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52
書迷正在閱讀:ABO虛假婚姻關系、一意訴求、別拿召喚當個性[綜]、伏波、夢世界攻略[快穿]、[綜英美]當“真”維斯遇到賈維斯、遺落星空、那些和人生贏家搶男主的日子[快穿]、糖份vs鹽份、浪潮:黎明紀年
是誰?在哪里呢?”孫悟空:“等我們取經回來,俺老孫介紹他們給師父認識便是?!?/br>唐僧:“善哉善哉?!?/br>第153章番外取經路上當盛唐的玄奘法師被菩薩點化,愿意前往西方極樂凈土求取大乘佛經,以此普渡萬民免受紅塵之苦開始,唐玄奘的名號就傳遍了神州大地,不論是東勝神州、西牛賀洲、南瞻部洲還是北俱蘆洲的牛鬼蛇神們,全都知道了這個消息,同時知道的還有“唐玄奘乃是金蟬子轉世,只要吃了唐玄奘的rou,便可長生不老~”。不論為什么這些妖魔鬼怪們都這么迷信長生不老,但是唐僧——也就是唐朝的玄奘法師——愿意披上袈裟,孤身一人離開盛唐,徒步行走十萬八千里前往西方極樂凈土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是一件非常令人感到敬佩的事情。感念于唐玄奘的宣懷,唐玄奘喚唐玄奘為御弟,并且親手將家鄉土放入唐玄奘的缽盂之中,希望唐玄奘一路上可以平平安安早日歸來。雖然神州各地全都傳說唐玄奘乃是十世善人金蟬子的轉世,但他如今到底是個凡人,在離開盛唐之前,也不過一個普通的和尚。不論是想法還是觀點,全都受到周圍環境所限,所思所想與凡人無異,更因為常年吃齋念佛,做過最終的苦力活也還是小和尚時候的挑水劈柴等,后來當了大和尚有了名望,更多的時間都用來參禪悟佛,所以他在體力方面的狀況,也是極為不樂觀。跟那些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讀書人的身體情況相比起來,唐僧的身子其實……也沒有好上太多。好在唐玄宗為唐僧準備了一匹矯健的白馬為他代步,讓唐僧不至于還沒有走出多遠的路,什么危險都沒有遇到,就先把自己給累病了。現在這個時代,生病對人們來說可是一件非??膳碌氖虑?,就算是再小的受寒都不是能夠輕松面對的。唐僧本來都做好了要一個人走完十萬八千里路途的準備了,結果行至半路,路過五行山的時候,卻聽見有人喊自己師傅?雖然不知道為什么一只猴子會被壓在山底下,并且這只猴子成精了還會說話,并且還自己師傅。但唐僧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一直都貫徹普度眾生的思想。雖然他有些害怕妖怪,但若不是作惡殺人的妖怪,唐僧也是愿意救一救的。然后唐僧收獲了自己在取經路上的第一個徒弟。他的第一個徒弟聽起來很是有些不得了,說是一個跟頭就能翻到佛祖的跟前,再翻一個跟頭就能把他送回京城,如此來回不過兩個跟頭的時間,取經方便的很。唐僧聽了立刻就否定了這個提議,原因也很簡單:“求取真經怎么可能會如此輕易?這般又如何讓佛祖看見我等真心?”唐僧不愿意翻兩個跟頭完事,孫悟空也沒有說什么,跟風景和西索幾人相處的這幾百年中,他的脾性改了許多,當初的銳勁和不知天高地厚想法,也全都被佛祖翻手壓著的五百年給壓到了他的心底。他依舊是當初的齊天大圣,但他卻再也不會不管不顧的以為,老子天下第一了。唐僧以前沒有收過徒弟,對于自己大徒弟的過往,他也只是聽孫悟空說,他以前是花果山的美猴王,女媧娘娘當年補天留下來的石頭,吸收日月精華練成的石猴,身上本領高強,定能保他一路平安無事。孫悟空有很多東西都未曾細說,但唐僧也不是那種會抓著徒弟就要徒弟把自己的過往一條一條全都給說的清楚分明的人,關于孫悟空為什么會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至今,孫悟空沒說唐僧也就沒問。只要他的徒弟不是壞人,心中有佛就好,更何況孫悟空一身本領高強這一點,也確實讓唐僧的心里感到了踏實不少。孫悟空鞍前馬后讓唐僧非常感動,特別是孫悟空還非常照顧他這個師傅,見面就送了一套一看就價值非凡的馬具,給他的那匹白馬往身上一套……唐僧覺得吧,就算是妖精再怎么饑不擇食,對著他這匹渾身上下都是“鎧甲”的白馬,也會無從下口。唐僧是不想收下這見面禮的,但孫悟空說的話卻非常在理。這一路十萬八千里,天災人禍、野獸精怪接連不斷,給白馬一身武裝到牙齒的馬具,也可以保它性命。“佛祖說普度眾生,俺老孫覺得這白馬雖然沒有修煉過,但也是條生命,眾生之一,或者總比死了好?!睂O悟空是真心這么說。以前的沒人教導孫悟空什么大道理,但風景跟他聊過很多,而那些喜愛他的人送給他的許多書里的故事中,也透露出不少的道理。這些道理淺顯易懂,細細思量也蘊含著很多深遠的意義。其中不少東西,孫悟空都覺得是極為有道理的,有的東西還讓孫悟空反思了曾經自己的作為。但以前的事情,也不能三言兩語而盡,若是再來一次,孫悟空也不知道自己再次面臨那些事情的時候會如何。只是事情總是一環套著一環,最后才變成了現在這個樣子。時間不能倒流,孫悟空對于現在的情況已經比較知足,他用了近四百年的時間可看了不少書,如今的他也是一個文化猴了。那些讀書人看的書加起來都不一定有他看的多,雖然他還是不會提筆做文章,但大道理什么的,卻是都懂了。現在的孫悟空跟著唐僧走,也有一種想要悟一點什么的感覺。唐僧聽了孫悟空的話十分感動,于是就收下了孫悟空送給他的那套見面禮。有了這個馬具之后,唐僧坐到馬上,感覺也舒服了許多。在原故事之中,唐僧跟孫悟空之間有許多矛盾,便是由他們兩個在某方面的固執和臭脾氣引起的。但是如今的孫悟空經過了四百年的大量,不但思想得到了升華,嘴炮技能也可以把人唬的一愣一愣的了。跟唐僧說話,竟然也知道應該用什么方法了,兩人還真沒怎么紅過臉。因為一般遇到孫悟空做了什么唐僧覺得不妥的事情,孫悟空全部都好好的跟唐僧講道理了……唐僧師徒兩個一路走,天上的仙神佛陀們可都是睜著眼睛看著的,在看到孫悟空的改變后,很多人都覺得簡直不可置信。特別是天庭這一邊,當年的孫悟空到底有多潑辣,大多數的仙人都是由切身體會的。沒想到只是過了五百年,潑猴孫悟空竟然有了這么高的思想覺悟。如此唐僧和孫悟空一路上發生的事情,還有孫悟空說的那些道理,也讓許多仙人都對孫悟空改觀了不少。在收下孫悟空剛開始的那一段時間,唐僧覺得自己收到了一個好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