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7
能會晚回來?!?/br> 徐莎點頭,表示自己懂的。 “爺爺再見?!?/br> 乖巧的小孩兒從不缺席。 這兩個小娃娃嘴甜的緊咧。 徐莎把兩個小家伙兒交給小趙,自己則是回了辦公樓,恰好與正要出門的林州碰上,從林州過來到現在也不過就是一個多月不到兩個月,她竟然隱約覺得林州又漲高了一點,不過,也更黑了一點。 “徐總?!?/br> 徐莎:“你這干什么?” 林州:“我去一趟批發城盤貨,然后安排一下下一批訂單?!?/br> 徐莎:“行。你去吧?!?/br> 林州走的很快,去院子里蹬上自行車就騎了出去。 徐莎看著林州的背影,回辦公室之后問李瀾:“林州兄妹干的怎么樣?” “挺好的,林州腦子快,人勤快又肯拼。他meimei現在在一車間,雖然是新人,不過因為手不生,所以也挺好的?!?/br> 這么一說,徐莎就放心了。 林州兄妹不是他們的責任,不過照看著過問一下總歸是可以的。 徐莎又交代了一些公司的情況,這才靠在椅子上琢磨起來,她看得出來,今天那位袁老對他們家這個山頭很動心。同樣的,鄭老和嚴老師表情也挺明顯的。 雖然,他們都沒提什么。 但是徐莎也不是個傻子。 大家似乎對著郁郁蔥蔥環境格外的喜歡。 徐莎最早辦手續就考慮了這一點,如果建房自然是可以的??墒沁@樣做,也有利有弊。好處是就如同江楓擔心的那樣,只有他們一家,不安全。另外人多了也有人氣兒。 而壞處就是,人多總會亂一點。 她沉吟半響,覺得其實前者還是更可行的。 她如果怕混亂,完全可以控制一下數量,如果建設的稍微大一點,按照現有的位置,差不多六個別墅也差不多了。徐莎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也就規劃了起來。 其實想想,如果現在蓋了,就算暫時不賣,也是蓋了更好。如果再等過些年,政策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不同,九十年代和千禧年之后也不同。 至于她穿越之前,更是日新月異的日子了。 她打定主意,看著記事本上密密麻麻的記錄,忍不住自己都笑了起來。雖然他們水木服裝是一個高速運轉的賺錢機器,但是她自己也真是一個高速運轉的花錢機器了。 得虧,我們現在還不是什么股份制,他們夫妻自己說了算,不然這可真是難搞。 向晴就跟她感慨好幾次了,她就是見不得錢放在賬上,但凡有錢,就一定要搞點什么。搞得她這財務的整天跟著憂心忡忡。她低頭點了點本子,她能現在的兩個大事兒就是,一則是建設食品廠。二則是別墅。 食品廠江楓已經去談了機器,其實徐莎和江楓是有方便面的配方的,他們在國外大張旗鼓,無非是做給別人看。徐莎看著現有的事情,又加了一句“廣告”。 如果方便面廠運營起來,對于這種新興產品,那么肯定不會立刻被人接受。 這個時候,廣告和銷售部就是很重要的存在了。 徐莎現在還記得火車上那熟悉的叫賣,她的第一波商品,也是準備只走方便面和火腿腸這兩種大眾必備。如果想要打廣告,不用說了,這一定是很貴的。 徐莎深深的吸了一口氣,自言自語:“我親愛的水木啊,一定要多給我賺錢哦?!?/br> 她也想過了,如果那個時候實在錢不夠,她還可以把她跟江楓的小金庫倒騰一些出來。當然,現在距離開工肯定還早,不過計劃是要定下來的。 她寫了好一會兒,放下筆,看向窗外,就見此時正是下班時間,難得的,今天似乎沒有加班,大家興沖沖的都準備出門,熱鬧不像樣。 她站在窗口,覺得人的快樂好簡單啊。 果然是要求的多,就會比較忙一點。 她以前也是一樣的咸魚,就活的比較簡單。 可是,如果現在讓她再過咸魚生活她愿意嗎?也是不愿意的,雖然現在很累,但是總是覺得,還蠻充實的。 畢竟她以前咸魚是真咸魚。 下班有人騎著自行車,有人則是步行,這條路步行大概五六分鐘,就是他們村的公交車站點。有人是做公交車走的。所以說發展總歸是日新月異。 三年前這邊還是城中村,現在就已經順利的通上了公交車,而且上下班時間那可是爆滿。 按理說,徐莎他們這邊已經都發展起來了,他們旁邊的土地不至于空著,零星一些人家,也不過十幾戶,其實可以動遷的。但是人都有這個感覺,在哪兒蓋廠房不是蓋呢。而且廠子大了能盤活當地的經濟。所以靠近城市的一些村子,條件就放的很寬很好。相比于這邊要價高,自然是來一波走一波。一直沒有人談攏了。 不過你要說是獅子大開口嗎? 那也不是,這事情要分怎么看的。 他們這邊因為水木服裝的人流量。整體的經濟都偏高一點,也活躍一點,人家在家門口就能擺個小攤子。這是能賺錢的事兒,你既然想讓人走,肯定就要給出合理的價格了。 可以說,大家都有各自的立場,誰也沒錯的。 不過因為這個動遷的事兒,所以水木周遭的地方一直都是空著,這一次是江楓去談的,他們賠償給的滿意,人家自然也就搬了。 所以說就是這么回事兒,只要人家沒有獅子大開口,你也覺得確實需要,那么就可以談得攏。 不過該說不說,這邊確實發達了很多。 特別是一下班,徐莎遠遠的都看到外面的小吃攤子了。 周圍的人都曉得服裝廠工資不低,上下班特別愿意過來擺攤?,F在有工作的人都看不起小商販,卻不知道包子有rou都在褶里。他們是很賺的。 說不好,都是工人的好幾倍呢。 很快的,徐莎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詫異的挑眉:“咦,那是……?” 她想了一下,那不是小荷花嗎? 最早給她挖蘑菇,后來又給她干活兒,還會縫小抹布貼補家用的李荷花。 此時荷花都是十九歲的大姑娘了,她和林嬋手挽手一起出去,看起來關系挺好。不過,也不意外就是了,他們村里的這些孩子,都時常在一起玩耍的。 不過小荷花來他們這邊上班,倒是沒找她。 荷花和林嬋兩個人一起來門口買燒麥,林嬋跟荷花說:“荷花姐,我剛來的時候,一頓能吃十個都不飽……” 荷花使勁兒點頭:“我也是!” 她家里困難,家里孩子能都養活都很不容易,所以她也沒有念過什么書。原以為自己可能就跟村里的女人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倒是因為徐大娘回鄉,引發了她想出來看一看的沖動。 她鼓起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