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21
眼里流光,舉手投足都帶痞相,一看就是驕奢yin逸慣了的。相比他爹,這顯然就是個紈绔敗家貨色。想那燕安王,一聲馳騁疆場,汗馬功勞,偏就生了這么個細皮嫩rou的二流子,也是可惜了…… 探子曾報,這位爺在北地也是胡鬧慣了的作風,既有過為了個唱曲的與人打架,結果戰力不濟,被人打暈抬回家,昏迷了三天三夜的經歷。也有與一幫貴公子一道與自家庶兄弟打擂臺,結果將庶弟打成重傷,氣得他爹小妾一命嗚呼的過往。 還有荒謬的,是他為了驗證巴豆的功效,將豆粉下在了自家馬廄,結果延誤了燕安王的公務,被燕安王吊起來痛打了一頓…… 種種荒謬,幾乎可以寫個話本。燕安之地,幾乎無人不知他的荒唐事。 而他的優點,除了那張俊到姑娘一瞧便面紅發燙的臉,也無其他了。 至于他的軍功,幾乎沒有。因為他從不肯跟著燕安王抗敵。每回都找各種借口逃避。 不過若細細數之,他也不算是毫無建樹。比如有一回,他在酒樓喝酒,出去解手時剛好瞧見小二牽了兩匹油光水滑,健碩雄壯的好馬去馬廄。使了幾個銅板找到了馬主人,強行要買馬。馬主人不肯,他苦苦糾纏,結果被對方一把抽翻了。 懷恨在心的他竟然溜進酒樓馬廄,又拿剛買來的巴豆下到了那兩匹好馬的精飼料里。之后他帶著一幫紈绔子跟著那兩人想看好戲,可漸漸卻發現了不對。那兩人的去處是一黑漆漆的破舊民居。兩人三長兩短的敲門聲后,門打開了,里邊卻無燈火。 紈绔幾人翻墻而入,發現民居院中空空如也,離近了則只隱隱聽到了兩句胡語。幾人大驚,道難怪對方會有那么好的馬,原來是胡人喬裝。 為何要喬裝?為何要如此鬼祟?為何不見燈火?他們尾隨的很可能是胡人jian細。于是乎,他們中離開兩人去報信,剩下人等則繼續盯住。 院中人發現了紈绔動靜,本欲出擊。哪知幾個紈绔帶著手下一道起哄,鬧出了極大動靜,并反復在墻根拔刀抽劍和叫囂。院中摸不清狀況,不知院外人數,只能倉皇而逃。 巴豆立了大功,那馬早就跑不了倒在了一邊。紈绔又給放了一把火。 甕中捉鱉,官兵到達時,活捉了兩胡人,并將民居里潛伏北地多年的一幫jian細給一網打盡。 一群紈绔因為機敏行事又拖下了寶貴時間,倒是歪打正著立了一功。 然,朱承熠生平的功勞也就僅限與此。 燕安王打也打了,罵也罵了,可偏就什么都阻擋不了這位爺吃喝玩樂的勁頭。好在燕安王身強體壯,燕安地局勢平穩皆在掌控,所以世子的胡鬧也就不那么顯眼。 虞博鴻知道,前幾日燕安王的來信里,便提到了讓皇帝好好幫著教導朱承熠一番。其中謙卑態度,還是讓皇帝滿意的。 虞博鴻觀察著朱承熠,正看他其人表現與其過往可有出入,看其眼神心性可有作假。 眼下看來,這貨倒確實風流荒唐的紈绔子無疑。 …… 第124章 真不成體統 榮安也懂了。 朱承熠是下一任燕安王,可皇帝卻不夠了解他。 召他入京,還故意xiele要給他與樂平郡主指婚之事,就是要看他的反應。 聯姻,自然要挑強硬的對象才能互利互惠。對于燕安王來說,最好便是挑個分量重的兒媳婦。 而樂平郡主,分量雖重,卻只重在了名頭。 長公主駙馬已逝,再尊貴,也只空有個名頭。對燕安王世子來說,莫名其妙得了這么個妻子不但沒有任何好處,還直接被皇帝再次綁定。 如此一來,燕安王世子再不是與皇帝和長公主平輩,而是小了一輩。推之,那么燕安王也不僅僅是皇帝的長輩,反而多了一重親家平輩關系。從宗親關系看,對燕安王一脈是絕對削弱。 權力上也一樣,燕安王世子因著地位和妻族關系更得被皇室牽制?;槭轮?,郡主更成了明面上的一枚棋子,礙眼卻除不掉,還多得是理由和辦法讓燕安王一脈扯不清皇室關系。 而皇帝如此大度,將最疼愛的表妹嫁給世子,但凡燕安王再有異心,也會被人叫罵。若如此聯姻,于情于理于利益,沾光的都是皇帝。 所以,皇帝在試探。但凡燕安王想法多一點,或對皇帝沒那么恭敬,都一定會以各種名目推掉這出婚事或者阻止世子入京。那么屆時,皇帝一定會有所行動。 想來燕安王他們是一早已經覺察到了皇帝的起疑,所以朱承熠早先便已悄悄入京。 如此,都能說通了。 由于相貌過于出眾,是絕對的一見難忘,所以先前的他始終在易容。他入京期間四處打探,就連京中各條街巷都摸得熟記于心,還暗插了茶葉鋪子這般的點,應該是在收集和整合各種消息。 他大概是打聽到了賜婚意向,所以急忙返回了北地。 而他之所以會出現在自己那個農莊,并不是因為榮華,而是因為太子,因為爹……他發現自己,應該只是個意外。 榮安頓時想到了一大串前世種種,瞬間讓她如芒在背,冷汗涔涔而下。不行,她得捋捋,回去好好捋捋…… 先看眼前…… 若自己和周遭其他人一樣,第一次與之相見,或許真會被他騙了??伤纹渚骱图氈轮?,怎會魯莽到擅闖長公主府?榮安稍一細想便明了。 好辦法,好主意! 第一,他在表態,他對皇帝的賜婚沒意見。非但沒意見,還很熱心,很好奇,很迫切,所以想見傳言中的未婚妻。 第二,他在暗暗表露莽撞性子,粗糙性子,直爽性子,而這樣的人,這樣的性子,都不足以成為威脅。即便他承了燕安王之銜,也不足為懼!他在努力打消皇帝的疑慮。 第三,他害怕自己這一入京會被皇帝偷摸處理掉,他怕他會真的變成一個質子,他怕他的形象不夠“高大”,所以在努力自保。 在城門鬧了這么一出,如此笑話,如此眾目睽睽,如此帶了畫本色彩的男女故事,都剛剛好可以讓之變成整個京城茶余飯后的談資。如此一來,他莽撞形象不但深入人心,整個京城都會無人不知他這位世子爺的駕到。那么之后,皇帝再想簡單粗暴處理他,便再無可能。即便皇帝真要動手,也要掂量著…… 第四,輿論若是鬧得厲害,最不滿的應該便是長公主了。還沒賜婚,八字沒一撇便貿然闖門,那將來呢?郡主是長公主和駙馬唯一的明珠,長公主心疼,怎會舍得女兒遠嫁,怎會舍得女兒嫁這么個憨貨?長公主一定不希望賜婚發生,一定會有所行為…… 第五,今日事明日定會被御史拿來彈劾說事,胡鬧世子荒唐行事,朝中上下對他的第一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