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61
搖了搖頭,對著幾人贊嘆道:“這個是真的不容易,而且對我們身高較高的人來說,保持軸心穩定直立就更難了一點?!?/br>陳恩在邊上很認真地點了點頭——這還是在陸地練習,如果是在冰面上的話,踩著冰刀,就又要再難上許多。在鄧銘澤的跳躍練習結束后,最后進行練習嘗試的是蘇哲。對于蘇哲來說,陸地跳躍的練習他也已經做過不少,哪怕是在系統的訓練空間內,他的跳躍練習也是陸地練習和冰上練習交錯進行的。經過這段時間的練習與嘗試后,僅僅是陸地跳躍轉體,對他來說已經極為熟悉的一個練習動作了,在對陳恩和崔毅點了點頭后,蘇哲來到相對空曠的位置,輕松地躍起,接連完成了半周跳、一周跳、一周半的跳躍以及二周跳。???鄧銘澤看著蘇哲連著跳了四次,然后重新回到了自己身邊站定,他愣了片刻才看著蘇哲:“???你這就跳完了?”不止是鄧銘澤,楊靖和陳恩也在用有些呆愣的目光看向他。看著鄧銘澤幾人的神情,蘇哲只好尷尬地笑道:“剛好以前有學過?!?/br>邊上的崔毅這會兒瞇了下眼:“學過什么?你的冰上步伐不是都沒學過嗎?”“……”崔毅的問題真是直指重點,但是跳躍這個技能真要到冰上,不太藏得住,蘇哲只好閉著眼睛瞎扯:“咳,以前年紀小,不懂事,覺得冰上跳躍比較帥,就專門學了跳躍?!?/br>而事實是,與跳躍無關的步法,他確實沒有學習過,但是與跳躍有關的步法、內外用刃等基礎,在系統內他也已經經過了系統的灌輸和一定的練習。這個回答雖然還是很扯淡,但’覺得跳躍很帥’這個理由倒也不是不可能。雖然對于這種只學跳躍的做法并不太贊同,但蘇哲畢竟不是專業的花滑運動員,崔毅只是搖搖頭,提出了這種學習方式的錯誤性。末了,崔毅看著蘇哲道:“我看你陸上兩周也挺輕松的樣子,你在陸地轉體可以做到幾周?”頓了頓,崔毅補充道:“你直接跳來看看?!?/br>不止是崔毅,剛剛看著蘇哲姿態輕松寫意的樣子,鄧銘澤、楊靖包括陳恩也對蘇哲的陸上轉體周數感到好奇。蘇哲于是再一次走到空曠的位置,舒展身體,在利用胯部力量起跳并用右臂力量帶動轉體,在空中滯空時,他已經快速收緊了自己的身體,雙腿較差并攏,讓自身的轉速利用到最大,直至他的落地,左腿作為浮腿利落地打開,單足穩穩地落到了地面。這是一個非常干脆利落的跳躍,從起跳到落地軸心穩定、轉速優秀、騰空驚人、乃至于落地也十分輕松穩定。這一回,崔毅和陳恩都露出了驚詫的神情,而鄧銘澤則有些迷糊。“等等,蘇哲他這是跳了幾周來著?”空中轉體的速度過快,許多對花滑項目并不了解的人,很難準確地辨認出運動員的跳躍究竟是跳了幾周,鄧銘澤這會兒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只覺得蘇哲轉得厲害,但是并不清楚蘇哲究竟轉了幾周。“是四周?!标惗骰卮鹆肃囥憹傻膯栴},他那張原本有些顯得冷冰冰的小臉,這會兒帶著一絲疑惑的神情,看著站定的蘇哲。蘇哲的這個跳躍起落太穩了,穩到讓他懷疑就算是將蘇哲放到冰面上,他也能完成一個真實的冰面四周跳。楊靖這會兒也有些懵逼,他猶豫了一下看向蘇哲:“蘇哲,我記得你的專項是短跑和110米欄?”這可真是個尷尬的問題,蘇哲咳了下,朝楊靖笑了笑,然后閉嘴不打算再解釋什么。崔毅這回是真的感到意外了,他看了蘇哲一眼,干脆地問了另外一個問題:“冰上能跳嗎?”“……”蘇哲猶豫了下,還是干脆地答道:“可以?!?/br>嚯!一直蹲在邊上不敢吭聲的楊文也這回眼睛真是亮了起來,蘇哲居然真的可以進行冰上跳躍?!楊文也覺得自己今天被丟到花滑組來跟組,簡直是撿了個大便宜。他當即發了消息到節目組的微信群里,呼喚器材組的人快些把軌道和搖臂弄到花滑館來,這要是錯過了蘇哲的冰上跳躍拍攝,他能被老周給噴上個十天十夜。節目組另外一頭的冰壺館錄制也正在熱火朝天中,但在有人注意到微信群里的消息后,還是當即喊上了周允之。“老周,這軌道和搖臂咱們上還是不上?”“這tm還想什么?肯定上??!”周允之瞪了瞪眼,立即打電話讓臺里支援了軌道和搖臂過來,務求要在后續的花滑館拍攝中,拍到蘇哲的冰上跳躍。花滑館這里,崔毅臉上還是帶著一絲不可置信,他想了想,當即打電話給隊里,把正在別的場地陪同隊員進行練習的釣竿教練喊了一個過來。他打算讓蘇哲真正上冰試試,但是安全措施必須得要有。打完了電話約好了釣竿教練,崔毅扭頭問蘇哲:“你學的什么跳躍?冰上能跳幾周?”陸地跳躍與冰上跳躍的感覺并不相同,有不少人陸地上可以跳3周、4周,但是在冰上能夠穩定完成的只有一周半到兩周半。即便是系統內的教學,也是循序漸進的,學習推進的難度由易到難。在這段時間內,即便是有系統的灌輸和深化學習模式的高感知學習模式輔助,他也才剛剛將4t(后外點冰跳)練習到系統教練不給他白眼的程度。聽到蘇哲的回答是后外點冰跳,崔毅和陳恩并不意外,這是花滑6種基礎跳躍中最為簡單的一種,但凡學習跳躍,通常都會由它入手。但蘇哲報出的4周的數字,他們都還存有一定的懷疑,實在是蘇哲的身高和他業余的身份,讓他們很難相信,他真的能夠在冰上跳出4t。“其它的跳躍呢?能跳幾周?”崔毅接著問到。系統中的教學安排與進度,跟顯示中的教學模式并不相同,現實中往往會讓花滑學員將6種基礎跳躍的一周跳都逐個學會,再進行跳躍周數上的提升,而系統的教學方案則比較任性,是盯著一種跳躍死磕,直到4周跳畢業,才會向下一種跳躍進行進階。看到蘇哲搖頭,崔毅的臉上滿是一言難盡的味道,就差沒直接問出口了——究竟是哪路的教練,會這樣教人花滑?別的東西都不學,就學個跳躍,完了教跳躍也不好好教,就盯著一種跳躍死磕?釣竿教練所在的訓練館距離花滑館并不遠,很快就有國家隊的釣竿教練帶著器材趕到了花滑館。楊文也則有點著急,臺里的軌道和搖臂來得沒有那么快,看來蘇哲的這一次練習拍攝注定要錯過了。想了想,楊文也還是叮囑了兩個專門負責蘇哲的攝影VJ,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