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8
,有太后護著教導著,二皇子應該不至于行差踏錯,給他的弟弟們機會;要是太后不在了,在皇宮這樣的地方,以二皇子的性格,想要什么都不做錯,安安穩穩地熬到皇帝滿意,實在是太難的一件事。謝萌同樣不看好二皇子景琪,但是太后硬把他家寶貝兒子,扔上了二皇子這條船,他除了在家唉聲嘆氣,祈禱太后能夠長命百歲外,能做的事實在不多。在謝萌頭痛該如何把兒子撈出那條不被看好的船時,深宮之中,未來的宣帝,沒有母妃護持,也不被皇帝放在心上的年幼的六皇子景珂,正迎來他生命中最寒冷的那個冬天。關于宣帝的母妃為何人,在景史上始終語焉不詳,這是一件頗為奇怪的事情。諸如景宣帝這般的勤勉有為之君,就算其母身份低微,烈帝在世時,或許因種種原因不便提起,日后宣帝登基以后,也該為其正名,追封加謚才對。奇怪就奇怪在,無論是景烈一朝,還是景宣一朝,關于宣帝的生母薛美人都含糊不清,草草帶過。而在野史上,關于宣帝的生母薛美人的身份,則有著各種各樣的猜測。有一種說法稱她是烈帝后宮的一名宮女,某日被醉后的烈帝臨幸有孕,在分娩后亡故。還有一種說法稱她是烈帝后宮的某位妃子,在生下宣帝不久之后,就因牽扯進“逆王案”,被烈帝賜死,知情人全部被封口,此后便不準任何人提起。鑒于景烈一朝有一段歷史特別黑暗嚴苛,以上兩種說法都有成立的事實依據,后世的史學家通常會擇其一而考據之。當然還有些猜測,則非常匪夷所思,荒誕無稽,與常人的認知相背,所持者若生在景朝,定會被治個抄家滅族之罪,實在是當不得真。其實,若拿這個問題去問宣帝,他也不知道。他從記事起,就只知道自己是皇六子景珂,身邊有乳母一人,教習嬤嬤兩名,內侍宮女五六人,居住在深宮之中的某個小小院落中。母妃他從來沒見過,幼年時候他也接觸不到什么人,身邊伺候的人從不會提起這個話題,所以他也想不到要問他的母妃去了哪里。至于父皇,每年他只有節慶日的時候,由乳母或者內侍牽著手,跟在長長的隊伍后面跪拜行禮的時候,才能遠遠見到一面。宮廷之中總是有著各種各樣的陰晦事,他經常會被乳母提醒凡事要小心謹慎,不要惹來禍事。那時候他想不明白,為什么父皇早就把他的后宮當作了擺設,根本就不再進來,后宮中的那些女人,還要整日斗來斗去斗個不停。這里面的道理,直到很久以后他才想明白。母親的地位越高,參拜父皇的時候,位置就越靠前,也就意味著她手里牽著的那個孩子,離父皇坐著的那把椅子越近。否則的話,就只能像他這樣,每次都只能跪在隊伍的末端,連父皇的樣子都看不清。皇家子弟正式的啟蒙教育一般是在六歲。六歲那年,他開始每日由內侍背著,送到咸陽宮去念書。六歲那年,他認識了他的伴讀,年僅十二歲的蕭振庭,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謀士,他未來的心腹之臣。六歲那年,他第一次發現,他的二皇兄非常討厭他,討厭到了憎恨的地步。那時候他只是深宮之中一名不得寵的小皇子,從一出生就被打上了不得父皇歡心的烙印,最有力的證據就是他的父皇在他的皇兄皇姐出生后,都曾大赦過天下,唯有在他出生后卻沒有,嬤嬤們曾經私下偷偷議論過不止一次,他聽在耳里,記在了心里,從此行事間更加謹小慎微,不敢行差踏錯半步。而他的二皇兄,母妃是早已仙逝的先后,據說父皇非常敬愛先后,曾經為了先后在天地祖宗前起誓,自此后永不納妃,更是在先后病逝后,遣散后宮專心政事,而且二皇兄還頗得皇祖母的喜愛,從小就被養在了皇祖母的膝下承歡,也常常會被父皇叫到昭仁殿考校功課。他和二皇兄之間的地位天壤之別,在咸陽宮里受到的對待也是天差地別,他實在想不通二皇兄為什么會這么討厭他。二皇兄當著太傅們的面,不會把他怎么樣,只要太傅們一離開,就可著勁地欺負他,嘲笑捉弄是家常便飯,撕掉他的書,讓他被太傅們罵,搶了他的作業,害得蕭振庭經常被打手心,還有種種惡劣事跡,數不勝數。太傅們大多知道,卻當作不知道,不敢為了他去得罪二皇兄,至于伺候他的內侍,根本就不是二皇兄帶的那些人的對手,而他其他的兄長們,每每在這種時候,都會煽風點火加油添醋火上澆油,然后再負手看熱鬧。蕭振庭因為護著他,每天身上都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有一天,二皇兄找到了一個新花樣來欺負他。他還記得那日的池水真的好冷,他每次掙扎著想要爬上來,就會被踢下去,很快他就沒有了力氣,漸漸沉下去,恍然間,他聽到蕭振庭沙啞的叫喚聲越來越模糊。在他以為自己就會這么沉入黑暗的時候,有嘯聲分開水面,剎那間他就被拖著衣領拉起來,然后被人擁在了懷里。“二殿下,他是你的弟弟?!?/br>他聽到來人壓抑著怒火,開口說道。如果是很久很久以后,他肯定會說:“大統領,皇家是沒有親情的,父子也罷,兄弟也罷,都是你死我活的對手?!?/br>不過,那時候的他,還太小,所以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伸出稚嫩的雙手,抱住來人的脖子,將自己的腦袋貼過去,一邊發抖,一邊汲取那點小小的溫暖。第二十七章兄友弟恭衛衍曾經對皇帝說過,他要對諸皇子一碗水端平,其實他說這話的時候,對于該如何去表現一視同仁,心里并沒有譜,最后他無法可想之下,想出了一個笨辦法,那就是和諸皇子都沒有接觸,與所有的皇子外家都保持距離,無所謂對誰好,也就無所謂對誰壞,這樣,自然也算是一視同仁。因為這個原因,雖然他每天巡查皇宮防務的時候,都會經過皇子宗室們學習功課所在的咸陽宮,卻從來沒有進去過。如果不是那一日里面傳出來的哭聲、叫聲響成一片,幾里路之外都能聽得見,他恐怕還是不會進去的。結果一進去,就看到了讓他氣得發抖的場面。衛家的家訓中,有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兄弟同心、其利斷金,衛老侯爺更是從小就教育兒子們兄友弟恭互相扶持,再加上衛衍年幼體弱,實際上他是被父兄們驕縱寵溺著長大的。在衛衍的印象中,兄長就是那種有好吃的會讓給他吃,有好玩的會背著他一起玩,闖了禍做了錯事,會替他挨罵替他挨訓的存在,自家的兄長是這樣,他便以為天下的兄長都差不多,最多有些兄長會像他父親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