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7
書迷正在閱讀:迢迢、錯位、頭條戀情、當草裙舞成為潮流[系統]、長公主饒命、負罪ABO、太子爺的鬼迷心竅、金風遇露、重生后,我被學霸大佬纏上了、懟妮日常
今天的事情辦得還算漂亮,但如何讓異族歸順依舊是持久戰。經過這么一番折騰,他們應該也有些教訓,知道以平城現在的管理水平,想要搞事情有點困難。不過近期的好處還是來得很快,春耕結束,宋昱已經派人統計了今年耕種的田地面積,相比舒瑾原來的預期要多上不少。因為農具的推廣,全國的耕地面積也有了顯著的提高,因為效率變高,所以百姓有余力去開荒土地。播種的多了,將來的收成當然就會變多,而朝廷能夠收到的賦稅也會相應增加。因此雖然皇帝還是對于那些船的事耿耿于懷,還是下了一道旨意,賞賜給舒瑾一些布匹珍寶,并且加封他兩千戶,當然,這兩千戶暫時還沒有什么用。“我覺得這不像賞賜啊?!绷奈蹩粗实鄣闹家?,本來一萬戶就很困難了,現在竟然到了一萬兩千戶,這是看出來遼東還有潛力所以繼續加碼?“畢竟出海的事情他已經心心念念好多年,被我們破壞了。如果是他年輕時,事情就沒有如今這樣簡單了?!?/br>“理解不了你們這種父子關系?!绷奈醣緛硐胍虏蹆删?,但想到自己好像也沒有過什么父子關系……姥爺雖然相當于他的父親,但是因為年紀隔得太大,對他還是像隔代的孫子,加上柳文熙自小就乖,也不闖禍,讓人省心,幾乎沒有嚴厲過。“你不需要理解?!笔骅秩嗔巳嗔奈醯念^,柳文熙好久沒有被這樣摸過,可能是因為舒瑾的動作過于明顯,突然福至心靈。“舒瑾你是不是喜歡我?”柳文熙睜大眼睛看著舒瑾。“就是隨手摸一摸,你頭發軟?!笔骅ⅠR否認,耳根已經紅透,他別過頭去,強自鎮定。柳文熙聽他這樣說,也就信了,但是這事在他心里沒有像往常一樣過去。男人和男人之間親密舉動的界限柳文熙也知道,可是他和舒瑾的關系十分微妙,舒瑾平時過于體貼,讓他不知道他到底是習慣了如此細心,還是只針對于自己。第二天,當柳文熙裝作閑聊向宋昱打聽關于舒瑾對別人的態度時,得到了宋昱這樣的回復。“王爺并不是個溫柔體貼的人?!彼侮庞X得說到這個程度已經夠了,要是柳文熙體會不到,那這兩個人……這樣也挺好。作者有話要說: 宋昱:我老婆孩子不在,不介意看到你們兩個晚一點生命大和諧。舒瑾的身份決定了他除了父母之外只會對自己王妃這么體貼嘛,但是身為現代人的柳文熙很難get到就是了。第23章開設學堂“看起來不像啊?!绷奈踝焐线@么說,但是想到舒瑾是只對他自己一個人這么溫柔體貼,就覺得心里有一種難以言說的滋味蔓延開來。宋昱看到柳文熙的表情,未免自己再酸,立馬轉移了話題。“我這些日子看了那些課本,這樣的教育體系應該可以運用到遼東?!?/br>古代受教育者的范圍是很窄的,即使有科舉,窮人也很難有讀書的機會,高層幾乎都被上層把持。而現代人的教育是更加普世化的,門檻低,九年義務教育出來的的學生定然沒有科舉考出來的舉子精于寫文章,但其知識具有廣度,可以做很多事。“但是很多內容不適合現在的人吧?!绷奈醣凰侮虐阉季w帶到了正事上,現代教育其實更加注重理科,但如今大齊的科學理論還不成體系,這些要怎么教授?“現在還很難建成這么完善的體系,我打算在經學外加上算數和科學基礎兩門課程,讓他們學習兩到三年,之后根據每個人的特長決定之后是要考科舉做官,還是深入研究科學知識,留在王府安排職務?!?/br>宋昱設想的教育改革暫時只會在遼東實行。遼東建設剛剛起步,先發展農業,有了糧食就等于有了錢,其他行業自然應運而生,產生巨大的人才缺口,現在培養的都是將來的中流砥柱。“可以再加上一門醫學,講解基礎的生理和藥理知識?!比缃竦尼t學水平比柳文熙所在時代的古代要強上很多,理論也更成體系,但醫學人才明顯匱乏,人們生病了主要看天意。“那這樣就把數學單獨分科,物理單獨一科,把生物化學合并成一科,歷史政治的知識原本就有,那地理知識是不是也應該單獨分開一科?”宋昱本想要將理化生和地理都包含在科學基礎里,但既然柳文熙提出來醫學單獨分,那么地理單獨分應當也是可以的,而且地理相比其他科學知識來說理論要更完善一些,實用性也強。“嗯?!绷奈觞c點頭,沒想到宋昱一個古人竟然對現代事物的接受度這么強,這樣分科放在現在用應該已經足夠了,其他的就在實施過程中慢慢完善好了。分完了五個學科,宋昱就分下去讓手下的人編寫課本,他們采取邊寫邊教的形式,反正也不用別人去審核。春耕過后大家的事情就沒這么多了,學堂開設起來,讓十五歲以下的孩子都來上學,費用暫時由王府承擔。他們晚上也開設掃盲班,不限年齡,教他們學習認字,至少要認識自己的名字。“舒瑾,我覺得科學課你也可以去聽聽?!绷奈趸氐酵醺髮κ骅f道,今日下雨,舒瑾在屋子里打譜,聽到柳文熙這樣說抬起頭。“不如你給我講?!笔骅室舛核?,他對這些一點興趣都無,之前聽聽門客們講他們的想法還能勉強理解,對于柳文熙帶來的現代知識,他一竅不通。“好呀,那我們從小學課本開始講?!绷奈踝哉J為幽默,然而實際上一節課也沒來得及講,他就積極投身于新城的建設中去了。夏天的活計少,新城那邊需要大量人力,宋昱便提出可以讓城中百姓自愿參加建設,每日提供飯食和一定工錢,每天白天去干活,晚上可以回來上夜校學寫字。而孩子們則在學堂學習,放假的時候也可以去幫忙。城中百姓大多都是背井離鄉的流民,聽說自家孩子竟然可以上學堂,大多數人自然愿意將孩子送去上學。但也有一些人覺得上學不如去新城干活,還能拿到錢。對于這樣的人,宋昱讓人記錄下來,但并未阻止。而異族人幾乎都未將孩子送到學堂。齊人知道讀書是好事,士農工商,出仕是一個人最好的出路。異族人卻從來沒有這樣的想法,族中就算是族長也認識不了幾個字,最有學問的就是祭祀,但那女祭祀和宋昱想要講些什么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