。 十月一日是始皇的生日,但公元前213年的十月并不是因此而特別。 一陣秋風吹來,周寧將窗戶掩上,回到屋內,取了一卷空白的竹簡鋪開練字。 也不知她淡淡點過的那個讖語,呂二嫂還記不記得,若是記得,呂家又會有什么樣的反應呢? 秦始皇的生日對于項家人來說,并不值得慶賀。 一個滅亡了他們的國家,把他們從高高在上的貴族變為低入塵埃的平民的人,他們只有日夜期盼他早日去世死的。 但如今始皇為天下共主,這日便是律法規定的舉國同慶的日子,他們只得同賀,哪怕真有人今日死了,他們也不得去吹喪送葬。 項家人憋屈的宅了一天,而周寧依舊身體不適的在房間看書。 咸陽宮,大秦的政治中心,也是慶賀最為熱鬧隆重的場所。 宮內酒宴大擺,幾案和坐席幾乎要擺到殿外去,光是沒有明確官職,只是侍從皇帝左右,備皇帝顧問的博士便多達七十人。 始皇端坐于上,殿中歌舞鼓樂不絕,博士官絞盡腦計、引經據典的想著吉祥話。 博士官之首的周青臣口才好,說得最出彩,他對比了早先的秦國幅員和如今秦國的疆域,歌頌始皇的武功,又以郡縣制下百姓安樂無戰爭之苦,贊揚始皇的文治,道始皇之威震古爍今,必將傳之萬世。 博士官書讀得多,所以說起話來,文縐縐的,對仗工整又押韻,叫人聽著既舒服又受用。 始皇龍顏大悅。 然自古明君大喜忘形時,總會有臣子出言勸誡,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是極有作為的明君,故臣子們很敢發表言論。 博士官淳于越是個思想保守的讀書人,當下便當眾出聲反對周青臣吹捧的郡縣制,并批評他和丞相李斯等大臣只知阿諛奉承,乃尸位素餐的jian臣。 其實關于分封制還是郡縣制,在秦統一天下之初,便爭論過了。 分封諸侯王是周制,也是舊制,但始皇規定車同軌、書同文、統一度量衡,為的便是“大一統”,為的便是集權,又怎會愿意分封諸侯王,讓其各自為政呢。 始皇斜倚著幾案,冕冠的旒珠垂下,讓人看不清他的喜怒,他也沒有開口言淳于越的對錯,只叫大臣討論。 丞相李斯是始皇倚重的大臣,也最能揣摩始皇的心思。 他道,如今天下已定、法令完善,已經不同過去,諸生應當師今而非學古,因此請求始皇,除了外,別的史書統統燒掉。 除了博士官外,任何人不得藏匿諸子百家的書,應上交官府,全部當眾燒毀。 私語諸子百家言者,斬。以古非今者,滅族。官吏知情不報,同罪。 該項提議,經過完善后,由始皇發文實行,這便是著名的“焚書”事件了。 周寧帶著韓信到吳中縣縣衙落戶籍之日,便正好便看到衙役將等諸子百家的經典付之一炬。 書籍雖金貴稀少,但集合一縣之書也不少。 縣衙門外的街道上大火熊熊燃燒,火焰有一人之高,一捆一捆的書籍被投入火中,火光大勝,印得往來的過路人臉色發紅發燙。 韓信看看火堆,又看向前方的老師,她的步調不緩不慢,因為沒有駐足看熱鬧,已經繞過了火堆,走到了另一頭。 他透過火光,凝神的看著她的側臉。發現她慣常的微笑竟沒有一絲一毫的變化。 周寧走到縣衙門口,發現韓信跟丟了,回頭看過來,兩人的視線隔著焚書的火焰遙遙對上。 周寧微微一笑。 而韓信卻心中一顫,震撼難言。 第34章 愛憎 焚書令是針對全國而下, 呂家所在的沛縣自然也不能避免,而且呂家家底殷實,又注重后輩教育, 家中藏書頗多, 是縣衙的重點關注對象。 法令到達的當日,沛令便特意安排了衙役到呂家通知。 呂公聞得消息如遭雷擊, 捶胸跺足, 心痛不已, “嗚呼, 子曰……” “父親!”呂澤大喝一聲,打斷了呂公的話。 呂公茫然的看向他,沒反應過來一向沉穩的大兒子緣何對自己疾言厲色。 呂澤此時卻顧不上他, 他上前客氣的招待衙役坐下喝茶。 呂釋之湊到還不明所以的呂公耳邊小聲提醒道:“父親,私語諸子百家者,棄市!” “棄市”,即在眾人集聚的鬧市,對犯人執行死刑,以示為大眾所棄的刑法。 呂公心中一凜,看向端著茶水正笑嘻嘻與大兒子說話的衙役。 忽的, 呂公長須一顫, 臉色煞的白了, 身形搖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