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34
書迷正在閱讀:杜保鏢家的戰斗雞、白蓮花與小婊砸、拯救戀人計劃[快穿]、論NG小天王如何演好一個Omega(H)、薛子軒、重生之男配征程、我被金主的白月光撿走了(H)、森林養成記、重生之重云劍、最好的遇見
回來肯定一分不少給他?!?/br> 雖然他是這么說的,可高元珍還是擔心王滿銀哪天喝醉了放不該放的屁,紅腸事小,人參事大呀!還是祈禱這羅德勝趕緊回來拿他東西吧,她啊,可賠不起。 欠條上寫得明明白白,這些東西只是暫時抵押,如果超過約定時間沒付清貨款,他們才有權利處置。但如果他能按期給付,而抵押物有非正常折損的話,他們必須照價賠償。 這是一份讓雙方都放心的文書,唯獨讓高元珍不放心的就是丈夫。 好在,她的不放心并未持續太久,當第二車柿餅出爐,全國高考考完半個月左右,羅德勝終于風塵仆仆的回到大河口了,空著手。 沒把柿餅帶回來,那就是全賣出去了。高元珍懸在嗓子眼的心終于落回胸膛了。 幺妹就直接多了,興奮地問:“羅伯伯,柿餅全賣完了嗎?” “對?!?/br> “賣多少???” 羅德勝猶豫一下,他這趟可沒少掙。 高元珍趕忙岔開話題,“一路順利吧?” “順利?!闭f著從背包里掏出一堆衣服,里頭包裹著幾大罐黑芝麻糊,瓶罐上貼著“上海食品廠黑芝麻糊”的標簽。 高元珍剛想說這男人看不出來還挺細心,居然想到給孩子帶吃的。 幺妹卻發現,這“芝麻糊”不對勁的,搖晃罐子的時候,里頭的糊糊居然不會像散沙一樣動。 羅德勝“嘿嘿”笑著,把蓋子揭開,里頭居然還有一層“黑芝麻”蓋子,仔細一看,居然是假的! 罐子內里墊著一層黑芝麻紙,從外頭看就是普通芝麻糊,密不透光,可瓶子里裝的卻是一卷卷暫新的“大團結”!二百四十張足足有八兩多重,把瓶子塞得滿滿登登。 大家的瞠目結舌著實讓羅德勝得意了一下,“外頭亂得很,車站扒手多,專挑咱們這些倒爺外鄉人下手?!?/br> 是啊,自從安徽和四川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后,農民自己種自己的地,積極性一高,效率大大提高,時間就寬裕多了。這時候有頭腦的就會尋思著出門掙點零花錢,老實巴交的給人建筑工地干苦力打短工,本就是混子的,那就只能撈偏門了。 從土地上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開始從農村零星流向城市,世道,開始以人們不敢想的速度,慢慢變化著。 高氏老字號食品廠僅用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掙到了整整兩千四百塊,這要放幾年前,甚至半年前,誰敢信?大家連想都不敢想! 黃柔以為她閨女要當“推銷員”是鬧著玩兒的,過了新鮮勁就會喪失興趣,誰知道她等了幾天居然能來這個消息?二千四不算,羅德勝又把剛出爐的第二批柿餅帶上省城了。 這一次,在他的建議下,大家伙有意縮短柿子暴曬時間,避免陽光直曬,控制好箱子內溫度和濕度,再加秋后柿子更加成熟,糖分析出更多……做出來的柿餅,那叫一個金黃透明,豐厚肥美! 這一批六百五十斤,他給了四塊三的價,一口氣進賬小三千。雜七雜八的算上,再刨除成本,高氏食品廠以四千五百塊的凈利潤來了個開門紅,迎接1978年。 第143章 、143 幺妹家分到紅利一千五, 為了促進生意進一步擴大,早日買上市區的房子,黃柔一分沒拿,讓他們買進更多水果和冰糖, 春節將近, 罐頭可是熱銷品。 誰家走親串戚不買兩個? 尤其是既便宜量又足的橘子罐頭梨罐頭?李家溝的食品廠忙得不可開交, 王滿銀兩口子真是廢寢忘食腳不沾地, 把王老太太接來看著倆孫子, 他們一天只睡四五個小時。 可把市里的王滿金滿玉眼紅死了, 他們聽說這堂兄弟居然開廠子, 也想來摻一腳,尋思著怎么也是同宗同族肥水不流外人田不是?王滿銀直接一句“廠子的事兒元珍做主”就甩開了,他們能去高元珍跟前磨嘴皮子? 那可是整個大河口公社鼎鼎有名的母老虎嘞!聽說滿銀天天被她打得滿地找牙屁不敢放一個呢! 廠子不敢磨嘴皮子, 可堂嫂毛遂自薦幫他們帶孩子,說是玉強和明明兄弟倆淘氣, 沒人看著不放心。 高元珍也不廢話,前腳送走她們, 后腳就把老婆婆接來。 那可真是“老”婆婆啊, 年近六十眼睛又看不見, 走路都得扶著墻才行, 頂多能把學走路的明明拴在褲腰上, 玉強她是看不住的。 臭小子不怕奶奶, 根本拴不住他, 天一亮就往外頭跑, 估摸著飯點到了才回家,可他跟王滿銀一樣心疼奶奶,出門都會打招呼說一聲“奶我走了啊”, 回來也是第一時間報告,他知道奶奶眼睛不好,不能讓她出門找他。 可饒是有婆婆幫忙,王滿銀兩口子還是忙不過來。黃柔和幺妹放假后也去幫忙,在李家溝吃李家溝住,依然趕不出第三批柿餅。 因為這東西在晾曬的時候必須靠純手工捏制,不然會壞心,出不了圓餅形狀,八只手又要做罐頭又要捏柿餅,別提多忙了。 幺妹人兒小,兩只手都捏麻了。 與她們的熱火朝天相反的是,村里的罐頭廠,本該是業務最繁忙的時候,居然門可羅雀,承包的人這兒轉轉那兒看看無業游民似的。 為啥? 因為他們上次做的還沒賣出去呢! 有高氏這塊金資招牌在前,他們別說做不出一樣的,就是做出一模一樣的,人家也是優先考慮信用極好的高氏。 高家煮罐頭的大鍋轟隆隆一刻沒停過,他們在門外聽得眼睛都紅了,聽說高家忙不過來,一個個說愿意來幫忙。 當然,王滿銀和高元珍都是記仇的人,寧愿自個兒不吃不睡,也不愿找他們。還是黃柔心疼他們,干脆讓春苗幾個侄女過來幫忙,每人每天三塊的工錢,比供銷社工資還高嘞! 她們高考結束后繼續回家干農活,而牛屎溝的房子已經蓋好了,最近又是農閑季節,出來正好掙點外快。 春苗在供銷社賣副食品,對食品包裝頗有心得;春暉有兩輩子經驗,說出的想法總是能讓大人們眼前一亮;友娣對吃的那是很有一套……三個大姑娘,做事又麻利又干凈,可不比村里找的好? 一想到熱乎乎的干一天有一天的工資,所有人都是勤儉快手,盡量少喝水不上廁所不回家,可憐的顧學章一個人在家,想老婆想閨女,沒辦法只好每天下班后來高家蹭飯,順便再幫會兒忙。 這一天,臘月十五,天氣晴好,大家正在院里忙活著,王滿銀一面往煮罐頭的灶膛里加柴,一面給她們講笑話。的太陽高高掛在天上,年輕姑娘們一個個曬得小臉通紅,可卻誰也不愿停下手中的活。 “爸,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