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6
工地干活,說不心酸那是假的。 張光亮瞪著張承:“你這是干啥?” 張承把錢推給他:“別去工地干活了,這些錢你先拿著花?!?/br> 張光亮趕緊把錢都收起來。 “我先替你存著,你太年輕了,不會存錢?!?/br> 苗招娣比張光亮動作還要快,一溜煙就把錢收走了。 錢在她的手里才是放心的,苗招娣笑的臉上的褶子都開了。 有錢了,誰還愿意去工地干活? 張光亮道:“我也是有兒子的人,該在家里想想清福了,以后這些活誰愛干誰干了!” 別人家養女兒都在家享福了,他也該歇歇了。 張承這邊順風順水,村里的人酸的不少,眼紅的更多,好多人家都忙著建養豬場,但是此村子就那么大,沒有那么大的地方建廠,更重要的是,現在豬rou價格飛漲,小豬的價錢一路走高。 原來張承收小豬的時候一兩百塊一只,現在一只小豬的價錢達到兩三千,這么大的差距,別人想多養幾只都沒本錢。 張承不但養肥豬,自己還繁殖小豬,所以豬棚里滿地跑的小豬仔都是小金豬。 村里那么多打算養豬的,就有兩家養豬場建起來,里面也沒放上幾頭小豬。 主要是他們這時候豬價太高了,資金不夠。 張承的場地里的小豬太多了放不開,所以又找張光亮在豬場的邊上又增加了三個豬棚,擴大規模。 因為張承模樣好看,又是養豬的,人稱養豬王子。 豬場里生意好,張承賺得多,村子里頭的熱心人開始給他張羅對象。 張承壓根不著急,但是張光亮和苗招娣一催再催,催著張承相親。 在他們眼中,張承現在都二十五歲了,再不找媳婦就成大齡青年了。 “你們咋不催我姐?我姐都沒結婚呢,你們催我干啥?” 張光亮和苗招娣傻眼了:“你jiejie是研究生呢,她找對象和你娶媳婦能一樣?你再不相親就打光棍了?!?/br> 老兩口對張承疾言厲色,這次是唯一的一次。 張承道:“咋不一樣?我jiejie不也是你們的女兒嗎?你們咋不cao心她?她不找對象,我也不找?!?/br> 張光亮憋的半天沒說話。 說實在的張光亮這才想起張茹的婚事來,張茹現在都二十七歲了,他們老兩口居然沒有關注過她。 他們的話張茹未必聽,但是他們的態度對張茹很重要。 當天晚上張光亮就給張茹打電話,含沙射影的詢問張茹有沒有男朋友,張茹驚詫不已,不知道怎么回答。 張承成功轉移目標,安安穩穩躲過一劫。 即便沒人愿意被人催婚,但是張茹肯定是愿意爸媽關心她的,這樣一來拉近他們的關系,還是不錯的。 張承越賺越多,豬rou行情一路走高,不論他養多少豬都能很快的賣出去,供不應求。 豬場里又找了幾個工人,耗子當起了小組長,手把手教他們干活。 現代農業和以前不一樣了,養豬也不是只把豬喂飽了就行,也要飼料配比,也要定時防疫。 張承就是隨便在養殖區轉轉就行。 這天田慶海帶著鎮上的領導來豬場視察。 當年建廠的時候,國家給了獎勵,現在鎮上的領導們過來檢查工作也算正常。 田慶海一開始接到鎮上的通知,心里頭不太樂意,本來借這個差事,可以展示他工作上的業績,但是他心里頭發酸。 他心說張承不就是賺了一點錢嗎,有啥了不起的,連鎮上的領導都驚動了? 這有啥呢?領導們還要親自過來看看,看樣子還要大力扶持張承?這就讓田慶海心里不高興了,他也怕張承的事業越來越大,要是比他們家過得好,那就不好了。 田佳佳眼看就要結婚了,田慶海心情復雜。 領導的話不能不聽,早上九點多鐘的時候,鎮領導就到了。 田慶海熱烈相迎,領導們堅持要先到豬場看看,田慶海趕緊在前面領路,敲開張承的廠門。 “張承,鎮上的李書記,聽說你這豬場發展的不錯,到你這里參觀參觀?!?/br> 田慶海咧著嘴笑呵呵的說道。 張承往旁邊一看果然看到了一個干部模樣的人,為首的男人五十歲左右的樣子,戴著一副眼鏡,面容慈祥,雖然一看就不是平常百姓,但是給人一種平易近人的感覺,他身邊還站著幾個鄰村的村長,村長們也都跟著笑嘻嘻的,大約是跟著過來學習經驗的。 一大幫人同時進場,那可不是好事。 張承愣了一下。 田慶海不樂意了。 “你這孩子咋回事,鎮上的書記來了,你就這么待客的嗎?還不讓我們趕緊進去?” ☆、第一百三十一章 被父母寵壞的不孝子 “你這孩子咋回事,鎮上的書記來了,你就這么待客的嗎?還不讓我們趕緊進去?” 李書記攔了他一下:“張總有什么不方便的嗎?” 張承也沒有客氣:“先消毒吧,進場的所有人把鞋都換了,進行嚴格的消毒,兩天之內吃過豬rou的就別進來了?!?/br> 眾人:“……” 好幾個人被攔在了外面,不能進門,這些人臉上的表情都極其的不好看,心說張承太過分了,不就是個養豬的嗎?要不是李書記讓他們過來參觀學習,他們都不稀罕來,就像誰家沒養過豬一樣。 田慶海和李書記還有為數不多的幾個村書記勉強通過了第一輪的條件,馬上進入下毒區域進行消毒。 消毒完了之后進入了廠區,在外面不顯眼進來了,進到里面之后,他們才發現張承這里面別有洞天,里面的設施都很先進,成排成排的豬舍,規?;B殖,一點都不是早兩年的那種土辦法養豬。 地上一點豬糞都沒有,干凈的像是家里的房子一樣,糞便都隨著水流沖進化糞池發電去了。 田慶海被眼前的景象震驚得說不出話,各村的干部們更像是劉姥姥進大觀園一樣,張著嘴巴說不出話。 李書記贊賞的眸光看了看張承。 “不錯,這才是年輕人該有的樣子,你們都是老古董了?!?/br> 李書記居然沒有為張承的刁難而生氣,其實張承這套消毒的程序,誰來都一樣。 養殖區很大,尤其是有擴建了三個大棚之后,場景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張承的豬養的好,豬rou也比別家貴上一兩塊,仍舊是供不應求。 眼前這幾個村領導看完之后直咋舌,這樣的規模是他們不敢想象的,就算把他們這些村全都加起來,恐怕也沒有辦法跟張承比。 來的時候這些人不屑一顧,為張承就是走了狗屎運,出來的時候一個個灰頭土臉,分的不甘心。 尤其是田慶海,他看完了之后牙根都酸透了,他是看著張承從小長起來的,一個長歪了的瓜,咋就能干出這么牛氣的事來呢? 李書記十分的欣慰,對張承贊不絕口。 “年輕人很不錯啊,看來我們的支持是正確的,今后鎮上還要加大力度,好好地支持你們的工作,后生可畏呀!” 李書記對張承的評價極高,連著夸獎了好幾句。 旁邊的王秘書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