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9
不說話,貼在皇帝脖子上的冷刀絲毫不亂。 老皇帝哼笑,聲音里冷的,“敢只身入宮行刺,你也算有膽色。既然已經拿刀架在朕脖子上了為何還不動手?!?/br> 小太監纖弱的下巴微微上翹,昂起一張清麗稚嫩的小臉。 “因為我還還沒和陛下談條件呢?!?/br> 刀在脖子上老皇帝臉皮都沒說動一下,看到聞歌的臉,老皇帝的表情才真叫震驚。 他起初沒有認出來聞歌,只是被這個刺客超出意料的年輕驚住了,但轉而他發現這張面孔莫名眼熟,待認出是誰之后,才是真的吃驚。 “你是聞家的那個孩子?” “看來陛下還記得我?!?/br> 老皇帝的驚訝也只在一瞬間,同聞歌對視之后他就如同一只積年的老虎靜靜地看著聞歌,沉沉的目光里全是無形的壓力。 “趙瑾那個逆子派你來的?” 這一刻開始他不再把她當孩子看。 沒有哪個孩子敢拿刀威脅皇帝還這般鎮定自若的。 聞歌搖搖頭,“不是?!?/br> 不等老皇帝再問,聞歌直言道:“是我自己要來的,我說了,要和陛下談條件?!?/br> 聽她這般說,老皇帝面上出現一種奇異又復雜的表情,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面色比方才還要攝人。 “你有何資格跟朕談條件?!?/br> “我自然是有資格的?!?/br> “陛下忘了把什么東西放在我們聞家了嗎?” 第103章 “陛下忘了把什么東西放在我們聞家了嗎?” 皇帝瞳孔猛然收縮, 陰霾地盯著聞歌,極盡刻薄的嘴唇里吐出兩個字。 “賤婦!” 聞家那個賤婦! 聞歌眸光降至冰點,匕首向前,老皇帝脖頸上頓時壓出一道血痕。 “刀劍無眼, 陛下用詞還是謹慎些吧!” 老皇帝也不怕, 言辭厲色看向聞歌: “你便是拿了虎符給趙瑾那逆子就以為朕會怕了?自古皇位傳承,詔書為立, 拿不到朕的親筆傳位詔書, 那逆子就是謀權造反, 群臣百姓無不唾罵他逆臣賊子,史書上也會背負千古罵名!你盡管把虎符給他, 看他敢用不敢用!” 聞歌輕呵,“陛下果然是很了解自己的兒子呢?!?/br> “可我也說了, 我不是譽王的人?!?/br> 老皇帝以為這樣就能嚇唬住她了似的。還當她是個年紀小城府淺薄的孩子看不夠這些事兒。殊不知聞歌最清楚一個道理, 不管什么年頭, 權利永遠都掌握在拳頭最硬的人手上, 她真把虎符給了趙瑾老皇帝就哭去把, 你看趙瑾不樂得馬上逼宮造反, 她名字都倒過來寫。 “假太孫接連遇刺,江南被譽王抓在手心是鐵打的事實, 水路兩軍總督都已倒戈譽王,只待一個時機就逼宮城下?!?/br> “不出意外譽王應該也發現那個太孫是假的了,相信皇太孫遇刺身亡的消息不日就會傳回京城, 事已至此譽王絕對會把這場戲演下去?!?/br> “陛下算無遺策,但終究是還是錯了一步, 您不該弄一個假太孫。您不把太孫藏起來還好, 可您愛孫心切把他藏了起來, 就是給了譽王一個最好的滅口機會。 除了您及少數個別人外,全天下都知道皇太孫南下鋤jian,到時候譽王手里握著太孫的尸體,不管是真死還是假死,那就是真太孫! 而我相信譽王也不會著急去找真太孫藏在哪里,待他大局已定之日,這天下之大還有何處是他找不到的?” “陛下,您猜譽王還有多久反?” 老皇帝被聞歌懟的面色青一陣紅一陣,最后化作一片鐵青。 他被說中了。 他竟然被一個黃口小兒說中了要害! 老皇帝心中怒海滔天,陰寒的猶如寒冬冰窟: “好一個欺君犯上的亂臣賊子!聞將一家忠烈,竟出了你這么個不肖子孫,你就不怕天上的祖宗蒙羞!” 聞歌也冷笑:“我有什么好怕的,我聞家忠的是明主,護的是江山,愛的是天下百姓!” “我瞧那譽王有勇有謀,也不失為一位明主,識時務者為俊杰,到時候我便是拿著虎符去投奔譽王又如何!” “這天下誰當皇帝我都無所謂,但對你就不一樣了!是吧,陛下!” 老皇帝被她氣得七竅生煙,張口就要辱罵,聞歌眸色一厲懶得再與這老狗廢話,猛然壓上前脖頸上的匕首入rou三分! “別他媽拿你那一套君權神授來壓我,我若是吃你那一套也不會出現?!?/br> 聞歌眸色深沉,冷冰冰的宣判:“譽王敢不敢殺你我不知道,但我敢?!?/br> 老皇帝渾身一震,如墜冰窟。 窗外黎明漸漸升起,黑暗褪去,卻帶不走這一室寒冰。 老皇帝與聞歌對峙良久。最終還是敗下陣來。 他只有一條命,他賭不起! “你要朕如何?” “我要陛下寫一份圣旨?!?/br> ...... “什么?! 你竟然想要邊疆三十萬大軍的帥??!不可能!絕不可能!除非你殺了朕!” 老皇帝都叫聞歌給氣笑了,胸腔跟拉了風箱似的沒忍住一連串咳嗽。 他惡狠狠的看向這個大言不慚的小丫頭,開口竟然就敢跟他要幾十萬大軍的帥印,就是她的父兄當年還在的時候都不敢這般猖狂! “滾!你滾!今日朕就是被你割了喉嚨你也別想染指朕的大軍!” 聞歌也不逼他,還貼心的給老皇帝倒了杯參湯潤喉。 “陛下不必動氣,你不用現在馬上就答應我。但是我相信,你遲早會答應的?!?/br> *** 天將大亮,一匹三百里加急信馬風馳電掣向京城而來。 “開城門——三百里急報——!皇太孫遇刺身亡!開城門——!” 城門將領聽到信報臉色大變,城門大開,馬匹飛馳進城,一路奔馳進宮把皇太孫遇刺身亡的消息送到了皇帝面前。 而緊接著沒多久之后,傳出宮中皇帝聽聞皇太孫遇刺的噩耗當場不省人事,太醫失手無策,請后宮貴妃主持大局,皇后早些年就薨了,之后皇帝再也沒立新的皇后,如今后宮最大的就是貴妃。 貴妃進去皇帝的養心殿,良久后紅著眼睛出來,傳陛下旨意宣譽王進宮。 譽王應旨進宮面圣,一同的還有八千禁軍,把皇城里里外外團團圍住。 至于聞歌?她壓根兒就出宮,隨便找了個冷宮等著呢。 皇帝年老后宮基本擺設好多年了,宮里最不缺的就是冷宮。 她就等著譽王逼宮在即,老皇帝孤立無援,到時候老皇帝必定要求著她答應條件去宮外送虎符給太孫救命。 她之所以有這么大的把握是因為回京后發現譽王占上風,而且她進宮威脅皇帝發現養心殿周圍活動的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