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3
書迷正在閱讀:杜保鏢家的戰斗雞、白蓮花與小婊砸、拯救戀人計劃[快穿]、論NG小天王如何演好一個Omega(H)、薛子軒、重生之男配征程、我被金主的白月光撿走了(H)、森林養成記、重生之重云劍、最好的遇見
號。 崔建軍翻過來一看——一共是四位數,前三位已經斑駁得看不清了,只有最后一位是“1”。 “知道是誰不?” 崔建軍搖頭,后勤的物件大多都是從市里總廠、一分廠、二分廠運來的,那么多工人那么多桌子,編號帶“1”的也有幾百張,他還真不知道。 一千八百塊不是小數目,也不是屬于他們該得的錢,他們不能貪,兩個大人當機立斷,報領導吧。 第35章 領導來得很快。 崔建軍只報后勤老張, 畢竟這是人家管理的東西里掏出來的。 誰知老張不敢私下處理,只能報出納, 畢竟這可涉及到巨額現金了。 陳出納知道了劉會計那順風耳自然也知道了, 一千八百塊可不是小數目,要落出納頭上那得是多大的功勞?本著自個兒得不到功勞也不能讓他獨吞的原則,劉會計火速報蔡廠長……就這樣一個拖一個的, 廠里頭兩把交椅前后腳到了。 “怎么, 這么點事還把書記給驚動了?小陳可真不會做事?!辈虖S長先打一耙。 “老蔡你不也來了嗎,你這侄女婿消息倒是精通?!睍浺膊诲囟嘧?。 幺妹看看這個,看看那個,哦,原來兩個伯伯都不喜歡對方啊。 蔡廠長看著她眼熟,“小姑娘我是不是在哪兒見過你?” 幺妹老實說:“不記得了呀?!彼B心心念念了許久的“餃子書記”都說忘就忘了, 更何況是廠長伯伯, 半年時間對三四歲的人類幼崽來說可是非常非常久啦。 崔建軍忙說是見過的, 就上次在后山的竹林里。 蔡廠長這才想起來,“莫非這錢也是你發現的?” “是噠,在這兒呢!”她指著桌子腿兒讓大家看, 一點也不怯場。 廠長還沒說啥,書記看到那斑駁不清的數字, 忽然“哎呀”一聲, 把廠長叫出去說悄悄話了。 陳出納和劉會計本就互相看不順眼, 陰陽怪氣擠兌幾句, 一個說對方看管不力導致這么多的現金流落在外, 一個說讓他拿出賬本來對,看這筆錢他記錄在冊沒……于是,幺妹又發現,這兩個叔叔也不喜歡對方啊。 她圓溜溜的眼睛,圓溜溜的身子和腦袋,大家不注意她都不行。 “喲,小姑娘,你誰家的呀?” “小黃老師家噠!”她抱著mama胳膊,驕傲得不要不要的。 “你mama是老師,那你上學了沒呀?” “沒有,等我有我jiejie那么大的時候才能上哦?!?/br> 眾人大笑,又問她幾歲,叫啥名字,都是些大人愛逗小孩的問題,可耳朵全都豎著聽外面動靜呢。 好在沒多久,廠長和書記進來了,也不給大家揣測的時間,把除了會計和出納以外的所有人趕回辦公室,原來這是去年落馬的老廠長貪污的。公安和檢察院的把他家掘地三尺,最后找到的現金和別人交代的依然對不上。 贓款對不上,他老婆兒子就是重點審查對象,兒子好好的刑偵隊公安也被撤職了,三天兩頭被傳喚,就為了查這筆錢呢。他老婆想不開,天天來廠里鬧呢,說都是這狗日的廠子害的,公公貪錢關她老公屁事? 書記和廠長沒少被她堵,現在找到可不就能洗清他老公的冤屈了嘛?能不能復職不知道,只求別再來撒潑就成。 好家伙,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誰能想到老廠長貪的錢居然就藏在他曾經的辦公桌里?抽屜肯定早被人翻過幾十次了,可桌子腿兒就在“敵人”的眼皮下安然無恙了一年多! 這錢它壓根就是廠里的,按照廠里規定,幫找回巨額財產是大功,可獎勵找回財產的百分之十,另外還有不少的生活物資。 崔家人高興壞了,他們不關心這錢最后是進了廠里金庫還是上繳國家,因為對他們都沒損失。百分之十可就是一百八十塊啦,快抵得上爺爺上一年的班啦! 更何況還獎勵半扇豬rou,十斤清油呢! 蔡廠長摸著幺妹圓溜溜的腦袋感慨,“咱們全廠幾千號員工找了一年的東西,就連檢察院也找不到的東西,居然被你找到了……你說,你眼神再這么好下去,我們廠的獎勵是不是都得被你領光了呀?” 上次也是大半扇豬rou,這兩次加起來可就是一整頭豬啦,廚房大師傅都說他買豬就是為她們服務的。 幺妹眼里只有紅花花白油油的豬rou,其他都是過眼云煙,她只“嗯嗯嗯”的點頭。 大人敷衍人會讓人不舒服,小孩,尤其是三四歲的小孩敷衍人,大家都只會覺著好玩。 書記笑了笑,忽然問黃柔:“你是老師?在哪個學校?哪兒畢業的?” 黃柔見過的大場面多了去了,也不怵,一五一十把自己的情況說了。 “燕京大學中文系,在生產隊教書,老蔡你看這不埋沒人才嘛?” 蔡廠長也沒想到她居然是燕大的,還是最出名的中文系,那可是出了幾位大文豪的院系,就連中央領導人身邊的秘書都是這專業的,“在生產隊確實屈才了?!?/br> 要早幾年畢業,她又是地道北京人,家里有關系,說不定跟著領導人出訪和會談的就是她了。 造化弄人啊。 這是整個時代的悲哀,不獨降臨到她一個人身上。別人感慨可以,唯獨本人不能附和,不然就是違反“兩個凡是”。黃柔忙低著頭說:“沒有沒有,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br> 蔡廠長畢竟年紀大些,跟段書記交情深,所以對同為北京老鄉的黃柔也更親切些,“沒事,我們理解?!?/br> “對了老蔡,咱們廠不是要籌建家屬幼兒園和小學嘛?我看小黃老師是個人才,不如來小學上班吧,組織關系我幫她協調?!?/br> 黃柔一愣,來廠里上班?“這……這可以嗎?” “怎么不可以,去年已經做了就讀意向摸排,百分之九十五的職工都愿意把孩子轉過來呢?!比謴S的職工都是市里過來的,每天要騎一個多小時的自行車來回,尤其是雙職工家庭,夫妻倆在大河口,孩子卻在市區,誰來照管是個大問題。 現在廠里正在向市里申請,能不能建幾棟宿舍生活區,因為這耗資巨大,牽涉利益眾廣,上頭批復還沒下來,但籌建幼兒園和小學卻是早就定了的。 “這不,新校區選址就在那兒?!睍浿钢窳值?,那里果然有拖拉機在作業。 “春季學期開學后,先把孩子安排在食堂旁就讀,到秋季學期新的教學樓應該就能投入使用了。如果你愿意的話,年后差不多就來報道吧?!?/br> 崔建軍驚訝,要知道廠幼兒園那可是廠子弟們最喜歡去的地方,待遇比一線工人高不說,還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