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2
平安…… 趙老捏捏鼻子,覺得一個頭兩個大…… 而朱永興是真的不想做皇帝,所以到這會兒都還在裝病,避免走到百官跟前來。 也因如此,眾人到這會兒都還一頭霧水,還不清楚太子怎么就被朱承熠救回來了。 朱承熠直言道來: 原來,在他從秦西請了救兵與郝巖會合,隨后進入慶南山區后,便經歷長時間的各種迷路,各種被偷襲,幾乎被困山區。 那遮天蔽日的老林里,方向不好辨,磁針不好用,毒蟲毒蛇瘴氣,讓他們苦不堪言。原計劃只需半個月就能完全翻越的山區,他們用了一個月,似乎還是在兜圈子。 似乎,總有那么一支敵軍就在他們前方,始終離他們不遠不近,就這么將他們始終溜在了那山區之中。 他們又用了十幾天才走出山區,終于與郝盛隊伍集合。那時才知,郝盛也面臨了類似狀況,這段時間來,他們也未與傳言里的蠻族聯軍正面較量,每回所接觸的都是小規模的敵軍。 他們整合隊伍,帶著幾萬人找到了朱永澤。 朱永澤也覺得奇怪。 他那個二弟,帶著那支聯軍,或明或暗間,就是一次次避免與他正面沖突。 又是一段時間過去,兩軍交鋒不少,卻始終沒有一次大規模作戰。 他們都覺,對方似乎就是在拖延,在逃避,將他們耗在了慶南。 一開春,朱承熠漸漸坐不住了。因為他聽聞,韃子開始進攻遼江。他不安,總覺得燕安要出事。很快,有消息說,遼江頂不住了。而到那時為止,慶南的蠻族聯軍依舊在與他們玩著捉迷藏的游戲。這樣的費時費力的折騰,太過古怪。 郝盛父子其實也不安,于是郝盛給朱承熠下了道手令,讓他輕騎帶兩百人北上去打探消息。此行秘密,所以榮安前陣收到的信,確實是他同一時間段寫出,分時所捎回。 然而朱承熠剛走到半路,就收到了燕安軍被派去遼江之事。而且是全軍前往。 他慌了。 皇帝一直不信任燕安,他只恐這是皇帝有心拿燕安開刀的手段。于是朱承熠直接繞行京城前往遼江去了。 他和燕安軍的路線不一樣,走的是京城直線往東去的官道。一入遼江,便發現有太多的難民正往西去。且這些人,個個健碩有力,哪里像是難民? 處處透露著詭異。 朱承熠和他的人進行了喬裝,打算先去找燕安軍。 收到燕安軍與遼江打算配合攻打奉城的消息后,朱承熠便往奉城趕去。 但他到底晚了一步。 當時燕安王已經帶了一半兵力趕去江城策應遼江軍,所以朱承熠跑了個空。他去追老爹,卻又得到留守奉城的燕安軍被圍困城中的消息,而圍了他們的,正是遼江人。 他終于知道遼江沒有韃子,遼江軍反。他這一路所見大部分難民亦是遼江人所扮。 當時,除了難民,還有不少遼江地方軍也已開始啟程西行去。 他們要做什么,朱承熠立馬有了猜想。 這是對京城有所圖??! 他派了手下分別回京和去慶南稟告,而他則去江城追老爹去了。 在江城外三十里地處,他發現尸橫遍野,死的大部分是他燕安壯士的尸體。且尸骨未寒。 當時的他,恨意滔天。 燕安軍世代以入侵的韃軍為敵,可傷他們最狠的,竟是來自同胞的反戈。而罪魁禍首便是皇帝,他們世代忠誠,到頭來還是躲不開一個猜忌,將他們置于了這樣腹背受敵的局面! 他如何能不恨! 當時的他,幾乎是含著淚循著燕安軍的蹤跡追去。 遼江軍以為,他們用三萬人圍殺這被分隔開的燕安兵兩萬人輕而易舉,卻忘了多年來一直處在戰斗第一線的燕安軍雖然不占天時地利,但人和是一,作戰經驗是二,并不是好啃的骨頭。偷襲能成,但想輕易圍殺,絕對不可能! 朱承熠沒多久便找到了地方。 而當時他暗盯一路的手下來報,說遼江王也西行往京城方向去了。 他看出了遼江人的急躁,摸清了遼江人的心理。他們殺燕安兵是次要,主要還是想要奪天下。所以他們對燕安人的圍殺并不上心。那群遼江兵還急著殺盡燕安人,趕時間快速入京去搶一份軍功將來走青云路…… 第648章 叫人寒了心 朱承熠帶去遼江的兩百人,全都是他帶在身邊多年的燕安兵。 這個時候,為了故土,親人和戰友,自是眾人同心,同仇敵愾。 他們組成了一支突擊隊,趁著遼江人與燕安兵酣戰之時,悄悄繞到了自以為盡在把控的這支遼江軍后方。 對方統領方同,確實對這場圍殺不上心。他把戰役的指揮權分派給了下屬,而他本人則還在想法子鋪墊和運作解決完燕安軍后避免留守任務,打算跟著前往京城升官發財的路子。 京城方面早已四面楚歌,他哪里想到還會有人從天而降! 朱承熠沒有什么別的目的,只一個:帶著部下不計代價將方同刺殺。 成了! 付出了三十多條性命的代價后,他們成功拿下了方同的人頭。 朱承熠后背的刀傷便是那時所留。 隨后,他親自將人頭丟去了交戰的兩軍之中。 殺敵先擒王! 沒了首領的遼江軍頓時陣腳大亂。 整個戰局逆轉。 遼江軍一時潰散,只得撤退。 燕安軍沒心思追擊,稍作整頓后,燕安王要做的,是去解救奉城被圍困的燕安軍。 朱承熠自然是要隨同前往,但被燕安王拒絕了。 “爹可以的。遼江軍心思都飛去京城了。他們拖住咱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不可能組織多少兵力再來追殺我軍了?!?/br> 而且遼江就這么點兵力,僅僅燕安便大概牽制了他們至少六到八萬人。雖不知他們在京城要怎么玩,但既然想要做大事,他們此刻投入到京城的兵力一定是不夠的。 所以,在燕安和京城兩方做選擇時,不論是遼江王本人還是地方上,都會讓兵力以京城為主。 因此燕安王脫困后,一點都不擔心對方會對燕安軍糾纏到底。所以他的營救任務肯定不會太難…… 朱承熠不放心,堅持與這支在圍殺中已犧牲了足足四千人的燕安軍一齊趕到了被圍的奉城附近。 事實證明,燕安王對人心的揣測還是很準確的。 奉城燕安軍雖說被圍,但確實對方將所有的心思都用在了“圍”字上。只圍,并未發動大的進攻,哪怕是對向四大城門的龍虎大炮也沒發一炮。說白了,他們還是為了最大程度降低死傷,保存實力。 “你可放心了?有爹在,怎么也會將咱們的同胞兄弟救出來。此刻你要做的,是最快速度趕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