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70
外去。 大家伙兒口口相傳都知道張承舍粥了。 如果說是大善人舍粥,人們還沒有那么驚奇,關鍵是張承可是出了名的吝嗇鬼,吝嗇鬼能干出這事來,那這件事著實轟動太大了,連臨縣的乞丐都過來蹭飯吃。 張承一律統統發給他們。 反正花的也不是他的錢,凡是過來領粥的,統統都有。 一天的時間就舍出去十擔白米。 手下人都有點猶豫了。 花費也太多了,多少銀子夠呀! 張承又進了五十擔米,舍粥舍唄! 過年的時候張承還買了兩頭大肥豬過來,殺豬酬神,并且用這兩頭豬殺了一起煮給乞丐和流民門吃。 這就轟動了。 吃不起飯的民眾排隊在張承這里領吃的,然后磕頭跪拜。 張氏一族的人就在外面守著急的抓耳撓腮,這些東西如果都分給他們宗族里的人,那他們今天一定過個好年,現在呢?到現在他們一分錢都沒的,連買祭品上供的錢都沒得。 他們也想著拉下臉皮到張承的粥棚里領飯吃,但是試了幾次都沒舍的出臉皮。 這件事實在太難受了,就像是到嘴的鴨子飛了一樣。這些人蹲在張承家的墻根底下看著人家分rou吃,哈喇子都流出多長。 “娘,我也吃rou!” 栓兒的眼睛死死地盯著大鍋里翻滾的豬rou。 霍紅妮狠狠地扭了他一把:“再叫你吃rou,你上一次要是不吵著吃rou,這會兒你都當上大少爺了?!?/br> 孩子哇哇的哭著走了。 其實孩子并沒有什么錯,有錯的是大人。 張承坐在搖椅上不斷的聽著下人們匯報消息。 張承哪里都不用去,外面的事情什么都知道。 這年月不太平,常常有蠻夷過來sao擾百姓侵占田地,他們這幫百姓沒有什么依靠,就依靠著馮坤手下的巡防營守衛者老百姓的太平。 這眼看快到年下了,士兵們沒吃沒喝的連餉銀都發不下來。 張承想起了,原身藏的那些私房錢了,他從里面拿出幾十根金條,買了米買了面還買了二十幾頭大肥豬一塊兒給運到巡防營去了。 反正是過年了,大家伙一塊兒過年吧。 原身的魂魄看到這場景心疼的一下子死過去了,差一點魂飛魄散了。 張承這邊絲毫沒有受到影響,如果巡防營的士兵餓死了,那他的產業不是更加完蛋了嗎?所以這筆錢一定要花。 馮坤不是好人,但是帶兵打仗這一塊兒,還不是孬種,自己說的話也是算數的,說不后退一步就不后退一步,所以這件事兒張承敬佩他是條漢子,至于別的,人無完人。 巡防營的士兵在江邊上溜溜的喝著西北風,他們以為今年的過年一定十分難熬了,沒想到大批的白米白面肥豬都源源不斷的送過來了??砂汛蠹一飪焊吲d壞了,一個個的士氣高漲。 眾人都打聽到底是哪位大善人把這么多的東西給他們送過來了,得到的結果居然是城里最有名的大吝嗇鬼張承給他們送過來了。 眾人當即就拍大腿了:“好!好!這才是懂的大義的人!這個大善人我們以后好好罩著他?!?/br> 馮坤正在籌過年的物資呢,突然之間來了這么多的好東西,可把他高興壞了,這簡直是天上掉下來的。 有人跟他稟報說是張承給他送來的,他也馬上想到了吝嗇鬼的傳聞了。 要是一個大善人做這種事,他倒是不在意了,偏偏是一個吝嗇鬼還能想到犒賞三軍,馮坤感動的眼淚都快掉下來了。 這么吝嗇的人都能夠想到他們,馮坤覺的他們太值了。 今年過年,將士們敞開了吃,白面饅頭管夠。 金條和糧食都送走了,張承長出一口氣,心里格外的舒坦,反正花的又不是他的錢,他可得做個好人。 快到年下,各家店鋪的先生們都過來了,都來給他報賬。 張承仔細的聽了一會兒,臉上的笑容又沒了。 今年各個店鋪的生意出奇的好,光賬面上的銀子凈賺了八萬兩,這還不算各家上貨壓貨的錢,連那些貨物算起來張承今年凈賺十五萬兩。 這都是錢呀!白花花的錢! 張承咬牙道:“外面繼續舍粥,一直舍到大年初六?!?/br> 各家店鋪的先生們也都不說什么,發了財了東家怎么折騰都不過分了。 大家伙都以為張承生病之后想開了,所以也都并不懷疑什么。 別的先生都不說話,其中有個明先生滿臉憂愁的站出來。 他手下有一戶人家,今年的租金不出來,他問張承怎么處置,因為這家人家遭了難了,一家人都被土匪給殺了,現在家里只有一個四歲的男娃。 明先生有點自責,那個鋪子是他租出去的,就是看準了這一家人吃苦耐勞,講信用,沒想到現在人都死了,就剩下這么個孩子,這個租金,他怎么能要回來了。 男孩的家里只有幾間破房子根本就不值錢,再就是能把這個孩子賣掉也許能換點錢,但是他不忍心。 明先生向張承匯報完之后,就等著挨罵了,張承讓他把孩子帶過來給他看看。 明先生猶豫著就把孩子帶過來了。 一個瘦弱枯黃的小娃娃出現在張承面前,身上穿的衣服破破爛爛的,腳上穿的鞋子都是破的,大冬天的露著腳后跟,腳后跟都凍破了,走路的時候看著很艱難。 男孩兒的頭發枯黃像是干草一樣,但是一雙眼睛又黑又亮,第一次見到張承也不懼怕他,就像天生的不怕人一樣。 張承打量著這個孩子。 “不錯!不錯,模樣長得不錯是個好苗子?!?/br> 張承由衷的贊嘆說。 這孩子五官十分勻稱,骨相十分好,而且說話十分沉著冷靜,一看就不是那種大慫貨,這么小的孩子能有這樣的表現已經很不錯了。 張承看到這里,讓趙金鳳趕緊去給孩子弄身衣裳過來,再弄雙棉鞋過來,凍傷的地方要趕緊擦藥,不然的話腳后跟都要掉下來了。 張承摸著孩子的頭,柔和的問道:“你愿意跟著我嗎?” 孩子一雙大眼睛盯著他,想了一會兒點點頭:“我愿意?!?/br> 張承道:“那好以后你就叫我爹,從今以后你跟我了?!?/br> 這么幼小的孩子嘗盡了冷暖,有人要他,他趕緊點頭。 這個孩子在那堆磚頭瓦礫里呆了三天了,餓了就到井邊喝口水,四歲的孩子沒有餓死,已經算是奇跡了。 周圍好心的鄰居誰看見他,就給他一口吃的,沒人的時候,他就只能餓著。 這孩子的爹娘和哥哥尸體也都是鄰居們幫著埋掉的,但是話又說回來了,這年頭他們自己家的孩子都養不起,誰又能養的起這張嘴,所以這小孩子餓死是遲早的事。 這次還偏偏湊巧了,張承那邊的管賬的明先生過來收租金。 收租金的明先生救了這小孩子的命。 明先生也不是狠心人,不舍的把孩子送上絕路,正巧這孩子也知道感恩。 所以張承讓他叫爹,他就馬上叫了爹。 這一聲爹不得了,以后這小娃娃就要繼承張承身后的家業的。 雖然張承想著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