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670
。您接受我吧!” 正說著話,卻見殷家老爺,殷馨她爹,殷峰恭謹上殿。 他膝下一軟跪地而拜,他表示,殷家即日起所有事務都由他全權接手,而他,將會帶了殷家全力支持寧王殿下決策…… 沒有骨氣的話說了不少??偠灾?,就是殷家換主了,他要追隨朱永寧反了。 朱永寧則親自扶起了他,當眾將他一番夸,說了不少動聽的話,許下殷家錦繡前程,并大度賜了一間暖閣給殷家幾位先休息,表示待會兒就允許他們回家…… 朱永寧的態度表出來了。跪他,可以依舊富貴榮華。不跪,后果難料,他正缺一可以殺了儆猴的雞。 滿殿之人有暴怒,有哀嘆,有踟躕。 而有一就有二,有了第一個來跪的,后邊就容易了。 突然間就接二連三,好幾家以殷家馬首是瞻的富戶大族全都跪了。 朱永寧一概親手扶起他們,表示會涌泉相報,并允許他們離開了保和殿…… 滿殿氣氛下落且古怪。 幾乎所有人都保持沉默。 有人動心,有人猶豫。畢竟,這保和殿太危險,都想趕緊離開。 而其余反對朱永寧的賓客,也都選擇暫時緘默。 此刻沖撞沒有意義。與其送死,不如再看看或是耗一耗。 皇帝也是如此想法。 “孽障,你還做了多少壞事,索性一齊道來吧?!?/br> “還記得那幾樁懸案嗎?都是我做的?!?/br> 朱永寧湊近了皇帝,輕聲開始言道:“記得那回朱宏文中毒之事嗎?是我做的。不是為了誣陷趙王妃,而是為了引起興王妃和泰王府的矛盾。只可惜,都是慫貨。我沒能等來他們的殘殺。 但興王妃與趙王妃之間生了隔閡卻弄了個眾人皆知。這也為后來我挑起朱宏文恨意打了個基礎。 您記得有一回宴席,朱宏文聽到了閑人議論,對殷家和趙家氣恨,所以打了殷家小子,頂撞了殷家老太太嗎?那閑人,也是我安排的。 之后您不分青紅皂白,為保后繼有人,將錯反而推在殷家身上。殷家人委屈啊。之后,殷家接連出事,反復被打壓。其中也有我的手筆。您對他們夠狠,他們怎會不緊張? 他們知道,您是為了朱宏文而收拾他們。朱宏文料定他娘的死是殷家所為,若等他做了皇帝,就憑其對殷家的恨,殷家必定完蛋!所以,殷家早就慌了。這就是我的目的。就是要讓殷家人為保全家族,不得不做點什么?!?/br> 而那時候乖順的朱永寧,就這么進入了殷家眼中。 “所以,事實殷家的老太太和大老爺,從那時開始就慫恿我站起來了。為了讓我有信心,殷家人一直都在拿實際行動幫我。而老太爺是頑石,一直被蒙在鼓中?!?/br> 所以,殷家的銀子,產業和人手早就為他所用。殷家的幾個產業里,他早就秘密招兵買馬養了不少人,有殷家幫著,他輕松了許多。 “而剛剛,正好將殷家拿出來做了個榜樣。而已。事實證明,效果不錯!” “還有什么?” “皇祖母的風寒,也是出自我的手筆。只有這樣,后宮大權才能重回貴妃娘娘手中,才能為我所用?!?/br> “朕確實是小看你了!你究竟打算如何,你直說吧!” “父皇,我的能力您已經看見。我希望您可以直接下詔書,傳位于我!如此可以避免一場……” “朕不答應!”皇帝干脆拒絕?!疤舆€在,沒道理傳位于你。也輪不到你……” “父皇,您不會還在肖想讓朱宏文上位吧?太子?呵,呵呵!” 朱永寧一陣獰笑。 “我既然在燕安時候就把大哥做餌,我哪能真控不住他?他不是在回京了嗎?正好,我守株待兔等著他!父皇,別僥幸了!宮里這邊收拾完,我便上門抓了朱宏文。如此,您的希望都在我手里,您也不用糾結了!” “殘害手足,殘殺忠良,分裂國土,勾結外族,引狼入室,你用這樣的手段,朕怕被祖宗清算,朕不能將大周交給你!” 這一次,朱永寧到皇帝身邊蹲下了。 “父皇,兒臣答應您,只要大周交到兒臣手中,兒臣一定好好管治。兒臣有雄圖大志,兒臣有大計。您看來的危機又何嘗不是機遇? 只要您將詔書頒下,那么兒子會立馬將第二第三批糧草發往燕安。虞將軍能力卓著,一定能蕩平韃寇。 同時,兒臣會派人馬對遼江出擊,至少會確保燕安軍與遼江軍勢均力敵,讓他們兩敗俱傷。到時候,兩大塞地都將元氣大傷,就是大周將塞地收復之時。 如此這般,一切便都逆轉了。國土不但不會分裂,還將前所未有的統一。韃子之患得解,塞地之憂也無。父皇,您安心做太上皇,咱們父子倆一道成為千古一帝!如何?” …… 第623章 又多了一個 朱永寧的話說得很漂亮,皇帝很愿意相信。 可皇帝并不是真的老糊涂了。 他知道,朱永寧在騙他,在哄他。這逆子之所以在這兒威逼利誘,無非就是為了讓他自覺走投無路,傻乎乎用最蠢的方式立下詔書。 皇帝當然相信這逆子有大志有能力,可眼下形勢四面楚歌,逆子想要蕩平那些勢力談何容易。剛剛他口中的計劃里,漏洞太多。他在利用遼江,皇后,廖文慈,甚至韃子,可那些人又有哪部分是傻子會不防范他? 所以,皇帝清楚,只要自己將詔書頒下,那大周便真就四分五裂了。 因為他確定,朱永寧能與遼江他們做的交易,也就只有國土! 想明白這一點,皇帝自然不會相信他! 而且,他也算是看出來了,朱永寧還是不希望背負反名,所以才一邊顯露著他的獠牙,一邊擺著他的態度。 他希望用最正當的途徑,最正統的方式上位。 既然如此,皇帝心下微定。 拖延——是自己最好的選擇。 因為宮宴持續的時間不可能超過兩個時辰,若三個時辰還不散,勢必引人注意。朱永寧即便對外宣布宮中還有晚宴,也最多撐到今晚。到那時,他便沒辦法控住眼下局面了。 宮外禁軍會察覺,眾賓客家中也會生疑,他其余未得換班的暗衛也會發現不對,屆時說不準就會有轉機…… 所以皇帝一直在壓著火氣,耐著性子與他周旋,聽他廢話連篇。 “朕,還是不能給你下詔書?!?/br> “父皇,我再說一遍,我與您說了那么多,就是希望您能看清現實,冥頑不靈不利于大周,也不利于您!” 朱永寧已站起了身逼近皇帝。 順公公不曾中毒,立馬來攔,卻被朱永寧一腳踹著滾下了御座臺階。 他撐身皇帝跟前,居高臨下。 “兒知道您在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