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
畢竟王氏父子不在,在大家心里面,他就是老大,錯是沒錯,只是大部分人不知道也沒想到他究竟有多“大”。值得一提的是,王氏上市之前,王中王已經被王老爺劃給王少爺了,且沒有算在王氏里面,一來當初王氏轉型,從造污的化工企業轉而進軍治污的環保企業,二來也算是留條后路吧。所以實際上公司的法人是王少爺,只不過王少爺偷懶不管事,所以年中年底的時候通常還是王老爺出面動員一下,平時全是陶璧負責。雖然辦公地點在時代大樓,但實際上卻身兼多職。王氏有自己的產業園區,就落座在B市的郊區,一片工業區當中,因此十分有名。當時原來是想說離得目標近些,研究測控起來也方便些。后來被人形容為一堆牛糞中插的一朵鮮花,倒成了一個著名地標。王老爺平時坐鎮集團總部,而陶璧偷懶每個月開例會的時候或者有重要的事情才會到場。他在王氏里面掛副總裁和銷售總監的職,還有個比較特別的抬頭,叫企業發展部總監,看似好像是個空殼,實際上是個把方向盤的重要位置?,F在很多大型民企里面都設立這樣的部門,但實際上很少有人把這當作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大部分是企業老大一拍大腿或者董事會幾個大股東酒桌會議就解決了,通常是只著眼于眼前,很少發揮它真正的職能。而陶璧則通過長遠的計劃和一步步的實施讓王氏的員工看到它的重要性以及它所帶來的利益,而陶璧的遠見也讓他在這里成為了英雄式的人物。王老爺更是對他佩服得五體投地,恨不得把王少爺打回娘胎重新生個女兒出來好嫁給他。四年之前,股市剛經歷長達九個月停發新股之后,IPO終于再次重啟,一時間大量新股爭先恐后地相繼發行,導致股市連續暴跌,投資者信心盡失,上證指數一路創下1664的低點后才上行,即使股指企穩,也令投資者心有余悸。這顯然不是上市的好時機。董事會召集高管和專家顧問討論決定延緩上市的計劃。而陶璧卻堅決地持相反觀點,認為應該加快上市的進程。為此他做了大量的功課和分析,最終他對王氏未來的信心和研發部的成果,勸動了王老爺,毅然把王少爺從美國召回來負責審計。幸好當時已經是股份公司,不用再進行股改,關于上市的事宜已準備多時,如今IPO開閘,只要上報即可,也許是因為很多企業都認為當時不是上市最好的時機,所以按兵不動,這使得王氏的申報審批非常順利而快速,不到半年就已擇期掛牌。要知道三、四年前的環保企業還算新興產業,但是已經足夠引起一些投資者的注意,所以王氏的股價并不太難看,甚至從未跌破過發行價,當然這也與王氏的融資金額比較實在有關系,王少爺是留美的又學過法律,從小豐衣足食不曾受過饑苦短過銀兩,因此不能理解有些人“撈一票就走”的思路;陶璧想要的也不是單純的錢,他想要的是一份事業,這份事業要既能為他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又能帶來成功,說白了也就是名譽和地位。因此在這方面兩人是一拍即合,這兩人敲定了,王老爺自然不會反對,無論多少人在他耳邊叨叨都被他擋回去了。因此很多人都對陶璧頗有微辭。要知道新股定價的機制一直不怎么完善,哪家公司上市不想賺個盆滿缽滿?打個比方來說,假如你公司的凈資產是一千萬元,那么原始股東就擁有一千萬股,再發行一千萬新股,這樣等于兩千萬股平分一千萬元的凈資產,每股能分到5毛,假設這個公司每股每年能掙1毛,市盈率一般參考同類企業取平均值,環保企業的市盈率從個位數到上百都有,取個中間值50吧,那么新股價格就是1毛乘以50然后再加上5毛,等于5塊5毛,原始股東就等于擁有了五千五百萬元,還不說一般到了二級市場這個價格是至少得翻個倍的,這就是最簡單的定價模型了。萬變不離其宗,復雜點兒的無非是多加幾個參數罷了。上市本來是為了融資以后把公司做得更好更大,還不用向銀行貸款付利息,但是現在許多公司把原本十分簡易的業務包裝一下,改頭換面,以高端大氣上檔次的形象展現在投資者面前,讓人眼花繚亂。凈資產做起手腳來也很夸張,別說三千塊的電腦報成一萬塊的,就是一套只要幾十塊錢的辦公桌椅也能吹出個百倍乃至千倍的價格。若僅是想憑此多募得點資金那倒也罷了,問題是公司大股東等股票一上市馬上就減持拋售,把燙山芋扔給了股民的事件層出不窮,搞得大家不僅對監管層罵聲不斷,對新股更是退避三舍,直接導致了新股破發的局面。這在以前是絕對沒有的事。中國股市二十年來,凡是申購新股,或多或少都是賺的,如今新股定價越來越高,買的人卻越來越少。雖然現狀如此尷尬,但是依然擋不住企業上市的熱情。對于原始股東來說,新股的價格自然是定得越高越好。陶璧對王氏相當有信心,他知道這些股東其實并沒有打算對王氏減持,但是有些人可能會拋售一部分股票待價格走低時再次購入,以此從中賺取差價,因為現在整個市場十分低迷,如果新股價高的話勢必要破發的。但陶璧不會給他們這個機會,王氏可以說是他一手扶起來的,相比他,王老爺更像個執行人和代言人。所以后來王氏以十幾塊的低價發行,卻一路高歌,別人小漲它大漲,別人暴跌它弱跌,成了環保板塊的龍頭。如果說當年王氏的亮眼表現讓王老爺及一眾集團高層對陶璧的決策拜服的話——畢竟能早點募到資金,就能早點啟動手中的項目,環保產業還處于摸索先行階段,誰能走在別人前面基本上就決定了今后誰能瓜分更多的市場——那么兩年后的再次停發新股,并且一停就停了將近一年,直到現在重新啟動還遙遙無期,甚至到了只要一提IPO,投資者就糊你一臉菜的程度[注1],讓所有如今回顧往事的人,提到陶璧都不得不感嘆一句“后生可畏”!王老爺最近跟別人談起自己的成功,毫不避諱地講陶璧是他的“貴人”,不但為王氏的組織管理帶來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更是把好運氣也一道帶了進來。王老爺是老牌的民營企業家,雖然是這幾年得了陶璧的助力之后才快速躥升一躍而到一線的,但他的人脈和社交卻是實打實,尤其是在這些上一輩的“老家伙”圈子里,一般的年輕人就算再有作為也很難打進去,而陶璧卻先王少爺一步被當做王老爺的后輩提攜了。王老爺的好意陶璧自然是心領的。陶家以前在商場上并無涉獵,陶璧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