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94
書迷正在閱讀:杜保鏢家的戰斗雞、白蓮花與小婊砸、拯救戀人計劃[快穿]、論NG小天王如何演好一個Omega(H)、薛子軒、重生之男配征程、我被金主的白月光撿走了(H)、森林養成記、重生之重云劍、最好的遇見
的丈夫不是丈夫,而是“兒子”。 這種痛苦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她不想閨女走她老路。 春暉抱著她胳膊,用手帕幫她擦淚,“奶奶放心,這次我一定能把握自己的命運?!?/br> 第221章 最終,在綠真和黃柔的勸說下,崔家人還是只能尊重春暉的選擇,這么多年的經驗證明,春暉的眼光不會錯,她的選擇沒問題。 罷了罷了,無論結果如何,總得讓她試試。 雖然過完了1989年的春節,可去年的“余威”仍然遍布大河口上下。自從去年全國實行價格雙軌制以后,物價飛漲,漲到飛起,漲幅普遍達到百分之二十以上。 當然,這只是平均值,對于電視機、收音機、自行車、電冰箱等緊俏商品,那都是至少百分之五十以上。據說那大街上,只要看見電視機,只要能放出圖像來,買! 那自行車,只要鏈條能轉,甭管啥牌子,買! 那電冰箱,只要有冷氣,買! 更別說油鹽醬醋茶等各類基本生活物資,那都是直接哄搶! 而這樣的見東西就哄搶的“繁榮”,對什么市場最有利? 當然是大河集團的批發市場,全國三十幾個大型批發市場,盈利是去年的五倍,實現可怕的質的飛躍! 崔綠真覺著,這真的是”可怕”,她無論怎么想也想不到的飛躍,一開始她也高興,可慢慢的發現,漲價并非長久之計,說不定還會給經濟社會帶來難以磨滅的陣痛。 但全國都是一樣的形式,她沒辦法,顧學章也沒辦法,只能眼巴巴看著。跟他們不一樣的是崔顧兩家的女人們,為了應對飛漲的物價,她們自發采取了兩個措施:一是大量購買生活必需品,譬如幾百斤的毛線棉花的確良,用大水缸裝的油鹽醬醋,但凡街坊鄰居們喊一聲“要漲價了”,所有女人傾巢而出! 第二種對抗漲價的方式是綠真教她們的——購買黃金制品。因為黃金是國際流行的硬通貨,保值。 老崔家的女人們,也不懂什么經濟規律,反正綠真說啥就是啥,她說保值那肯定保值,買!她們家最不缺的就是現金,大清早出門,到賣黃金飾品的柜臺,買!中途買太多帶不回去怎么辦?讓老二老三開車來拉! 現金買光了怎么辦?讓老二老三趕緊拿存折取錢,買! 買完了百貨商店怎么辦?換一家唄! 她們一連買了三天,大河口的人聽說□□家女眷買空了全市百貨商店的黃金制品,立馬再次傾巢而出,頓時帶起了一股黃金搶購潮。 于是,顧家現在倉庫里放著的都是一堆亂七八糟的黃金制品,什么金佛金蟬金項圈的,還有將來十年也不一定用得完的棉花毛線的確良……當然,更少不了男人們搶購的各式白酒啤酒,買的時候就跟不要錢似的。 幸好家家都有大房子,房子底下還有地窖倉庫,倒是不用擔心沒處放。那么多黃金制品也不怕賊惦記,因為顧家圍墻裝了一圈最先進的防盜電網,還有發電機,哪怕全市停電也沒小賊敢飛檐走壁。 四月份,因省城出了一樁要案,胡峻被省廳召回,綠真一個人也不回小麻雀去住了,留在娘家幫忙。 在她們的律所樓創造出僅次于“深圳速度”后,大河房地產公司在陽城市很受歡迎,陸續承包了好幾個項目,有給市交通局蓋宿舍樓的,有給市醫院蓋新住院樓的,也有給市政府蓋會堂的……反正都是通過統一招標競標的形式,全靠實力。 連續接了十幾個項目后,房地產公司也算有了經驗,開始在省內其他地州市輪轉,哪兒有項目就去哪兒,工地多,對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與日俱增。 人才啊人才,崔綠真再次發愁了。 春江水暖之際,不知道為什么,綠真挺想吃山里的野菜,尤其是那紫綠色的蕨菜苗,焯水后用點兒酸醋蒜泥涼拌,簡直不要太下飯。 雖然是成年地精了,可貪吃的毛病一直改不掉。 綠真咽了口口水,“奶,咱們回牛屎溝挖野菜叭?!?/br> 崔老太一愣,她確實想念老家了,當年地震后新蓋的房子還沒住過幾天呢,就這么放著長蜘蛛網怪可惜的。正好接下來就是周末,湯圓姐弟幾個也不用上學,她不用在家做飯。 “行,我待會兒收拾收拾,咱們下午就走?!?/br> “走去哪兒?”顧學章和黃柔剛好從外頭回來,沒聽全。 “綠真說她想吃野菜,我帶她回去挖點兒,你們想吃啥?春芽要嗎?只是這幾天春芽老了,不怎么香了,還澀嘴?!?/br> 顧學章他們還沒說啥,八斤不知道又從哪兒跳出來,大聲反駁:“我春芽jiejie可不老,她還沒結婚,還沒生孩子呢!” 眾人大笑,這叫啥?別人說啥都沒聽懂呢他就亂插嘴。 顧學章想了想,他也很久沒回過牛屎溝了,“媽,這樣吧,待會兒一起回去吧?!边@么多年,他也跟著黃柔稱呼崔老太“媽”了,平心而論,這世上再也找不出有她對他三個孩子這么用心的老人家了,真真是掏心掏肺的好,他叫一聲“媽”也不足以回報她十分之一的付出。 黃柔奇怪,“你不是單位還有事嗎?” 顧學章躍躍欲試,“工作哪有干得完的?!彼炅舜晔?,“我找幾根魚竿,綠真明天跟我釣魚去?!?/br> “好嘞!”崔綠真現在多了個中年男人的愛好,尤其野釣,那才叫個舒服,自在。 說動就動,大家隨便收拾兩件換洗衣服和鞋子,帶上幾樣吃的就準備動腳,就等湯圓橄欖,要是讓他們知道大家沒等他們先出去玩了,兩個小屁孩會生氣噠。 開了三輛車,十幾號人浩浩蕩蕩進牛屎溝。顧家老兩口經?;貋碜?,兩家人的房子都打掃得干干凈凈,倒是不用怎么打掃,只把鋪蓋拿出來通通風就行。 綠真回到以前自己住的房間,看著墻上糊的報紙,十分懷念。只見她四處轉了一圈,彎腰從炕尾洞里掏出一個瓦罐,罐口封著兩層油紙,揭開發現里頭是一堆零錢,全是一分二分的,這都是小時候mama為了哄她,每次回家給的零花錢。 在牛屎溝也沒地方花,一直攢到現在,二十多年了。 不過,現在的牛屎溝可今非昔比,村里開起一家小賣部,她抱著一罐零錢出去買了半斤水果糖回來,花花綠綠的糖紙,孩子們都喜歡。 小橄欖先挑了幾顆橘子味的遞給她,才自己隨便剝了一顆放嘴里,臉上的表情說明,并不好吃。 是啊,對吃慣了進口糖果和巧克力的孩子來說,這種劣質水果糖連甜味兒都帶著鄉土氣息。綠真嘆口氣,她當年要是能吃上一顆,睡覺都能笑醒呀! 以前的菜園還依稀有幾圃韭菜,老太太準備去割兩把回來,再打幾個雞蛋,做韭菜盒子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