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2
,倒不如……將寧遠侯江白從昭地邊境調回,令其在南北方邊界守著,再令歐陽老將軍回來,若將來敬王再有了旁的心思……也好令歐陽老將軍鎮守長安?!?/br>至于守護著吐蕃邊境的幾位有本事的將軍,大多與殷王感情甚篤,而吐蕃人素來戰力強悍,殷王素來對圣人忠心,這殷地的幾位將軍,卻是該留到最后。而其他曾經立下諸多戰功的老將軍,早已死的死,老的老,現下卻沒有幾個能上戰場的。再論年輕一輩,雖有些有戰功的,但這其中,一些人戍守邊境,不能離開,一些人則是太過年輕,實戰經驗也不夠豐富,更是不曾做過主帥,如此情形下,能真正被安排去南方代替歐陽老將軍的,卻并沒有幾個合適的人。而這次前來的朝中眾臣,一部分人認為,顯王這次來勢洶洶,必須要有強勢之人,首戰便給其一個大教訓,如此,歐陽老將軍年邁,并不合適;另一部分人則以為,歐陽老將軍的確年邁,但歐陽老將軍有著許多的實戰經驗,本身也愿意教導后輩,如此,依照圣人的想法,先派幾個能干有潛力的年輕人去跟著歐陽老將軍打仗,既可多學些東西,也能趁著顯王手段還沒有徹底顯現的時候練練手,對朝廷長遠來看,顯見是有用的。畢竟,朝廷里年輕一輩的將才,的確太少了。只是四相這次的意見難得一見的一致,俱都認為顯王此次必定來意堅決,既堅決,那么,顯王這一次,必然自開頭開始,就會打朝廷一個措手不及,以此來令顯王的謀反原因更加理直氣壯——看,天子非天子,顯當替之,第一仗,顯王就漂漂亮亮的打贏了,到時候,他就更有理由向百姓宣告,看,天子果然并非天子。四相苦口婆心,又將他們的話潤色了一下,四人都開口勸了許久,才終于將謝含英勸得有些松動。謝含英頓了頓,只道:“那么,若請寧遠侯回來,昭地邊境當如何?援軍當從何處出?”諸臣均低下頭去。末了還是孟相心里一嘆,站了出來,道:“用兵自然當用訓練多年的兵。寧遠侯在邊境多年,自當從邊境帶兵回來。數量上……十萬足矣。令,朝廷亦可派出五萬兵支援,再有歐陽老將軍那里本就有的十五萬大軍,自當足矣?!?/br>謝含英忽而道:“昭地北鄰突厥,東面臨海,常有海盜、高麗與扶桑人侵襲,朕若將震懾突厥的寧遠侯召回,再從昭地帶走十萬大軍,那昭地又當如何?難道朕來日收拾了顯王等人,還要面臨昭地失守這等局面?”諸臣心中,顯然是明白這樣的做法,就是在挖昭王謝遠的墻角,令昭王此番必然自顧不暇,前后為難。可是,諸臣還是齊聲道:“請圣人以大局為重!”“昭地既是昭王藩地,昭王也并非荒唐之人,前番昭寧侯的爵位,更是昭王小小年紀,憑借自身打出來的。觀其能力,定然能夠抵御住突厥和扶桑等。就算不能完全將其擊退,定然也有法子頑強抵抗,待來日,圣人再出兵幫昭王,到時……昭地自身,卻也該……”說話的人沒有將剩下的話說完,其余人心中卻都明白這人的話中之意了。事實上,今日能被謝含英緊急召來的眾臣,皆是忠于謝含英之人,在他們心中,當然是一切以謝含英為要緊。至于昭王謝遠……呵呵,一個連自己的兒子都當不了藩王的人,又有甚好可惜?只是昭王的確是有本事的人,而這等有本事的人,若是能護衛昭地到圣人將一切都結束,自是最好,若是不能……將來昭王之位不能廢,朝廷卻可派人去昭地與昭王分權,架空昭王。謝含英面色又寒了幾分。諸臣心中以為,謝遠只是阿翁留給他的一顆棋子而已,待幾十年后,用過便可丟棄;可是謝含英心中清楚,阿翁會如此,其實是將謝遠當成了他最后的依靠,令將來無論他是否能贏,都能因謝遠而保住一絲血脈。且謝遠的確是有本事的人,而這樣有本事的人,也當得他的依靠,而非棋子。因此謝含英努力將胸口的怒火壓了又壓,才面無表情的開口:“既如此,朕既從昭王那里,帶走十萬人,便許昭王,再征兵十萬人?!?/br>諸臣一怔,俱都跪地道:“此事不可!昭王雖已過繼給文睿帝,但昭王卻的的確確是敬王親子。父子親情,血濃于水,更何況其母江氏,還在敬王藩地,昭王縱然對其生父感情不深,然而對其母之情,人人可見。圣人,切勿給昭王與您反目成仇的機會和能力!”謝含英依舊沉默,良久,才道:“五萬人?!?/br>其余人還在發愣,有些回不過神來謝含英這三個字的含義,孟相卻已經看向謝相。謝相咳嗽了一聲,嘆道:“圣人既如此堅持,那么,寧遠侯帶走的十萬人,必須要是實數?!倍皇呛霸捠f人,實則至多只有七八萬人,其中還包括各種伙夫等等。謝含英“嗯”了一聲,道:“可?!?/br>爾后便和諸臣商討其接下來的應對三王的事情,直到中午時候,后宮太后催了好幾次,謝含英才終于道:“諸位辛苦,今日便在宮中用膳?!鳖D了頓,又道,“只是太后有事相請,朕卻是不能陪著諸位了?!?/br>眾人自是道不敢。謝含英擰緊了眉頭,走路虛晃了一下。他身邊的宮人立刻將他扶住了,擔憂道:“圣人,可要宣太醫?”謝含英知曉自己是這段時間太過勞累,且因前些時候,又是干旱,有事蝗災,之后還有五次祈雨不成后的地動,以及現在的南方水患和瘟疫,才費了太多心神,加之近日胃口不好,常常到了飯時,想到這些日子以來發生的事情,便只能勉強自己吃上幾口,便會放下筷子,身子也漸漸瘦弱了起來。原本清婉知曉了他胃口不好,日日在后宮做了清淡的吃食令人送來,謝含英還能多吃上一些,至少,他能將清婉送來的那碗湯喝個干凈,再吃些菜,倒也能應付過去。可是近日不知太后又怎么了,竟是以防止后宮女子媚主為由,不許后宮女子往前面送膳食,謝含英原本也就只能吃下些清婉做的飯食,現下沒了清婉送來的東西,謝含英自然越發的沒了胃口,身子當然也就不太好。只是謝含英只當他還年輕,待過些日子胃口好了,便也就只擺手道:“無妨,上些清淡些的補湯也就是了?!?/br>宮人臉上立刻露出了愁悶之意——上補湯并不難,可是,圣人胃口不佳,看到那些補湯,也就是象征性的喝上一兩口,隨即就撂下不喝,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