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
本王,向本王證明你值得?!?/br>風吟不再說什么,大丈夫不該如此婆媽,只在心里默默下決心“會的,我會證明我值得,我會是你的臂膀?!?/br>而如今我做到了,我值得,只希望你幸福一點兒。18.朝堂三年后,天朔王朝景嘉十五年。金鑾殿上,群臣議論紛紛。天朔王朝地處中原,物產豐富,自太祖建國以來這么些年一直休養生息勸課農桑,百姓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好。在天朔王朝的西北邊有一個游牧民族漠寒,漠寒國境內橫亙者大片的草原、戈壁以及望不到邊際的沙漠,民風也和他們的天氣一樣惡劣和彪悍。這個世界從來就是這樣,爭奪地盤和食物不僅僅只是動物的本能,人類也一樣,西北少數民族在歷史上沒少侵擾過中原,中原在他們眼里就是一塊肥rou。中原人普遍認為漠寒人野蠻暴力生活落后原始而又羨慕他們馬上的戰斗力,漠寒人則認為中原人弱小狡詐喜歡背信棄義卻喜歡中原精美的器物和先進的技術,缺少交流溝通讓兩個民族經常武力相向。天朔王朝自太祖尹昭建國這些年來漠寒國國內各個王子之間征戰不休自顧不暇,自然沒有精力來挑釁中原。天朔王朝景嘉十五年,漠寒國的四王子在爭斗中逐漸占了上風,實力漸強,這次四王子帶人南下搶了不少糧食不說,還殺了天朔朝無辜的老百姓。對于這次侵襲事件的處理方法群臣意見不統一,各執一詞而爭論不休。有言之“漠寒乃是虎狼之軍,我朝不宜與之正面爭斗”的,有堅持“勢與漠寒決一高下”的,一時之間誰也說服不了誰,吵吵嚷嚷風度盡失。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一直站在皇上身邊和皇上同色系的太子尹承乾眼中不時冒出的期待、熱切以及憤怒,十三歲的孩子正是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時候。自從冊封太子之后皇上就開始讓太子跟隨著上朝,太子年紀尚幼,上朝的時候一般不發表意見除非皇上問道要不就安靜地站在皇上旁邊。太子承乾自是清楚父皇十分對自己的厚望,不敢絲毫怠慢每天早上天不亮就和眾大臣一起上朝,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看著父皇站在權力的最高峰和那群大臣左右周旋。最開始的時候他也沒有心情聽那群大臣上奏的很多在他看來毫無意義的事情,可是在父皇晚上考校的時候答不上來而被父皇教訓過幾次后他是怎么也不敢了。殿下面站著那個不經常出現即使出現也經常插科打諢的寧王,此時他沉默的站著,似是在思考什么,又似乎成竹在胸。受一直的以來“重農抑商”思想的影響朝中一些老人雖然嘴上不好說這個先皇找回來的幼子什么卻免不了對寧王從商這件事兒持不認同的態度。先皇當年的左膀右臂老丞相蕭承完全不受影響地瞇起眼睛思量,這仗要怎么打才能以最少的消耗給漠寒一個狠狠的教訓,家里的小子眼看著也長大了要不要趁著這次機會放出去歷練歷練。皇上簡單的一句“眾卿安靜”成功吸引了諸位大臣的注意力,視線齊刷刷的望向殿上他們的君王,等待他做出決定。尹修遠登基十五年,制法令修道路,開荒地編典籍,施行的措施以及取得的成效看看天朔王朝的現狀就一目了然。大殿之上坐著的是他們的王,是他們的主心骨?!胺肝覈?,雖遠必誅”,聲音低沉而堅定,重重敲擊在眾人心頭。19.點將確定了這仗要打,接下來就是具體怎么打和究竟由誰來打的問題。天朔王朝的兩位大將一個是衛將軍年老年邁在去年告老還鄉了,正是太子教習衛越的爺爺。另外一位樊大將軍于景嘉五年去往西南邊陲收復舊地的時候偶遇一苗家女子,自此一見傾心,為了那個女子自請留在西南邊陲守一方安寧。先皇在世時就對這位樊將軍寵愛有加,皇上自然也不忍對大將軍過多苛責,當年打天下的時候那些兵士那些普通百姓為天朔王朝做出的巨大犧牲皇上都一點一滴記得清清楚楚。于是,曾為天朔王朝的建立立下過汗馬功勞的樊大將軍被封靖南將軍鎮守西南,天朔王朝上上下下流傳著靖南將軍只愛紅顏的愛情佳話。兵部侍郎賀彪下拜道:“皇上,臣賀彪熟悉西北情形,請命遠征西北?!北可袝毫译S即下拜道:“吾皇萬歲,微臣梁烈愿替皇上效犬馬之勞?!被噬系溃骸皟晌粣矍渲揖龕蹏?,朕深感欣慰,只是這兵部物資人員調度還需梁愛卿cao心?!遍_玩笑,梁烈現任兵部尚書,相當于現代的國防部長,主管兵部物資人事,協調兵部與各部的關系當然不能隨隨便便跑到前線去玩兒,況且打仗也絕對不是他的專長。忽然閑閑跪著的寧王爺跪地道:“皇上,臣弟請命征戰漠寒?!比撼颊痼@,誰不知道天朔王朝的寧王爺乃天下首富,又貴為御弟,皇上對其很是寵愛,他想要什么沒有怎么會想著跑到那沒多少人愿意去的荒蠻之地去打仗。“寧王爺,打仗是軍人的事兒,不是生意場的事兒,會死人的”,說話的人是還跪在地上請命的賀彪,他自然不相信這個看起來白白凈凈的書生樣兒的寧王爺會打仗。“寧王爺一片忠心可鑒,打仗尚需要糧草錢財,王爺想要報國其實有很多方法”,這次說話的是戶部尚書劉大人,此人對財務管理方面很是在行,此刻盡情發揮他摳門的特質。一直養精蓄銳的丞相蕭承終于站出來說話,“皇上,老臣以為寧王爺足智多謀、英勇果敢,可擔大任?!?/br>有固執己見者道:“皇上,寧王沒有上過戰場,缺乏經驗,望皇上三思?!?/br>皇上極不情愿的從嘴中蹦出兩個字:“準了?!蹦切┐蟪歼€準備再諫,皇上煩躁的揮揮手道:“就這么決定了,寧王為兵馬大將軍,賀彪為兵馬副將軍,三日后遠征西北,兩位愛卿好好配合,不要辜負了朕的厚望?!?/br>皇上非常不情愿寧王出征,那是自己一直護著的弟弟,寧王的兵法謀略是他所授他自然不用擔心,只是缺乏經驗,派經驗豐富的賀彪跟著應該沒什么問題。賀彪不是靠家里蔭蔽或者靠混官場坐上的兵部侍郎,他是從西北邊疆一點一滴在軍隊中成長起來的經過血與淚洗禮過的漢子,并且他之前一直在西北帶兵對西北的情況極為了解,是一年前才調到朔都任兵部侍郎的。寧王去西北出征這事兒是昨天晚上皇上、寧王以及丞相合計過并最終敲定的,朝中確實沒有比寧王更合適的人選。賀彪經驗豐富力大無比卻遠遠沒有寧王的智謀,就當這次是對遠弟的鍛煉了吧。大戰在即,也由不得他猶豫,旨意已下,再沒有回緩余地,該準備的倒也都領命下去準備了。20.真是叔侄御花園內,寧王跟著皇上的步伐亦步亦趨地帶著點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