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80
官制大多沿襲前朝,前朝用了數百年,我朝自太|祖以來也用了一百多年,如何就在他上任后,得做出改變了?簡直胡鬧!”工部尚書袁穆雖然感到錯愕,卻沒有出聲反對。所幸本朝吏治嚴明,不似前朝,工部是個實打實的油水衙門。工部的官員可不是個美差,百官對唐慎的做法有些意見,卻也不是十分在意。決定一切的大權再次落到了趙輔頭上。三月初四,王溱動身前往金陵。臨行前,他在唐慎的額上輕輕落下一吻,聲音柔和:“景則可曾有過擔憂?”唐慎送他出門,反問道:“擔憂何事?”“你可知圣上一直支持于你,卻在你上奏特設造改部時,遲遲未有動靜?”唐慎笑了:“圣上在擔心我,權勢過于大了。若我特設造改部,這一部必然全是我的親信。圣上所憂慮的,正在于此。師兄,我說的可對?”王溱:“是是是,你十分聰慧,說的全中?!?/br>唐慎嘆氣道:“這一次我是真沒了把握,這對于咱們圣上來說,可是動了他最不容忍的事?!?/br>“為何要擔憂呢?”“嗯?”“你今年不過二十三歲,咱們陛下權衡朝堂的年頭比你的年齡還要大上一輪。其他事尚且好說,在此事上,這世上無人能與當今天子相比?!?/br>不多時,王溱便動身離開盛京,南下去了金陵。三天后,唐慎也總算曉得趙輔要怎么用他。“門下,朕膺昊天之眷命。工部既宣帝起,精業誠技,上有棟梁股肱,下有奇技巧匠。今特設造改一部,擴工部三十人,即日成命?!?/br>“臣袁穆領旨?!惫げ可袝聨е溆喙賳T一同接旨。自此,工部造改部便落入唐慎手中。造改部可擴充三十人,趙輔對唐慎真是徹底放了權,這三十人并不是說特意指派給唐慎,而是讓唐慎自己挑選,哪怕他挑二十個只有秀才功名的匠人,吏部說不定也會放人通過。這樣的隆恩,令許多官員對唐慎更加另眼相待。然而更多人卻十分淡定,并未對此懷有嫉恨。遠在金陵的王溱得知找消息時,他正與自家四叔在瑯琊王氏品茶。王家的四老爺王慧雖然是個商人,卻也很清楚官場中的利害關系。家中有兩位當朝一品高官,王慧耳濡目染,嘆氣道:“子豐,你說圣上會怎么做呢?”王溱望著清亮的茶湯,明明上一刻他還夸贊這茶味道清冽,齒頰留香,如今卻默默放下了杯盞。良久,他無奈地笑道:“只剩下銀引司了??!”不日,唐慎再接圣旨,皇帝任命唐慎為工部虞部、水部和造改部三部之首,統轄三部。但同時明升暗降,將他銀引司右副御史的官職摘了,廢了副御史這個額外造出來的官位。同時還將另一位左副御史余潮生的官職也一同除去了,給了他另一個職位:江南銀引司指揮使。唐慎早就猜到會有此結果,但他未曾想,還連累到了王溱。趙輔將王溱手中的權勢更分出了一些,給了余潮生。他立即寫信一封,送去江南。很快,王溱寫來回信。“近日來夙興夜寐,偶得此事,更是輾轉反側,難于入眠。原以為我與景則的名字,相伴一生,定會寫于史書之上,因這銀引司傳載千年。未曾想,不見了心上人,只見那余憲之。午時用飯,頓覺毫無胃口,虛瘦一斤?!?/br>唐慎看了后,笑了好一會兒,仿佛看見了一臉正經胡寫一通的王子豐。他回信過去,七日后,王溱收到信,愣了好一會兒。王慧正在一旁,好奇地問道:“可是唐景則的信?”王溱捂著胸口,轉首問王慧道:“四叔叔外出經商時,四嬸可曾給四叔叔寫過信箋?”“……自、自然是寫過的?!?/br>“哦,那便是沒有了?!?/br>“……”“此間情意,四叔叔怕是難懂了?!?/br>王慧:“……”這都什么玩意兒!唐慎哪里曉得,他就回了封信,王子豐拿著這封信看了兩個晚上,舍不得放入書匣中。那信上用飄逸的字,寫著重若千金的情話:“騙人前,你又忘了親我。師兄說話總是不算話的,然我與師兄不同。我與師兄的名字早已緊緊纏連,落于三生石上。哪怕青史千載,也未嘗不可一起。師兄可信,銀引司未必就勝得過造改部……”往后的內容王溱就沒怎么看了,并不是很重要。151、第一百五十一章開平三十四年十月。晉州,處大宋西南一隅。晉州多山,多有名山被文人墨客作詩入畫。遠的不說,便說近的,兩年前天下四儒之一的傅渭傅希如辭官后,就游歷到晉州。他登上廬山后,寫下一句詩,如此說道:“長霧送歸客,曉嵐斷煙濤?!?/br>因為被群山環繞,晉州向來出行不便。半年前皇帝要修一條官道,聯通蜀州與晉州。修這條官道的難度不下于當年修盛京往北的三條官道,于是工部官員與天下工匠紛紛來到晉州,忙于修葺官道,定要在兩年內建完。晉州府城外,一輛馬車從山間小道中緩緩駛了過來,到了城門前。守城士兵上前查看,車夫給了對方一樣東西,士兵一見面色大變,就要下跪行禮。車中傳來一道輕緩平和的聲音:“不必多禮,可能入城了?”士兵膽戰心驚地連連點頭:“您請,您請?!?/br>馬車進了城后,立刻就去了府尹衙門。大約一個時辰后,一位穿著青色錦袍的俊俏公子從衙門中走出,他帶著自己的書童,一同往工部修官道的地方去了。走到一半,他們恰巧路過晉州的大宋銀契莊。唐慎停下腳步,看向這座銀契莊。只見兩個穿著麻布的漢子有說有笑的從其中走了出來,手里拿著銀契莊給的票據。“這銀契莊確實是方便,取用銅錢都便利得很。賣了糧食后我都不用將那么重的吊錢帶回村子,大半放入這銀契莊。待需要時,再來取了就是?!?/br>這兩人一邊說,一邊慢慢走遠了。奉筆童子見唐慎一直望著這兩個人,他跟隨唐慎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