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9
動規范?,敺ㄕf,以前大草原上沒有邊境線的要求,牧民們四處游牧,四處是家?,F在情況不同,大清和沙俄的邊境需要劃定?!?/br> “待定區域的沙俄人,我會管理約束。劃定邊境線?小殿下,現在嗎?” “什么時候都可以。弘星知道,誰也不會放手待定區域。弘星也知道,很多沙俄人認為是他們的一個屈辱條約。既然如此,打架也可以?!?/br> 談不攏那就打一架。弘星的想法非常簡單。 彼得大帝瞳孔一縮。 他瞧著小殿下的眼睛,小殿下雖然只有五歲,但他明白戰爭意味著什么,但彼得大帝沒有想到,小殿下沒有一絲不忍,或者膽怯,或者每一個人做下重大決定之前的猶豫。 彼得大帝自打親政,就沒有這樣受困的時候了。 得知康熙皇帝要派人去圣彼得堡,彼得大帝本不敢相信是真的,還和他的大臣說驕傲自滿的大清人只是哄著他們的小殿下開心……事實“啪啪”打臉。 彼得大帝本不想接受大清派去的“留學生”,但是大清動真格的,六公主在邊境上列出來十萬兵馬,他能不答應嗎? 他不光要答應,還要好好招待,保證“留學生”的安全和日常生活。 兩個人四目相對,都對彼此國家的情況甚為了解。 三年前彼得大帝聯合周邊三國,一起對付瑞典,戰事不利。瑞典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迫使丹麥退出,接著又在納爾瓦打敗俄軍。 彼得大帝在進一步改革增強力量之后,重整旗鼓,利用瑞軍主力陷入波蘭之機,率兵向波羅的海沿岸進攻,先后攻占諾特堡、尼延尚茨堡、納爾瓦和伊萬哥羅德等地。 但是波羅的海還沒有完全屬于沙俄,瑞典的實力還在,瑞典的現任皇帝也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 現在這么一個天賜良機,沙俄朝歐洲擴張的良機,彼得大帝必然要先穩住亞洲這一方的大清,否則他怎么會在收到消息后,就迅速趕來和康熙皇帝見面? 而大清,已經不是當年,四處受敵迫不及待地在簽字的時候了。 康熙皇帝收服小琉球,平定江南,親征準格爾邊境安穩……牛痘出來,匠藝學院建設起來,不光內部民心穩定,還有了技藝研究。 一次游玩江南,不光肅清大清官場,收繳大量的銀子,還一舉收服南海海域,拉開架勢要擴大大清手工業,發展海外貿易。 關鍵,康熙皇帝有一個這么好的孫子做繼承人,還有很多聽話能力強的兒子做事兒,他自己領著孫子滿大清晃悠——比如親自指揮一場大清和沙俄的戰爭啥的。 彼得大帝真不敢幻想,將來他老了,也有康熙皇帝這個福氣。 他看一眼康熙皇帝,看一眼自己的兒子——有他那保守派母親養育大的兒子,看一眼懷里的小孩兒…… 他絲毫不懷疑,所有的陰謀詭計、談判計倆,對于小殿下來說,都不起作用。 這是一個內心清明,勇敢且堅定的孩子。 強硬一輩子的彼得大帝不得不“委婉”從事:“小殿下啊,我代表沙俄一方,答應小殿下所有的要求,我們是好朋友不是?” 弘星鄭重點頭:“弘星和彼得是好朋友?!?/br> 頓了頓,“好朋友打架也是好朋友。弘星要幫助蒙古牧民打架?!?/br> 彼得大帝一愣,明白小殿下口中的“蒙古牧民”事情,是真的苦笑。 “小殿下,那我們就打一架?!?/br> “好?!?/br> 兩個人就這樣說定。 彼得大帝不能就這么放蒙古牧民離開,大清不能就這么放任蒙古牧民加入沙俄國籍,這一仗是必然的。 當然,他們誰都知道,大清要占據伏爾加河是不可能的,畢竟那太遙遠。這一次不是正式開戰,但它不論勝敗,都是一個實力的較量,一場打給周邊蒙古部落,其他民族看的戰事。 * 彼得大帝放下心來,一切等打完一仗后憑實力說話。他對上康熙皇帝的視線,苦笑連連:“大清有句話叫‘風水輪流轉’,至理名言?!?/br> 皇上一愣,當年大清那迫不及待和沙俄和談的樣子,和現在的沙俄一樣嗎? 不一樣! 皇上輕輕搖頭:“沙皇陛下是一個很好的皇帝。大清當年,和現在的沙俄。不一樣?!?/br> 當年大清于戰場上輸了一場,是輸在內憂外患導致的底氣不足;而在談判中輸了一場,是輸在對整體世界局勢的認識不足,耳目閉塞,連翻譯人都是法蘭西人…… 還有內部黨爭沒有辦法顧及大局。 而沙俄現在,是在清楚所有情況的清醒選擇,是明智的。 彼得大帝看懂康熙皇帝的表情,心里頭因為老對頭的肯定,好受很多??梢惨驗槔蠈︻^的態度變化,更為警惕大清的成長。 * 弘星感到嘴干口渴,伸手要端他的奶杯,彼得大帝給他脫掉手套,伸胳膊端起來遞給他,心里頭卻是琢磨著兒子的親事…… 亞洲、歐洲,身在歐亞大陸中間的沙俄,從文化上、宗教上、飲食上……更偏向于歐洲??墒莾鹤硬缓寐撘龃笄?,侄子侄女可以? 彼得大帝的目光從小弘星的身上,落到康熙皇帝的其他幾個孫子身上。弘昱、弘晟、弘暉……一起后背汗毛直豎。 皇上樂呵呵地笑,和大王子通過翻譯說話,聽大王子要去歐洲留學,給予肯定的點頭。 “奧地利好?!?/br> 大王子鼓起勇氣:“……皇帝陛下,也說奧地利好?” 第69章 小肥么么噠 大清沒有匠藝文化基礎,大清也缺少一種生氣,一具古老神秘的腐朽身體里,急需要的,那種代表著勇敢和自由的,勃勃生機的生氣。 仿若春天一般的五彩斑斕、青春活潑的生機;仿若彼得大帝領著沙俄,以瑞典一個州的力量,一個亞歐夾縫中的小國崛起的力量;仿若暢游在大海、翱翔地天地的自由…… 仿若伸開翅膀飛翔藍天,和太陽一起溫暖…… 大清看似有了,但大清并沒有。 弘星站在外興安嶺的小山頭上,迎著初生的朝陽,閉上眼睛,細細地回憶彼得大帝的人生軌跡,一舉一動,腦袋里的復盤達到靈魂的深度,找到他要的答案。 “彼得大帝和瑪法不一樣,和瑪法的皇考也不一樣。沙俄那片土地和中原也不一樣,夾在中間的蒙古,是另外一個模樣,這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嗎?” 小系統吞吞吐吐:“小主人,世事輪轉,一個大國沉入歷史,一個大國變成小國,一個小國崛起……這是常態。 瑞典會從一個大帝國變成一個北歐小國,未來的沙俄會變成一個三分地球的大國,一切的開始,就是應在彼得大帝的身上,他只是一個開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