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11
想過匯美會從招標書中發現端倪,但正常情況下就算匯美知道自己占據的優勢地位,甚至判定食安非匯美不可,也絕對不敢提出這樣的條件。畢竟這樣獅子太開口的行為,無異于是在玩火,一不小心就引火燒身。除非有人向他們通風報信!“如果一棵樹的奶源被斷了,會有什么后果?”趙安突然開口問道,雙眼緊緊盯著桌上的標書。不知道自己老板為什么突然問這個問題,但一直負責“一棵樹”的魯劍鋒對于后果再清楚不過了,他如實說道:“現在便攜奶茶計劃已經一切就緒,連加工廠都已經聯系好了,只等奶源的確定。前期投入已經數百萬,如果五月前奶源還無法確定的話,那這些投入就全部打水漂了?!?/br>幾百萬的損失,對于食安而言還能接受。但真正有壓力的只是還沒有上線的便攜產品嗎?“現調實體店呢?”魯劍鋒沉默了幾秒鐘說道:“如果實體店的奶源被斷,那庫存的牛奶最多能撐半個月。除非更換牛奶供應商,否則會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br>任何長期食品品牌更換原材料、供應商都是一件風險特別大的事情,除了價格的變化外,口感的變化對于老顧客而言才是最要命的風險。“所以匯美這是在逼著我們接受他的漲價,或者是換供應商了?”趙安露出個滿是寒意的笑容,他對于匯美以及背后推動者的意圖已經很清楚了。話已經說到這個份上,魯劍鋒還有什么不懂得呢?能讓匯美如此有恃無恐,必然是因為他們知道了其他華夏的廠商已經失去了中標的可能性。而這個消息十之八九是這些國內的奶產負責人主動透露給匯美,并且向匯美許諾,匯美才敢這樣獅子大開口。而國內牛奶廠負責人這么做的原因也不難猜測。如果食安迫于利潤壓力,選擇國內的奶廠,那食安以后也就和他們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他們不信食安還能保持現在這樣超然、優勢的地位。就算食安頂住了利潤的壓力,依然選擇目前在華銷售唯一符合紐西蘭奶業標準的匯美,他們也成功惡心了趙安一把。他們是在告訴趙安:華夏的奶業市場,依然是我們說了算!進口牛奶,依然要遵從我們的規矩。趙安也知道這背后的根本原因,是因為他們知道趙安通過孫局長拒絕了他們的“合作”。現在不確定的是他們是否知道三聚氰胺已經暴露,他們是否還會采取更過激的手段。雖然食安也有一些政治資源,但還是小心為妙。這些事情都先放一邊,還是得先解決“一棵樹”牛奶供應的問題。“招標的事情你按照流程來辦,同時向匯美稍微透露我們可能要服軟的可能性?!?/br>“老板,你是準備接受匯美的報價嗎?這個價格,一棵樹的利潤起碼會下降三層?!?/br>利潤下降三層,對于“一棵樹”絕對是致命的打擊。魯劍鋒很清楚趙安在質量上堅持,在他看來,如果一定要在利潤和質量之間二選一的話,趙安肯定會選擇后者。然而趙安已經被這些骯臟的手段完全惹怒了。商人逐利無可厚非,但好歹當個人吧。無論是屈服于國內奶業,還是被迫接受匯美的天價合同,都不是趙安的答案。“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匯美給的價格已經超出了招標書給出的范圍了吧?!?/br>魯劍鋒點了點頭,他還專門核對過價格數據,確定匯美不是填寫錯了數額。“那就一直拖著匯美,等公布招標結果的時候直接流標就好了?!?/br>招標是一個具有法律效力的行為,不可以任意取消。但匯美提出的價格已經明顯超過了招標書的參考范圍,而這也給了食安拒絕匯美提供了正當的可能性。華夏人講究萬事留一線,之前趙安給出的招標條件十分優渥了,可以幫助華夏奶業慢慢轉型,也包括了足夠的利潤空間。既然對方下拒絕了這個可能,也就不能再怪趙安了。聽著趙安的計劃,魯劍鋒很快弄清楚其中的關鍵點。這下匯美華夏地區的負責人恐怕要換人。但魯劍鋒還是有些擔心,一旦和匯美撕破臉皮,那就是兩敗俱傷的做法,他有些猶豫地問道:“老板,那新的牛奶供應有著落了嗎?”“沒有?!?/br>“那……”“沒有那就去找,我就不信找不到可以提供穩定高品質牛奶的廠商了?!?/br>這下輪到魯劍鋒皺眉了,作為“一棵樹”奶茶的直接負責人,他不是沒有尋找過其他的牛奶供應商。質量要符合食安的標準,價格要在可接受范圍內,還能保證供應量的供應商,他還真沒有備選答案。“立刻定去紐西蘭、意志國和袋鼠國的機票。國內沒有合適的奶源,我們就去國外找?!?/br>“但是價格和關稅……”魯劍鋒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和一些食品進口商交流過到岸價格后便打消了這個想法。進口食品的價格一般來說由三個部分組成,分別是牛奶出廠的價格、跨國運輸費用以及關稅。牛奶在西方國家屬于消耗量特別大的食材,所以哪怕換算成華夏幣,牛奶的出廠價格也尚在可接受的范圍之中。牛奶一般選擇海運,加上包裝成本低廉、易于保存,海運費用也不算高昂。尤其是奶粉,密度小、質變可能性小、運輸風險小,可以說是最廉價的海運產品。而真正將進口牛奶拒絕于大眾市場之外的是高昂的關稅。其實政府也心知肚明,現階段國內牛奶和國外產品之間的巨大差距,一旦放開市場,絕度會對國內市場造成堪稱毀滅的沖擊。趙安知道很多發展中國家,貿然打開國門后,國內的食品、工業生產體系直接被擊毀的事情。所以國家雖然在推進開放,但是開放的步伐一直小心翼翼。關稅本來就是國家調控國際貿易的主要手段。對外國奶業征收高額的關稅,絕對是在改革/開放之初最恰當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