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48
感文章?!?/br> * 弘星挨個看一眼,抬抬小下巴,有模有樣地踱著八字步離開。 弘星深刻覺得,這些學院派,宮廷派,包括民間派……都不大靈。弘星空閑的時候找到蒲松齡,和他吐糟:“為什么他們都以為弘星喜歡那些官樣文章?弘星就喜歡?!?/br> 蒲松齡苦笑:“小殿下,書畫文人自小培養,基本都是家境優越,他們沒有經歷世事,沒有嘗遍人生五味,所以內容空洞。小殿下之前說他們的畫兒都是臨摹,真不是臨摹,這就是他們的水平?!?/br> 弘星迷瞪眼:“弘星文人要書畫,要寫文章,要有共情,或者有親身經歷。一個要求天賦,一個要求人生閱歷……” “那孔尚任,立志寫當時的家國天下,為何要寫?亂世中誰不遭難?那個時候的南京,誰不是被裹挾其中?為何就要寫文人青樓?農人、匠人、商人……不寫嗎?” 蒲松齡重重咳嗽一聲,坐下來。輪到孔尚任苦笑連連:“小殿下,因為那是臣了解、感同身受的故事。臣是士人出身,臣接觸到的女子,除了妻女,就是青樓女子……” “農人、匠人、商人……臣沒有接觸過……小殿下說得對,明明臣家里有佃戶,臣自認慈善,可一直是俯視的態度……” 弘星對他做一個小鬼臉。 康熙四十五年的一個初春,不光對大清文人要求甚高,他親自參加女子騎馬比賽算盤比賽等等……他還對江南各地方、其他地方悄悄抬頭的私刻出版嚴加打擊。 他瑪法和朝廷的態度——明面上禁止、私底下不管——弘星不樂意——弘星要收稅、要重罰。 “一本書要用多少紙?造一卷紙要花費多少工夫?就用來印制這些‘垃圾糟粕’?交稅了嗎?人家的書本上明明寫著禁止另印刷,你們還印刷?你們這是偷盜的行為知道嗎?” 華夏人的版權意識在唐宋時期就有了。誰誰寫了一本書,說明禁止另印刷,你就不能印刷。不發現即可,發現了那就打官司。弘星現在的意思是,你們要補交稅收,要接受罰款……嚴重的蹲大牢。 大清人意識到,他們的小殿下——特喜歡收稅。稅稅稅,誰敢不交稅,誰敢偷他的稅收,誰敢貪污他的稅收……哼哼! 當然,商人們發現這個商機了,豈能罷休?但是面臨小殿下的打壓,自然要規矩很多。 小弘星那句“出門看看”傳開,一個個地方官都開始吆喝“我們這好看,快來看……”商人們都聞風而動。 書本兒方面也是立竿見影的效果,很多人通過大戲小報,看到他們小殿下的意思,看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不再是傻乎乎地樂呵過就忘,而是念念不忘,飯前飯后都討論,很平靜斯文的模樣…… 這個訴說當年受到婆婆的欺壓哭得眼淚花花,生了女兒后被婆婆下眼子看,第二天背著孩子下床做活的屈辱……她的兒女們才了解,原來,他們的母親,曾經受過這么多的苦。 那個婆婆不滿地沖兒媳婦嚷嚷:“你們這是趕上好時候了,哼哼?!比缓笏膬合眿D之偷偷抿嘴笑,哄著婆婆:“娘我們都趕上好時候了?!?/br> 這個老漢眼睛紅紅的:“當年賣了你們二哥,爹也不舍得。你們爺爺病了實在沒有銀子……你奶奶說送進宮,你娘不舍得,說……進戲班子,至少還是一個全乎人兒,還能娶妻生子……” 那個年輕人眼淚汪汪:“我爹老說要我孝順,我的孩子哭我不疼他們,我怎么做都是錯,原來我是‘愚孝’,我的孩子都吃不飽,我……” 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是不夠“狗血”不夠光鮮,不夠刺激,可他們是那么的真實。 弘星也高興,高興地準備設計不同重力下、摩擦下的阻力實驗,還要每天進學,還要爭取時間陪伴家人……忙啊忙啊忙啊。 當然,小報上也見效了。 三月份的時候,弘星看到一個小報內容——一個縣里的縣丞,平時為人清廉沒有收外快,就是那些世人都覺得“理所當然”的外快也沒收,過得比較清貧??h丞退休回鄉,鄉里的人都罵他笨,罵他窮,罵他蠢…… 他的老婆子女也罵他! 弘星憤怒! 盡管陳廷敬親自出手引導輿論,在弘星還沒發火之前給予正面評價,弘星還是憤怒。 他瑪法擔心現在開始“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納糧……”,會影響老百姓開荒種田的積極性,在糧食產量沒有實打實地改變之前,暫且等一等。 弘星忍啊忍,一邊跟著四叔學習大清新一輪賬目清查,懲罰攤位,一面做計劃…… 糧食上來了,就不用和以前都種糧食,可以有土地小小地種蔬菜了,冬天的火洞子也多了,冬天的蔬菜多了……這都是大好事兒。 親親瑪法、叔伯阿瑪對小弘星的鬧騰都看得目瞪口呆,不慈,是什么?汗阿瑪你不能任由弘星這么鬧騰啊汗阿瑪! 皇上冷哼:“不慈是什么都不知道?父母教育孩子,要‘因材施教’要‘尊重’?!?/br> 一個個皇子們:“?。?!”一個個皇子想大吼“我們也是當人兒子的,我們怎么沒看到哪里有尊重?”不敢。 剛從意大利出來準備去非洲的大皇子樂哈哈地笑:“不光要言傳身教,現在還要‘尊重’?弟弟們,你們加油哦?!?/br> 太子冷哼:“我和十弟都出來三年了,尊重誰去?” 十阿哥氣呼呼的:“就是,就是。我還沒有嫡子那,我倒想尊重?!?/br> 其他弟弟們不吱聲。做兒子的時候被汗阿瑪管,做父親了,就要“尊重兒女”?委屈! 弘星當然不知道這些“上有老下有小”的父母們的心情,就是在她額涅問起來他阿瑪的歸期的時候,和他額涅提出來,有額涅和十嬸嬸去東北:“去見見啊,額涅?!?/br> 太子妃眼睛濕潤,卻是拒絕:“你十嬸嬸去看看,順便回一趟娘家。額涅就不去了?!?/br> 弘星定定地注視額涅的眼睛,發現額涅是真心的不想去,開心地笑。阿瑪對額涅……弘星從有記憶起就可以感受到,弘星不想額涅去東北。 太子妃摩挲兒子的胖臉蛋,所有的不甘憤怒、曾經的少女懷春,都釋然。 今生今世,她和太子,就這樣,相敬如賓,就夠了。太子妃想通了,就想著教導三格格,又瞧著兒子的小俊臉擔憂,不走他阿瑪的老路,和皇上一樣,真好嗎? 這頭,太子妃去了一樁心事,又有了新的心事。 那頭,弘星知道國家重要的匠藝人才都不能暴露,要好好保護起來,弘星就宣揚那些,普通實在的老百姓的不平凡事跡。 比如誰家夫人在慈幼院捐錢捐物,誰家老人阻止鄰居溺死女嬰,哪家農女收拾家里很會,很有設計師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