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29
的賽事,并在兩項賽事之中,都拿下了優勢的成績。真正讓蘇在世界田徑賽場上展露頭角的,正是去年10月初在D國舉行的世界田徑錦標賽。這位來自中國的神奇少年,不僅同樣參與了100米與110米欄兩個項目,并且在這兩個跨度極大的項目上都同時闖入了決賽圈!不論是在100米的成績上,又或者是110米欄的成績上,這位來自中國的選手都以自身的實力,給世界田徑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在今年3月的世界室內田徑錦標賽上,這位神奇的少年又一次在賽場上刮起了神奇旋風!他不僅拿下了男子60米短跑的銀牌,甚至也在男子60米欄項目上,拿下了一枚銅牌。要知道,在去年10月的世錦賽上時,他還遠遠沒有這種程度的實力——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他完成了跨欄項目欄前步伐八改七的技術改造,同時也增強了自身的起跑爆發力,改進了自身起跑加速能力的缺陷……這位神奇少年的恐怖之處,不僅在于他超強的天賦,同樣在于他強大的學習能力與自我的改進速度。通過去賽季中的積分累計,這個進入體育圈甚至不足1年的神奇少年,在本賽季,已經同時拿下了鉆石聯賽的男子100米項目和110米欄項目的參賽資格——這是前所未有的,鉆石聯賽上首位橫跨這兩個項目的參賽選手。據悉,當這個統計數據真正出現時,國際田聯鉆石聯賽的組委會成員也為此表示了驚詫!我們熱情地期待著這位神奇的中國少年再創奇跡!在鉆石聯賽的年終總決賽上,我們可以見到這位神奇的中國少年嗎?我很期待?!?/br>當國內的媒體們終于從田徑王國的論壇上看到這篇報道時,才紛紛后知后覺地涌向國際田聯的官網,爭先恐后地申請了報到的轉載授權。隨后不久,這篇報道的翻譯后全文也迅速地出現在了國內的媒體之上,而諸如國家田徑隊、田管中心等等,則都是干脆直接地先將報道的鏈接轉回了微博,先曬為敬。大批量的媒體報道,時間正集中在L市大獎賽之后的沒幾天時間。吃瓜路們和田徑愛好者們先是看了一波蘇哲、陳志稱霸國內大獎賽的報導,緊接著,就是一波出乎預料的“蘇哲國際吹”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鉆石聯賽這個名詞,對于不看比賽的路人們來說,實際上也是相對陌生的,但是這種來自于國際官方權威的認證報導就已經足夠振奮人心,更何況,這個報導中還出現了各種“神奇的”、“奇跡”、“超乎想象”之類的詞語,哪怕知道這是外國人習慣的夸張性敘述,但也擋不住國內吃瓜路的興奮之情。同時,文章中提及的“蘇哲是首位同時橫跨100米和110米欄兩個項目的參賽人員”這個說法,也被媒體們變著花兒地提了又提。畢竟,對于國內的吃瓜路們來說,“首位”、“首次”之類的詞,本身就代表了一種開創性,是十分值得炫耀的內容。蘇哲家的“哲學家”粉絲們這才剛剛快樂地組團看完L市的大獎賽分站賽,國內的吹噓報道才收獲完一輪呢,結果馬上就看到了又有全新的國際報道前來助陣。超話里,立刻有哲學家妹子們開始整理本年度14站鉆石聯賽的各站比賽時間以及比賽項目,不少原本就在歐洲留學、工作的妹子們也紛紛興奮地嗷嗷叫了起來,表示海外黨終于有了福利。除了哲學家們之外,這段時間逐漸被養成了觀看田徑賽事習慣的吃瓜路們也紛紛找到了體育博主們科普鉆石聯賽的相關訊息,不少體育博主們也趁此機會寫了鉆石聯賽相關的小論文,從鉆石聯賽的前身黃金聯賽講起,洋洋灑灑。這些小論文,最后總結起來就是——截至目前為止,國內的短跑、跨欄項目,暫時還沒有運動員擠進過鉆石聯賽總決賽,就看蘇哲這次能否創造奇跡,闖進鉆石聯賽總決賽,替這兩個項目的中國選手爭口氣了!這次國際田聯首頁的大篇幅報導影響力頗大,甚至連朝廷臺的新聞上也跟進進行了相應的報導,田管中心和田徑國家隊在關注到相關的報道后,同時也各自收到了來自體總對此次報導以及蘇哲個人情況的關心。最終,這篇來自國際田聯的官網報道,在經過一系列的渠道輾轉之后,千言萬語濃縮成了一句話——加油比賽,爭取跑出好成績。這句話的背后,自然是凝聚了關懷鼓勵與壓力的,但這也同時說明了,蘇哲在國內的體育圈中,已經打出了自己的一片天,有了被人付以重任的資格與能力。正因為如此,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之中,就注定了蘇哲需要開始大量的刷賽行程。每一年度的鉆石聯賽,有14站賽事,賽事的舉辦地橫跨亞、美、歐三洲。雖然聯賽一共有14站,總計男女32個項目,但并不是每一站都會包含全部項目,按照以往的規則,每一個項目,只會在14站中舉行7站比賽,參賽選手可以根據自身的情況,選擇不同的分站參賽,累積積分,沖擊年終總決賽。話雖如此,但蘇哲的問題是,他需要參加兩個項目的比賽,而并不是每一場比賽,都同時有男子100米與110欄這兩個項目的。也就是說,比起其他運動員來,蘇哲注定了要更多地出現在本年度的鉆石聯賽上瘋狂刷臉了。而除了鉆石聯賽之外,還有洛桑大獎賽、拉紹德封田徑賽、不同分站的田徑挑戰賽等等,國家隊的教練組已經為他安排了大量的賽事,準備讓他真正感受一波,什么叫高頻度的賽事周期。與此同時,國家隊同樣前來歐洲的選手們,也都各自領取了屬于自己的賽程安排表。在奧運會正式開賽之前,國家田徑隊短跑、跨欄組的成員,將展開一系列以賽代練的瘋狂賽程,用高頻度的比賽來提升對賽事的感覺,同時熟悉賽場、對手,并且借大量的賽事重壓,盡可能地達到自我突破的目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目的與安排,在選手們到達H市的國家隊分訓基地的第二天起,所有人經過了簡單的休整后,就快速地和各自的教練完成了對接。在1天的休整、適應時間一過后,大家也已經各自與教練溝通完了自己的訓練事項安排以及賽程。又兩天后,陳志和周天爵、葉俊三人,就率先離開了分訓基地,一同乘機趕赴巴西,參加即將在巴西舉行的世界田徑挑戰賽第一站。隨著陳志三人的離開,分訓基地內,剩余的參訓選手也已經不多,趙志宣與孟浩兩人暫時沒有前往巴西參賽,他們的比賽計劃還在稍后的階段,教練組也已經為他們進行了相應的訓練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