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69
還是想做點什么。所以趙安便和趙父商量,為從大豆種植轉入其他農產品領域的農戶提供幫助。不僅僅是技術、項目層面,同時也是資金方面。所有的支出都由食安負責,但現在食安也沒有這么多的現金流,只能由躍華公司暫時提供。資助的形式也有待商榷,在任何一個國家都很講究“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在國家都沒有任何補助的情況下食安如果給予過于明顯的補貼,難免會招來詬病。最終還是決定了簽訂中長期合約的前提下,提供各種技術、物資、價格補貼等間接手段。這么做還有另外一個好處,提供的幫助大部分是物資,而躍華、新期待等公司都有大量的物資庫存,不會對幾家企業造成特別明顯的運營麻煩。這件事忙完之后,已經臨近春節了,兩家人在京城再次團聚,趙安和計嘉樹也難得有了互相慰藉彼此的機會。看著趙安在忙,計嘉樹也沒有讓自己閑下來,這幾個月都在忙新專輯的事情。春節一完,趙安又前往連城,親手cao縱整個大豆期貨市場的投資。2002年2月28日。這一個多月的時間,進口大豆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最明顯的便是大豆油的價格直線下降,和2001年相比已經下跌超過10%。而且各大廠商還積極做各種推銷活動,比如加量不加價,買大送小等等。參與考察團的企業和未參與考察團企業的差距就展現出來了。手中握有進口大豆,讓生產成本直線下降,所以這些企業敢于打價格戰來占領市場。他們十分聰明,哪怕手中的廉價大豆一時用不完,他們也絕對不會對外出售。這就是原材料渠道優勢。而那些沒有廉價大豆的生產商,為了維持住自己的市場份額,只能以虧本的價格進行售賣。像大豆油這種日常用品,使用慣性十分明顯。一旦習慣于某種品牌,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很少有人會轉換品牌選擇。當然一直這樣虧本售賣也不可能長久,所以這些企業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地球對面的燈塔國。現在大豆關稅下調在即,他們很快也能從燈塔國購買廉價的大豆。而這一切都是洶涌的暗流,隨時有可能將參與者吞沒。趙安一直密切著關注這些企業的動向,但是他并沒有忙著行動。這是他計劃的第二步,現在時機尚未成熟。還是說回國內的大豆期貨交割價格,此時已經在650燈塔幣左右徘徊,原因就是有很多企業不得不購買國內大豆,強行將大豆價格維持在這個位置。而讓這種平衡突然崩潰的□□桶并不是趙安,而是商務部和關稅總局。在國內大豆種植農戶已經有了新的出路(食安和躍華的幫助),以及很多中小企業在呼吁大豆關稅全面開放,不能實行差別待遇的情況下,商務部和關稅總局正式宣布華夏大豆進口關稅下調至15%。這個消息一傳出來,那些死死堅持的國內大豆商們也只能認命,開始低價銷售國產大豆。當然他們的價格也沒有直接拉至與進口大豆同水平,畢竟還有很多企業暫時還得購買國產大豆來維系自己的市場份額。最終大豆的交割價格在600燈塔幣上下波動,有資本在試圖穩定價格,其中不少人都是在試圖狙擊趙安。這小半年來趙安在期貨市場的翻云風雨被其他的參與者看在眼中,同時對于找趙安的財力、期貨合同有了大致的猜測。幾大參與者已經達成了約定,把價格穩定在600燈塔幣,起碼要撐到大豆第一季的收獲季節,到時候趙安的期貨合約早就到期了,怎么也要讓趙安在這幾個月中賺的錢吐一部分出來。然而趙安真就這么傻,會讓競爭對手知道自己的合約內容,然后等著受制于人?章節目錄162投機者為什么從燈塔國購買大豆的價格560燈塔幣/蒲式耳,但是國內到大豆的交割價格依然維持在600燈塔幣。原因很簡單——有價無市,現在國內大部分廠商都沒有辦法購買到燈塔國的廉價大豆。在商/務部和關稅局下調關稅的第一時間,就有企業已經前往燈塔國與三大糧商進行交涉,希望能夠購買到足夠便宜的大豆。然而三大糧商統一回復卻是:去年庫存的大豆已經全部銷售完,想要購買大豆的話,只能等八九月月份燈塔國第一季大豆成熟的。這對于華夏大豆期貨來說是一個利好的消息,在供應不足的情況下,華夏大豆價格便不會再下降,甚至國家也會繼續推動國內大豆的種植,一旦燈塔國供應不足、不及時,還有國產大豆可以使用。好不容易才讓華夏從自己這兒進口大豆的燈塔國,當然不愿意看到這種情況的發生。所以三大糧商又用盡各種手段安撫華夏的需求企業:我們燈塔國正在進行春耕,如果你們需要進口大豆的話,不妨現在先告訴我數量,然后我們好規劃種植面積。我們燈塔國是現代化種植,能夠精確的評估產量。到時候會給大家優先提供大豆。而且大家都很清楚我們燈塔國的大豆價格,肯定要比華夏的大豆便宜許多,一定能給各位帶來滿意的利潤率。華夏這些中小企業也沒有過多的考慮,便大致匯報了自己需要的大豆數量。但是當他們提出簽訂訂購合同的時候,三大糧商又開始各種推脫:兩國的關稅、貿易政策不穩定;大豆種植規劃需要一定的時間;最近國際大豆期貨變化也很大等等理由。就算簽訂合同,也是價格未定的合同,或者直接采取期貨合同,約定以交割日的價格為準。除了這些中小企業外,當初參加考察團,通過大豆進口嘗到甜頭的大型企業們也紛紛與三大糧商再次聯系。希望2002年依然能夠從燈塔國進口大豆,而且所需要的數量比上次更多。對于這些大型企業,三大糧商表面上態度十分和善許下各種口頭承諾,但是到簽訂合同的時候依然是各種推諉。這次從燈塔國進口大豆的價格已經接近于傾銷的價格,華夏企業也能預見今年大豆的價格肯定要漲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