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7
但是,如今昭地之北,有突厥侵襲,昭地東,有高麗、扶桑聯合攻擊。之前朝廷又將守護昭地邊境的江白和江白的十萬精兵帶走,昭王如今,只能靠著自己和自己的兵對付那些人,又哪里來的機會來幫圣人出征?退一步說,就算昭王還能有閑暇,以他藩王的身份,只怕朝中也要好生的鬧上一番。至于容王……四相哪里肯?自是連忙開口勸阻,言道寧遠侯江白經驗豐富,只要周遭的支援不斷,江白遲早能帶人將定、顯二王打退云云。謝含英沉默了許久,卻是將四相和諸臣的話,全部當做沒有聽到,只一意孤行道:“朕意已決,眾卿不必再勸。唔,謝相留一下,其余人,退朝?!?/br>諸臣皆被噎了個仰倒,奈何謝含英這一次極其的強勢,諸臣想勸卻也不能勸,只能都將目光全都看向謝相,指望著謝相能把“一時糊涂”的圣人給勸下來。謝相今日也是難得來上朝,看到這種情形,也是皺緊了眉頭。謝容英微微有些失神。自從上次之后,他就有種阿兄和四相,在聯合起來算計他的感覺。而這一次……是否也是阿兄和四相想要算計他,讓他代替阿兄上戰場呢?不過,就算是如此,謝容英心里也是愿意的。他本就想要上戰場為自己掙功勞,不求其他,自皇后小高氏自焚而死,太后高氏便令容王妃不得再出門應酬,并將他喚了過去,跟他細細談了一番,謝容英以求娶兩位家世好的側妃為條件,抱住了容王妃的性命。但是,高氏也慎重的告訴他,最好不要令容王妃生子。謝容英雖不知其中內情,但也希望他求來的王妃能過得好一些,就算不能生子,也能以容王妃的身份出門應酬,再有……他還是希望能得到一個藩地,因此便想著,若是可以,能像謝遠一樣,在戰場上掙得一些戰功,他也是愿意的。只是,四相會愿意的,阿兄,也會愿意的,是么?謝容英想到此處,便回了容王府,容王妃的院子。謝含英留下了謝相,卻是和謝相并排朝著紫宸殿走去。謝相這一路上,想了無處要勸解謝含英的話,可是,等到了紫宸殿,謝含英很快揮退了宮人,殿中只留下了他和剛剛趕過來的張老太醫和寇大夫時,謝相就是一皺眉。謝含英道:“兩位圣手且幫曾叔祖瞧一瞧,朕若說了實話,曾叔祖可會受不???”謝相聞言眉心直接擰成了個疙瘩。張老太醫和寇大夫分別為謝相把脈,并看了謝相最近三年的脈案。張老太醫摸須道:“富潤屋,德潤身,謝相心廣體胖,身上雖有些上了年紀的人都有的小毛病,但總體來說,很是健康?!?/br>寇大夫依舊不怎么喜歡謝家皇室,因此哼了一聲,道:“保養的很好,大約一個不小心,還能活到一百歲!你與其擔心他,不如擔心你自己!”謝相活到了耄耋之年,當然不會輕易跟人計較,聞言心思一轉,就皺眉道:“圣人?圣人可是生病了?若是生病,那就更該好生將養著,如何能再想那些親自御駕親征之事?簡直荒唐!”寇大夫和張老太醫互相對視一眼,都沒有開口。謝含英咳嗽了一聲,對張老太醫微微頷首。張老太醫這才站了出來,將謝含英的身體生病,以及是何病癥,還有治療的幾率有多少,謝含英有多少存活可能的事情,一一說了出來。謝含英只靜靜坐著,一言不發。寇大夫這次卻也不再諷刺這謝家皇室人,只正坐席上,心中飛快的想著謝含英這幾日的脈案,還有接下去的針灸方案等等。謝相卻已經聽得傻住了!謝相何等人也?他能活那么多歲,親眼看著自己的兒女一一死在他前面,老妻早逝,甚至有的孫子孫女都比他去的早,卻還能精神矍鑠,站在朝堂之上為謝含英出謀劃策,當初還尤其有先見之明的投資了先帝,其中心計,自不必多提。他對著謝含英能贏過三王,心中也是自信滿滿。可是他怎么也沒有料到的是,謝含英……竟是命不久矣!謝相心中掙扎許久,終于道:“當真,沒法子了?”張老太醫苦笑:“謝相,圣人是咱們的圣人,若是圣人能好,老夫是傻了,才會不治好圣人?!币娭x相看向寇大夫,張老太醫解釋道,“若是圣人能好生將養,老夫與寇大夫聯手的話,自是有七八分可能治好圣人。但是……”大慶朝戰事不斷,朝中諸事繁多,三王爭權,這種情形下,圣人如何有機會好生將養?怕是日日都不得安寢,何談好生將養?謝相也沉默下來。他這次沉默的比之前還要久,良久,才終于緩緩開口,一雙有些渾濁的眼睛,看向謝含英:“圣人,這件事,是真的?”謝含英輕輕頷首,認真答道:“曾叔祖,朕從不玩笑?!?/br>謝相又沉默下來,這一次,他卻沒有沉默太久,深吸了一口氣,便道:“既如此,圣人,便下圣旨,退位讓賢,請容王登基罷!”無論如何,即便知道,如果容王登基,天下將有很多事情將會變化,甚至,三王很有可能真的把謝含英和謝容英趕下去。可是,那又如何呢?謝相終究是看著謝含英出生、長大、做皇太孫、蛻變成為一個真正的君主的。這樣的人,今歲才區區二十二歲,這樣的年紀,謝相是謝含英的嫡親的長輩,如何能看著謝含英就這樣去死?他于心何忍?因此謝相三次沉默,終于還是說出了這句話,讓謝含英讓位,讓謝含英……活下去。張老太醫和寇大夫眼中都有些驚訝,顯見是沒有料到,謝相會說出這句話來。謝含英微微失神片刻,才苦笑一聲,擺手令張老太醫和寇大夫退下,才道:“曾叔祖疼我,可是,若我退位,這樣一個天下……容英他,擔不下來?!币娭x相還欲開口,謝含英輕輕一嘆,目光悠遠而堅定,“我九歲時便被立為皇太孫,此生所學,皆是為君之道。心中所愿,是此生不愧對天子之稱,不愧對天下百姓,不愧對對我期望頗深的阿翁和阿爹。若我退位,容易能代替我,讓天下人繼續相信阿爹和阿翁的眼光,那么,我甘愿退位,從此只做一田舍翁,亦是好的??墒恰遄?,容英他,做不到。這樣一個幾乎混亂的朝廷,以容英的本事,他無法接手?!?/br>謝相幾度欲要開口再勸,卻終究沒有再勸。是啊,若是謝含英當真退位,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