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55
你明歲要參加鄉試,如今倒是可以多讀讀?!?/br>唐慎眼珠一轉:“羅大學士喜歡?”梁誦輕輕彈了彈他的腦門,笑罵:“這小潑皮,知道便好,還要說出來,可不是討打?!?/br>唐慎天真地眨眨眼。唐慎將羅大學士喜歡的事告訴給了孫岳,孫胖高興極了,非說要請唐慎吃飯,就吃如今姑蘇府最有名的細霞樓的撥霞供。他話剛說完,自己便愣住了,喃喃道:“我可又傻了,細霞樓不就是你唐小三元開的。好你個唐慎,來姑蘇府不過一年半,卻成了個翻手風云的大人物,連我爹娘都提起過你呢?!?/br>唐慎:“不吃細霞樓了?”“吃,為何不吃!唐小東家,可吃一頓霸王餐嗎?”唐慎:“呵,想得倒美!孫岳,請客!”孫岳罵道:“你這鉆進錢眼里的秀才哦!”臉上卻是在笑。孫岳不是第一次來細霞樓,他和唐慎進入酒樓,直接來到二樓的雅座。酒樓的伙計見到是唐慎,更加熱情地服務。孫岳點了自己最喜歡的雞湯鍋,又點了五份細霞樓知名的羊rou片。兩人吃得渾身冒汗,無比舒爽。臨出門時,孫岳看到了細霞樓外張貼的一張告示。“咦,征文大會?征文,嗯……征收文章,是為征文,倒也貼切。唐慎,你們細霞樓這是在作甚?!?/br>唐慎看了眼:“如你所說,征收文章?!?/br>孫岳仔細看起征文規則來。“細霞杯征文大會,自臘月十五起征收各類志怪傳奇,至臘月二八。凡姑蘇百姓皆可投文,要求字文在五千字內,內容不限。征文大賽第一名者,得細霞樓特制‘細霞夜光杯’一只……”讀完規則,孫岳驚嘆道:“好家伙,唐慎你這是下了血本了??!你莫非是突然發了善心,不做金童子要做善財童子,資助姑蘇府那些寒門讀書人?”唐慎:“我何時不是個善財童子了?唐氏物流在那兒擺著呢,孫胖你且睜大眼看看?!?/br>“不對,我總覺得不對,你不可能就這么乖乖地做善事?!?/br>“我便是做善事了?!?/br>孫岳百思不得其解,唐慎卻微微一笑。接下來的半個月,孫岳總算知道唐慎想做什么、在做什么了。細霞樓的征文大會經過唐氏物流伙計的宣傳,在整個姑蘇府引起軒然大波。這個時候的并不多,很多讀書人之所以寫是因為考不上功名,只能寫點文章投稿到書局,借此獲得一些微薄的稿子錢,靠此勉強生活。唐慎這個征文大會,第一名便可獲得稀有珍寶夜光杯,一只夜光杯便值一百兩白銀!姑蘇府的讀書人都瘋狂了。志怪而已,誰不會寫。眾人紛紛寫文投稿,短短五日,林賬房就收到七十多篇完結的稿子,他感慨道:“小東家您這征文大會的報酬實在令人眼紅,若非我老了寫不動了,我也想寫一篇參與一把!”寒門子弟是為了獎品去參賽,富貴人家的讀書人竟然也參加了。起因是某個紈绔秀才在某次詩會中說:“細霞樓那征文大會倒是有趣,此前從未有人在姑蘇府做出這樣的事,只征收志怪。不過是一只夜光杯而已,就讓這些寒門子弟瘋了似的寫文章,我家私學的一個旁系堂弟,十日內寫了足足五篇!”又一個紈绔道:“呵,他們的文采不說也罷,若不是我們不屑于要區區一只夜光杯,恐怕征文大會的前十名都是咱們的吧!”眾人笑開。有人提議:“不如咱們試試,讓那群寒門書生知道自己的水平?!?/br>“試便試!若我得了那夜光杯,我才不要,就把他送給我那堂弟哈哈哈哈?!?/br>無論出于什么原因參加征文大會,投稿期結束后,林賬房一共收到二百五十一篇稿子。這些從精怪神話,到書生嬌娘,應有盡有。竟然還有幾篇帶顏色的!海選審稿是唐慎、林賬房,以及唐氏物流的一些秀才一起審稿的。唐慎突然看到一篇小黃文,乍一下子都沒反應過來,等明白了,他默默地把這文章從稿件里抽走,晚上帶到自己房中看了起來。“回眸入抱總合情,痛痛痛……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唐慎臉上一紅。日!這古人寫小黃文,欲說還休,怎么感覺比現代人更帶感了!過了年唐慎就是十五歲,放在古代都可以娶妻了。他看了一晚上的小黃文,本以為自己可能會夢到些不該夢的。誰料一晚上無夢,睡得無比香甜。早上起床,唐慎看著那幾篇小黃文,面無表情地嘆氣道:“果然,我還是太正直了?!?/br>將小黃文全部燒掉。海選結束,唐慎和林賬房等人選中了三十篇文章。誰也沒曾想,他們竟然將這些文章送到了姑蘇書局,直接刊登在了每日的書報上!看到自己的文章出現在書報上,這些投稿的書生們紛紛呆住,他們趕忙去看細霞樓出的告示。“凡投稿書文,細霞樓擁有一切處理權?!?/br>書生們:“……”這唐小三元也太會做生意了吧!如果再活幾千年,這些書生可能會用一句更貼切的話形容唐慎:“萬惡的資本家!”但如今,他們只能無奈嘆息。不過很快,他們發現,唐慎并非是真的要拿他們的稿子投去書局,賺取錢財。“也對。投稿書報能賺幾個錢,唐小三元可是拿了一只夜光杯出來呢?!?/br>書報上每日刊登十篇稿子,三日便全部刊登完畢。等到第四日,新出來的書報上多了一條征文大會的告示,投稿的書生們看了這告示,紛紛大笑起來。“原來征文大會還能這么做!”所有購買過前三日書報的姑蘇百姓,都是本次征文大會的評選官。喜歡哪篇文章,只需要將那篇文章裁剪下來,同時裁剪下三期書報的日期。將文章與三期書報的日期通通粘在一起,送到書局,便算是投票評選了。姑蘇百姓哪里見過這樣新奇的東西。他們不過是普通百姓,讀書識字的其實不多,能買書報的,都是家中有讀書人的。這些讀書人大多沒有投稿,只是聽說有個征文大會,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