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5
,下馬時就站在離他們最遠的地方,看不清面目,難不成……轉頭再看,那八匹馬速度極快,此時都已消失在了長街盡頭。 他暗暗地吸了口氣,若無其事地笑道:“這邊就辛苦裴大郎巡視了,我也過去瞧瞧?!?/br> 裴行儼自是點頭。斛律政從隨從手里接過韁繩,上馬揮鞭,疾馳著追向了李淵,只是到了長街盡處,他卻是一個拐彎,奔向了另一個方向。 另一邊,有這八匹駿馬的由頭,李淵也已一路暢通地趕到了楊廣所在的大帳之外,自有侍衛上前詢問來由。這一次,李淵卻沒有做聲,只往后看了一眼。 柴紹上前兩步,伸手扯下了臉上的假胡子,侍衛們自然都認得他,不由相顧失色: “柴統領?” “柴大哥?” 柴紹點頭致意,肅然抱手道:“煩勞各位兄弟幫忙稟報一聲,臣柴紹從長安日夜兼程而來,有要事稟告陛下?!?/br> 作者有話要說: 第二更。謝謝大家這兩天以來的鼓勵和安慰。 感謝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148、第十七章 算無遺策(下) 柴紹是來向陛下報信的? 侍衛們心頭一震, 轉念間便明白過來—— 難怪這半個多月里洛陽那邊會音信斷絕,原來并不是兵部那幫人所謂的“盜匪橫行, 阻斷驛路”之故,而是真的出了大事! 他們心里自是疑竇叢生,卻不敢多問。有人急忙進去通報, 不多時, 一名內侍快步走出, 領著柴紹一路往里去了。 此時的御帳里卻是靜悄悄的, 幾十支兒臂粗的蠟燭將四下照得通亮,案幾正中那盤仿造著遼東城內外地形做出的黍米模型更是被照得纖毫畢現。只是剛才還圍繞著米盤興奮討論的文武臣工都已不見蹤影,唯有宇文述依舊恭敬地等候在一旁,而案幾后的楊廣則是在奮筆疾書,一張軍令眼見已只剩最后兩字。 聽到外頭內侍的回報, 他不耐煩地喝了聲“進來”, 不等柴紹行禮完畢便頭也不抬地問道:“長安那邊到底出了什么事?莫不是又有什么田舍漢做了盜匪?”這種事,他聽都聽煩了!那些人能成什么氣候?偏偏這些廢物每次還要十萬火急地報將上來, 真真是該死! 柴紹自然聽出了這話語里的輕慢和煩躁,不由得深吸了一口氣, 這才沉聲道:“啟稟陛下,本月初三, 逆賊楊玄感在黎陽聚眾作亂,如今已兵臨洛陽?!?/br> 楊廣手里的白玉紫毫“啪”地一聲摔落在了案幾之上,那張筆走龍蛇的軍令上頓時留下了一團刺眼的墨污。他卻什么都沒察覺到,耳中仿佛只剩下了“楊玄感”三個字在嗡嗡作響。 抬頭看著柴紹, 楊廣的聲音已變得有些尖銳:“誰?誰舉兵作亂了?” 柴紹沒有抬頭也能想象得出陛下此時的臉色,心里不知為何竟是失望比畏懼更多些。他不敢深思,只是將剛才說過的話又復述了一遍,一字一句都說得清晰無比。 這渾厚的聲音仿佛讓楊廣耳里的嗡鳴聲也放大了幾倍,他不由伸手撐住了案幾:真的是楊玄感,居然真的是他!自己難道待他還不夠信重么?這次更是把在黎陽調糧的重任都交給了他,而他卻在這個節骨眼上反了,在這個節骨眼上給自己背后來了狠狠一刀! 宇文述自然也是大驚:楚國公楊玄感居然反了,楊家勢大根深,他又深得人望,他起兵造反可是個大禍患!不過更可怕的是,楊玄感初三便已舉兵造反,為何直到今日才有柴紹前來報信?這里頭…… 他越想越是心驚,見楊廣依然青著臉一言不發,斟酌片刻還是開了口:“陛下?” 楊廣驀然回過神來,咬牙道:“你即刻令人去將楊玄縱、楊萬碩給我拿下!” 宇文述心里微沉:這兩人都是楊玄感的弟弟,如今就在這大軍之中,按理是該先拿下他們再說,只是他心里不知為何竟有種極不好的感覺…… 不過他更知道,此時自己一個字都不能多說,忙躬身應諾,轉身便出了大帳。等他招來心腹將事情吩咐下去,轉身要回御帳時,有人卻突然叫了他一聲。 宇文述回頭瞧見是李淵,心頭一驚,忙上前抱手問道:“唐國公為何在此?可是糧草出了什么變故?”這時候要是糧草再有閃失,那就真要一敗涂地了! 李淵還禮嘆道:“糧草倒是無事,我這回過來,乃是專程護送柴大郎?!?/br> 專程護送柴紹?宇文述心里一動:“國公的意思是?” 李淵看著他的眼睛,輕輕點了點頭:“我得了幾匹好馬,正要獻給陛下,索性便讓柴大郎喬裝成了隨從的模樣,這才一路順利,抵達此處?!?/br> 宇文述暗暗點頭,李淵果然也意識到了不對,既然如此,這種事自然還是讓他來告訴陛下好了!他臉上便適當地露出了些許驚疑:“國公是疑心……快,快隨我去見駕!” 李淵看去也沒有多想,跟著宇文述來到御帳之前,一聲通報后,低頭走了進去。 御帳里,柴紹已將自己所知的情況悉數回報了一遍,楊廣聽得臉都青了:楊玄感不但已經兵臨洛陽,而且是勢如破竹,從者云集! 瞧見李淵,他自是半點好氣也沒有:“李卿又有什么要緊事情?” 李淵忙不迭地行了個大禮:“陛下,微臣的確有話回稟——兩日前,微臣從柴侍衛口中得知此事,當時便覺得不對,陛下英明果決,四海臣服,就算有亂臣賊子不自量力,也不過是以卵擊石,此次卻鬧出了這般勢頭?其中定有蹊蹺!” 楊廣原是心煩意亂,聽到這里卻不由自主地點了點頭,“那你覺得有何蹊蹺?” 李淵嘆息道:“陛下請想,從洛陽到遼東固然路途遙遠,盜匪橫行,但洛陽先后派出了百十名精銳北上報信,斷然不會全都斷送在盜匪手里,可為何直到今日,陛下竟沒收到過半點消息?” 楊廣眼前一亮,脫口道:“你是說,朕的身邊,有楊家的內賊阻斷消息?” 李淵毫不猶豫地叩下頭去:“陛下英明!” 宇文述在旁邊聽得只想搖頭:都說李淵是個老實人,他哪點老實了?陛下最不愛聽到壞消息,他卻能把一個糟糕之極的事情說得這般討喜,就是自己也沒法做得更好了! 眼見楊廣向他看了過來,宇文述這才一個激靈回過神來,忙惶然道:“陛下,唐國公此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