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70
書迷正在閱讀:我靠種田稱霸宇宙、寵情欲愛(H)、雙重人格受被酒吧老板攻XXOO(H)、雅俗共賞(H)、九個億,我可以/十八線每天被迫營業、書院街27號姜家圖書館怪談、叛國后死對頭和我HE了、[穿書] 拒為娘受、五零時光微瀾、你根本不會讀心術
呼嘯的風沙出現,十絕關由模糊變得清晰,卻已經再沒有人去守望他的背影。顧生玉孤身踏入十絕關,影子逐步被黃沙吞沒。——————————番外合集——————————————宋缺番外有一種人,活得就像一把一往無回的刀。歷數江湖頂峰十數人,真正能讓整個天下都忌憚的,就只有“天刀”宋缺。他仿佛沒有弱點,唯一的靈性給了此生摯愛的女子梵清惠。但等他真正成就天刀后,梵清惠也不能使他動搖分毫,只能請出寧道奇與其相抗。被無數武林人士羨慕,做夢都想成為的人,宋缺他的人生是完美無缺的。權利,地位,名聲,財富,可以說男人的所有野心都能在他身上得到滿足。更別說宋缺一張俊美無匹的容顏,在顧生玉出現之前,天下第一美男子之名當之無愧。可就是這樣一個人,執著于一襲深衣,執著于一把天刀。平生兩個執念都被他刻印在骨子里,每夜夢回,沉心思量。最初的宋缺,有著所有武林人士的弱點。他的刀鋒利,帶著難以匹敵的氣勢,可也脆弱,過剛易折。傲氣洗禮了他的刀鋒,鮮血淬煉了他的手法。年紀輕輕,名動天下!然而他的人生不像是“”那般,淪為成就他人的著名配角。他真切的當著自己人生的主角,在以自己為主角的劇情中執意追逐一個人,數十年不罷休。陰差陽錯,屢屢錯過,是天道對他的考驗。靜坐在磨刀堂的每時每刻,宋缺都在把自己的刀磨礪的更鋒利。二弟曾問過他,為何這么執著于一人,有意義嗎?宋缺當然不會回答這個顯而易見的問題。若是沒有前方那個目標,他的刀該何等寂繆。等到天下間再無一人值得自己拔刀而出,這對一個刀客來說是多么悲憤的事情。十年如一日,每次出手都帶回一個戰績。但真正想要戰勝的人,卻仍是走在自己前頭。這是個好事,這代表前方有路可走,他不需要迷茫。這樣想的他,會拿起最近有關顧生玉的情報,仔細看了下去。從字里行間搜索出蛛絲馬跡,借此判斷顧生玉現在到底多么強了,和自己差距多少。十年之間,正如他淬煉自己的刀一般,中原神州十萬大山也磨礪了顧生玉。進山之前的他,氣息起伏不定。修為雖高,可有種處事不穩的浮夸。這種浮夸很細微,在超人的實力面前微不足道。但正因為自己是一心入道的人才能理解,這是來自心境上的不穩。回想起第一次見面時,那人驚艷的“水中撈月”,也就是那一次舉動令自己清晰的看清了自己的道路。武者至極,正如水中撈月般徒勞難及。不想無功而返的人早早退去,留下的人都是一腔執念不顧一切的狂人。宋缺在那時就明白了,若想成就自己——必先瘋狂!就像這撈月,世人不以為然,認其為荒唐??僧斢腥苏娴淖龀鰜頃r,又是何等奇跡震撼。自己能做到嗎?沒人知道,那一天,宋缺緊緊握著手里的刀,從未撒手。顧生玉在宋缺的一生占據的僅有二十幾年,期間見面的次數不過五指之數,但對他的影響卻是十分深遠的。可以說,正是有他在,天刀才從未偏頗迷茫,世間百相都被刀芒一刀斬碎。朝代變了,人沒變,長江黃河兩條橫貫中原土地的滾水流入海洋,顧生玉的名字反倒越加廣為人知。登位的是李世民,是堅持漢家血統的宋閥不承認的混血胡族,但是……大唐盛世也是他們沒有想到的。貞觀之治確立的那一天,也是越發沒有人氣的天刀首次表露出自己的情緒。宋缺嘆息:“不愧是他的弟子?!?/br>顧生玉,真是一個傾盡天下的人物。多年后,三大宗師仍是三大宗師,慈航靜齋仍是慈航靜齋,魔門仍是魔門。唯有他執意破碎虛空!宋缺放下背后門閥,放下江湖榮譽,選擇在十絕關突破武者極限。追逐是能延續一生的行為。他可以坦然說,自己一生都在追逐同一個對象。天刀所指,必是顧生玉所向!李世民番外登基之后,李世民的感覺并不怎么好。隋末之時,中原四分五裂,還是他送出去大量財帛馬匹,黃金珠寶,才將虎視眈眈著中原土地的突厥軍送回草原。這下子,他在門閥之間的名聲一定不會好,斥責他懦弱什么的。李世民雖然不能完全無動于衷,但顧生玉的教導也讓他早早明白了。當一國之君的人,必將看的長遠。而這種時候,并非所有人都能理解你,你只需要堅持自己的想法就夠了。治世前二十年,他堅持的很好,貞觀之治是對自己最大的贊譽。尤其是隱忍二十年,將突厥徹底消滅這件事,證明了他的雄才大略……好吧,自夸有點兒太嘚瑟了。蘸著朱砂的筆停頓一下,李世民接著在明黃的錦帛上撰寫著。多虧先生重創畢玄,突厥軍的精神支柱終于在年前短壽而亡。玄甲軍趁此機會大敗突厥,徹底消滅了大唐身側的這頭虎狼威脅。不過也拜此所賜,整個國家重武之風盛行。他懷疑再過幾年,朝廷若是勢弱,民間以武犯禁之事定會屢禁不絕。筆鋒轉到這里,李世民一抿砂紅,繼續下去。反正再差差不過大隋!濃重紅色留在錦卷上面,顯出他用力之大。其實他這么說也沒錯,從楊廣一出問題,整個國家便分裂出十幾二十個門閥就可看出。武林高手,尤其是有著絕世高手的武林高手,絕對是對朝廷的最大威脅。李世民自問自己治下絕對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江湖一定還是在扼制范圍的。書房里的燈火燒的噼啪一聲,專注書寫的人不知不覺又想起了一些過去的事情。筆走游龍,李世民提起了開國那時候的事情。當年宋閥一直是他想要拉攏的對象,但后來還是寇仲看事不可為,請出宋缺和他洽談才定下了如今的盛世。從西往東的疆土由于隋帝的關系四分五裂,即使后來休養生息。逝去的人之多,仍是讓那邊兒的土地空曠不已。后來還是拿出了老師留下的手稿,照著里面的圖紙制作出了數種農耕工具,才抵消了人力缺失帶來的損失。筆觸到這里有些模糊,李世民寫道:朕一直在被照顧著,也幸好老師留在了過去。寫著這話的時候,他面無表情,看起來正如民間所說的那般是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