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92
諒她。 榮華榮英姐弟一個德行,自私冷漠還小心眼,他們受的苦越多,他們從高處落到泥里越痛,對廖文慈的恨也將越多。 若是可以,榮安一點都不想殺了廖文慈,就想看她求而不得的痛下去。甚至想將他們一家三口都收容在一起,看他們怎么演繹出前世的“一家親”。 有人送來了消息,朱永寧指揮人費了好大的功夫,付出了巨大代價,終于拿下了王府,然而卻上足了當,一無所獲,壓根就沒抓到燕安世孫…… 廖文慈到這會兒才明白,為何剛剛的虞榮安那般事不關己,有恃無恐。原來王府之中,壓根就沒有她兒子! 虞榮安早就料到他們有這招,在涮他們玩呢! “孩子在哪兒?”常茹菲問。 其實連她都不知道。七七多日不見,連阿暮也沒消息了,她先前問過,榮安回答去“探親”了,常茹菲還以為孩子是送去葛家了……直到不久前葛家上下都到了,也在找七七,她才發現無人知曉七七去向…… 整個將軍府沒幾人知曉,七七在前幾日就被榮安送走了。 在皇帝對燕安起了歹心,執意要將燕安兵力全都調去遼江,卻還阻止虞爹前往燕安平定韃子時,榮安便覺得必須做點什么。 前世的大局為何會亂? 直接原因還不是因為朱永昊對朱承熠出手,導致燕安傳承血脈斷了,燕安王沖冠一怒?這樣的事,絕對得要避免了。 七七是燕安世孫,是眼下燕安唯一的三代血脈,必須確保不能有任何閃失。 所以在皇帝歹心起,燕安王和朱承熠皆出征時,榮安便打算保護起七七來。 這個任務被交給了阿暮。這也是阿暮消失了很久的緣故。 在虞爹出征前,阿暮便帶著七七住去了郊外別院,即虞爹給榮安的那處嫁妝。 那地方偏僻,一般人絕對找不到。榮安當時的意思,是讓阿暮帶著孩子在那里先住上個把月,至少等虞爹或是朱承熠回京…… 那別院后邊有水路一路往南。 榮安叮囑阿暮,若真有出事的一日,便帶著孩子一路往江南去,先住進早年榮安在老王指引下買下的那個山清水秀,世外桃源般的莊子里去…… 就阿暮的隱匿和喬裝本事,榮安三年前就見識過,所以只要將七七的事安排好,便等同于將她心頭最重的石給放下了,她是放心的。 所以此刻的阿暮,大概已經帶孩子在南下的路上了。 昨日內侍上門來遞帖子時,榮安不想叫人知曉七七不在京,所以只隨口一說,孩子染了風寒怕過人,所以送去了王府。 今早朱永寧問起孩子時,榮安不能叫昨日撒謊露餡,只能重新順著昨日所言,同樣告知他,七七在王府養病…… 朱永寧怎么也想不到榮安會信口胡言,便信以為真了。 其實榮安也沒想到,早先的未雨綢繆真的沒錯,她順口所言也歪打正著。 今日從宮中出來后,她便想到不管是朱永寧還是廖文慈,為了掌控住她,都一定會打王府七七的主意。 她篤定,她的王府是躲不開一劫了。 那一瞬的她,說是心如刀絞不為過。 她很喜歡這按著自己心意打造的新王府??! 可遭逢大難后,還不知能留下些什么。 好在,她和朱承熠往日都是以“寒酸”形象示人,所以王府不像別人家滿眼都是古董珍寶的。他們的財產大部分都是銀票,還都存在了錢莊。 大婚時候一些珍貴大禮,則都鎖在了庫房。 榮安只求朱永寧帶人闖進王府時,千萬要大氣些,緊迫些,千萬得要顧不上她的庫房,沒時間搜刮她的庫房才行。 當時還在馬車上,榮安便讓阿生調些人手到王府,做出守備森嚴的樣子來。 朱永寧的人到王府第一探后,果然沒敢第一時間動手,而是先跑去稟告朱永寧,給他們爭取下了布置的時間。 王府若沒有主子在,防務怎么可能這么嚴?朱永寧對于燕安世孫就在府中更是深信不疑,與廖文慈相商后,他立馬開始調人攻打。 而榮安給王府的人手只安排了一個任務:拖延。 她最需要的還是時間。 將軍府的準備時間越多,最后翻轉形勢的可能才越多。所以剛好,可以利用王府來拖住朱永寧和他的人手。 她篤定了朱永寧和廖文慈一樣,也會想著用兒子來換圣旨。 既然如此,她便決定好好配合對方。 她總共調了兩百人過去。拖延,拖不下去的話,便撤。不用拼命,關鍵時刻保命逃離為上。 當然,最好全程都配以暗殺…… 燕安王府雖一向榮耀加身,卻也一直過得提心吊膽。所以不管是老王府還是重裝后的新王府,防務方面的設計都是一等一的。想要破開大門,就足夠他們忙上一陣了。 那幫反賊如何不得付出巨大代價? 王府箭矢排弩一早架好,爬墻的是來一個射殺一個。 大門久攻不破,浪費了一刻鐘。 最后還是直接拿火藥爆破了大門。 然而王府之中,守衛早已做好準備。 來人剛一沖進大門,迎接他們的便是箭雨。 他們下意識左閃右躲,哪知左右不是深坑,就是陷阱,叫入侵者苦不堪言。 外加他們既不清楚燕安世孫藏身哪個院落,又對這過分大的宅子毫不熟悉,基本就如無頭蒼蠅差不多,撞到哪兒算哪兒。 于是,第一批進入王府就四散開的五百人,幾乎被王府中藏于各暗處的守衛打成了過街老鼠?;▍怖?,水缸里,房梁上,假山洞里,哪里都能冒出冷箭,哪里都有殺招突現。 足足找了一刻多鐘,還是沒找到人。那五百入侵者倒是損傷大半。 眼看著又有千人援兵到,那廂榮安安排的守衛才開始準備撤退。 所有守衛都往后院中的小花房撤。 小花房是唯一一處在兩年前大修時候完整保留下來之地。 原因便是這里地下有一處密道。這是早兩代的燕安王時期就留下的。就是防哪日皇帝會突然想要對燕安王血脈趕盡殺絕。 這密道并不長,但足夠安全。 出口是在后墻巷子另一邊的一戶人家。 榮安是嫁過來才知,那家的宅子也是燕安王的產業。而那家明面上的家主則是朱承熠祖父的管家。 所以榮安派去的守衛,直接從密道安全撤離,基本神不知鬼不覺。 而他們離開前,不但堵死了密道,還在后院放了一把火。 就這樣,小心翼翼沖進王府的第二撥人直接被一道火墻給攔住了。為了往里走,他們還不得不滅個火先…… 可折騰許久,終于來到后院,才發現人去樓空。 他們全面將王府搜了一遍后,也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