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3
?!?/br>漢尼拔點點頭,既沒對剛才的事情發表什么意見,也沒有繼續被打斷的話題,只起身送走了約書亞。目送青年從患者通道離開以后,漢尼拔轉而打開了預約等待室的門,不算意外地見到了陌生的書店店長。“尾隨可不是什么好素養的表現?!毙睦磲t生說,表情沒有多少變化,他側了側身,“請進吧,先生?!?/br>第58章第58章約書亞想得沒錯,喬確實被莫里亞蒂找上并說服了,他不是沒殺過人,但論犯罪能力,卻遠不如犯罪大師指示下的任何一個案子,而約書亞不光有男友,也完全不是好糊弄的對象,喬早在神盾局前就逃走了,那時的下一步就是來找他,復仇者大廈不好進,所以只能跟去英國,可以想見他們之間是如何達成合作的。而漢尼拔……他的心理醫生有著某種說明顯不明顯,說難以發現也不能說難以發現的行為模式:對方喜歡和容易有暴力傾向的病人建立醫患關系。確切的說,原本病人就會有各種千奇百怪的人,而漢尼拔與其說是在幫助他們,不如說是在變相的鼓勵他們變本加厲。醫學與心理學讓他能產生凌駕于多數人類之上的優越感,掌控生理與心理無疑簡直形似上帝,不可否認,約書亞也喜歡掌控,他樂于建立新的秩序就是因為現有的秩序令他控制起來感到麻煩,同可汗一起的改造人戰爭某部分原因正出于此,因此精神控制領域上的事也不算偶然。兩個同樣喜歡掌控的人絕不會喜歡讓自己受制于人,約書亞知道一些漢尼拔以前的事,類似關于他的meimei,還有對方有可能是一個連環殺人犯乃至食人魔,漢尼拔也知道許多他的事,不僅是他在治療中提到的,恐怕還有許多別的,但同樣是連環殺人犯,漢尼拔和德克斯特不同。德克斯特殺人是為其天生的嗜血欲|望,至于對象如何選擇,實際上并不重要,問題不過是他有一個正義的養父,在無法改變這種天性又深愛自己孩子的情況下,只能為他立下某些規則,所以德克斯特的行為模式很簡單,要么是為了保全自己,要么對象就是十惡不赦的人。可漢尼拔不受困于天性,他不像德克斯特那樣有什么障礙,他的行為模式是十分隨性的,換句話說,他也許只是因為好奇接下來會如何發展才殺人,卻也沒有不得不殺的需求,因此約書亞其實不確定漢尼拔是否會殺了喬。不過,無論對方有沒有殺了喬,漢尼拔的隨性也仍然是會有計算的,他就是那種所謂的高智商罪犯,隨心所欲,也不會喜歡被抓到,唯一的弱點是,即便對方會比德克斯特聰明許多,能夠將許多人玩弄于鼓掌之間,卻不像他跟德克斯特那樣很難感受到情感。誠然,本質上漢尼拔是個冷酷無情的人,他不會為大多數情感動容,可事實上卻還是有人性的,當然,這種人性和正常人所定義的人性是有所區別的,也許可以歸之為扭曲,但無論怎么說,情感是有的,而某個顯而易見的弱點就是他在幼年時死去的meimei。……以及對于某種同類的追求。總之,約書亞在其后不久見到了關于喬的尸體的報道,如果不論這是尸體,那么實際上整個場景從審美角度上還是具有相當的藝術與美感的,漢尼拔對于藝術與美的追求也是其與他們不同的例證之一,可惜以他心理醫生的趣味,這可不比默里迪恩那樣只是單純的為他解決煩惱。他其實是可以親自動手的,那樣的話就不會有后續發展需要解決,但他曾經告訴夏洛克的也不是謊言,他通常不做違法亂紀的事,意思就是哪怕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他或許可以稱得上教唆殺人,可實際上他并沒有明確的教唆任何人做任何事,也沒有任何證據有此證明。當然,約書亞并非沒有殺過人,尤其是在20世紀,他來到那個世界時就正處于戰爭時期,更別說是他被改造之后,因此死在他手下的人也一點不能算少,像是小丑那種家伙,他也會不介意親自動手,只是視情況而定,他也像漢尼拔那樣有時會好奇后續如何發展,所以單單親自動手就太無趣了。至于喬,自從選擇了和莫里亞蒂合作,對方就已經明白最后會是什么樣的結局了,而從某種角度上來說,這也算是滿足對方為“愛”獻出一切的心愿,那份道歉,約書亞想了想還是收下了,畢竟事后漢尼拔或許會想要借此發揮些什么,雖于他似乎不利,可那若是能一舉將莫里亞蒂解決就最好了。“兇手認為死者是個品行敗壞的人,對眼睛的處理顯然是在說明他看了不該看的東西,或許有過偷窺行為,也許是個跟蹤狂,但兇手毫無怒氣與被冒犯的情緒,他不是被跟蹤的對象,這不過是他的懲罰作品而已,手法熟練,擁有精湛的解剖技術,沒有任何痕跡遺留,在此之前他一定還有過很多別的受害者?!盕BI的特別探員如是說。一旁的黑人總管又看了一眼被布置得宛如油畫般的兇案現場,轉向自己不久前請來的年輕人,“開膛破肚,內臟被拿走,這會跟明州伯勞鳥有關系嗎?”“你是說模仿犯?”威爾重新戴上自己的眼鏡,卷發隨著他移開的視線被風吹得愈發凌亂。“這個……”他指了指尸體,“不僅是慣犯,他的殺人動機只是有趣而已,我們抓不到的?!?/br>受害者連性別都不同,杰克會問出這樣的問題也不過試圖靠可能仰慕伯勞鳥的聯系抓住犯人而已,畢竟伯勞鳥的報道才出來不久,案件的詳情還未完全被外界清楚,更別說是威爾在此之前才推測出的兇手行為模式了,他沒有反駁,“那我讓另外的小組接手?!?/br>威爾看了他一眼,但也沒有反對,“可以試著從死者被懲罰的方向看看,被跟蹤的人不一定認識兇手,甚至可能不認識死者,但要是能找到死者跟蹤的對象,說不定會有點線索?!?/br>說是這么說,他們都知道這并不容易,死者生前風評很好,跟蹤狂這種身份很難被發現,也自然很難找到被跟蹤的對象,更別說這種兇手犯案可能只是偶爾一眼瞥見了死者的所作所為,不過說到跟蹤仰慕,杰克倒是想起了前段時間的某個案子。結案報告是心理醫生殺害了自己患者的愛慕者們,而后這個心理醫生又被海灣屠夫仿照他的手法殺害了,問題在于海灣屠夫最終并未被捉拿歸案,而是由種種證據指向的警察嫌疑人在他們抓到之前便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