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44
上就要脫險了。 就在這時周嵐捂著胸口,差點吐出來。 “嘔……” 她捂著嘴,跑出去了,不大一會兒外面傳來了嘔吐聲。 現場的人頓時鴉雀無聲。 大隊長陳慶很快把村里的赤腳大夫找來了,給周嵐把脈。 喜脈,還能查不出來嗎? 馬上又有一道難題擺在眾人的面前,這孩子是誰的? 這不很明顯嗎?一男一女關在屋里被劉書記和大隊長發現了,女人懷了孩子,事實清楚。 “不會吧?高揚可是咱們的組長怎么能犯這樣的錯誤?” “你說不會,這孩子咋解釋?” 整個知青點疑云籠罩,亂七八糟。 周嵐的眸光楚楚可憐的向張承求救,希望張承出面幫她,張承趕緊低下頭假裝看不見。 見他這樣周嵐覺的這次是真完了,她真想把張承叫過來,硬把這事兒塞在他身上,再一看張承那邊沒人了。 見了這種事誰不逃得遠遠的?有一個算一個。 既然張承不愿意背黑鍋,那高揚說什么都逃不掉了,這孩子不能憑空變出來的吧,總要有個人承認。 那高揚就只能被推出來了。 就像是一個平時道貌岸然的人被撕去了偽裝一樣,去掉虛偽的表皮,看起來是那么不可思議。 眾人做夢都不會想到,高揚能干出這事。 還有很多人跑到高揚面前問問真假,高揚倒是不想承認,可是沒有辦法狡辯,這個時候要是再不承認,一旦周嵐那邊交代了事實,那他這邊就徹底完了。 高揚一直保持緘默,一句話都不解釋。 沉默等于承認了。 人們七嘴八舌說什么的都有,就像前世一樣,人們對于生活作風問題格外的歧視,這次因為對方是高揚,所以更加歧視。 周嵐這邊更為凄慘,事實都擺在眼前,孩子在她的肚子里,周圍的人都指指點點這還不說,更多的是女知青們的憤恨。 高揚在知青隊伍里屬于領頭羊的地位,這么好的男人被高嵐拉下水,那些心里頭愛慕高揚的人當然把臟水都潑到 周嵐的頭上,說她勾引人高揚,讓高揚犯錯誤,罪該萬死,死有余辜。 整個知青點都炸了鍋。 上面決定給這兩人記大過處理。 一旦記大過處理,就成了有污點的人,以后不好回去了。 高揚和周嵐兩個人成了反面典型。 劇情中上一世原身替高揚定下了所有的罪責,現在換成周揚自己扛了。 尤其是周揚偽君子的偽裝被撕掉以后,多的是人討厭他那張虛偽的面容。 沒想到我們居然被這種人欺騙這么久,他說不讓我們著急回城,人家自己早就找好門路了,聽說他家里連工作都找好了。 是呀,我們以前什么事都聽他的,沒想到是個偽君子呀。 狗屁呀!他不讓我們走,他自己偷偷的走。 以前高揚的地位有多顯耀,現在就多狼狽,就差有人給他丟臭雞蛋了。 受到大隊里的處罰,高揚每天要拿著笤帚打掃整個知青所的衛生,吃飯都要吃最差的,還要遭受眾人的白眼,這些遭遇都是原身親身經歷過的,現在都要高揚自己承受。 張承吃著花生米,看著不遠處高揚賣力擦玻璃,心里頭美滋滋。 天道輪回哈,前世高揚跑的那么快,現在終于跑不掉了。 周嵐也跟著一起打掃衛生,周嵐自己也不明白畫風為什么會這樣,搜遍她所有的記憶,她也想不出為什么劉書記和大隊長為什么這么巧,一過來就把他們抓住了。 事后她了解了一下,原來那天有人寫了匿名信,投訴知青所里的生活質量差,鎮上的干部為了關心他們,所以過來視察,正好就把他們抓住了。 這也太巧了! 這次高揚也脫不了身了,他們兩個一起落難。 但是讓周嵐沒想到的是高揚的態度,自從被抓住之后,高揚就再沒跟她說過一句話,看她的時候,眼睛里都帶著厭惡。 這讓周嵐始料不及,在她的記憶里,張承陪著她一起落難,盡管張承是替人背黑鍋的,根本就不是他的責任,他對她也照顧得很好,什么活都替她干了,得著一點好東西都放到她的嘴里,有一次老鄉給了一塊烤紅薯,張承吹了十幾里的山路給她拿回來,烤熟的紅薯把他的手都燙腫了,他還留給她。 現在可好,高揚一句話都不想跟她說,避她如蛇蝎一樣。 周嵐心里頭五味雜陳,她是不是錯過了什么呀?前世她到最后跟高楊過的真的幸福嗎? 不遠處,柳娟眼巴巴的瞅著張承:“你剛剛在干什么?” 張承抓了一把花生米放進柳娟的手。 “吃吧,我這里多的是?!?/br> “哦……” 柳娟笑瞇瞇的吃著花生米,兩個人你讓我,我讓你,說不出的愜意。 他們本來都是看熱鬧的人,看完熱鬧順便八卦一下也挺好,沒想到兩個人還有共同的話題,一邊吃一邊說,有滋有味兒。 幾天之后知青返鄉的消息下來了,表現好的知青優先選擇返鄉,張承和柳娟就在這頭一批的人名單里。 張承這段時間干活勤快,工作積極,生活作風端正,完全符合標準,他得到這個消息之后,高興地到外面吼了兩聲。 柳娟兒更是這樣,得到自己要返城的消息一瞬間都高興瘋了,知青所里要回家的人,都瘋了。 回不去的人,像是周嵐和高揚這樣的,只能眼巴巴的看著別人回家。 辦完手續之后張承收到了家信,信上說他爸爸病重,讓他趕快回家。 張承一點都沒耽誤,收拾好行李買好火車票,馬上回家。 原劇情中,張承因為替高揚背黑鍋,錯過了爸爸最后的一刻,這是他人生最大的遺憾,等他幾年之后再回家,早就沒有家了,家里的東西被那些所謂的親戚們瓜分一空,什么都沒有了,連房子都被賣了。 這次他不會再錯了。 柳娟也跟他坐著火車一起回來的,兩個人的家同在一座城市,離的不太遠,也算是順路了。 出來那么久,誰又不是歸心似箭呢?知青里怕是只有高揚跟周嵐回不來吧。 張承身體弱,出來的時候多虧柳娟幫著他拿行李,兩個人趕了兩天兩夜的火車才回到了京都。 雙腳一落地,張承的心才放下了。 終于回來了! 張承找了一輛車趕緊回家。 柳娟的家里人早就在車站等她了,所以兩個人分道揚鑣,林娟臨走的時候不停地向他揮手,張承也向她揮手道別,以后還不知道能不能見到呢。 張承的爸爸張旭東是大學的教授,這幾年大學停課了,他的身體也不好,就一直在家養病。 雖然家里的條件很好,但是就只有張承一個孩子,張承下鄉在外,張旭東生病住院,身邊沒有人照顧,這就讓他周圍的親戚有了可乘之機。 堂弟那邊的侄子侄女,還有張旭東的兩個meimei都過來爭搶東西,張旭東在醫院去世的時候,這些人誰都不管不問,只把張旭東的整個家都給搬空了。 這次張承提前回來了,家里此時的張旭東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