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204
,就是因為趙安一直記得國產奶粉的恥辱歷史。而現在再看到那些廠商的名字,趙安回憶起更多的細節,“毒奶粉事件”恐怕已經在醞釀了。趙安不是沒有想過提前做些什么,但哪怕是現在的食安,在那些國字頭的企業面前依然如同三歲小孩一般無力。但這些奶商主動向趙安報價,未嘗不是給趙安提供了一個機會。雖然這個機會并不一定能解決這個事情,甚至還有很大的風險,但好歹也能夠給有關部門提個醒,而且也為之后食安集團自己的食材采購標準樹立一個模板。“以前的奶粉供應商那邊怎么說?”“他們堅持說現在市場變化比較大,想重新報價?!?/br>“那就告訴他們這一次一棵樹新品的奶粉使用公開招標的方式,同時你也邀請國內這些奶源供應商,一起投標?!?/br>“這樣的話,國內的供應商占有很大的優勢啊,畢竟國內奶粉不僅沒有關稅,而且還有政策的扶持?!?/br>趙安突然的招標計劃讓魯劍鋒很迷惑,他能夠感覺到趙安并不是真的想使用國產奶粉,為什么又突然提出了公開招標的方案?“你之后把公開招標這件事直接告訴那位華夏地區的總代理商,讓他們遞交一份標書,然后暫時就不要和他們聯系了?!?/br>說到這個份上,魯劍鋒也知道了趙安的想法:通過國內奶業公司向對方施壓。如果對方失去了“一棵樹”這個大客戶,估計這位華夏區代理的位置就不那么穩當了。“但如果招標真的被國內廠商拿下……”“你去把國際奶業標準拿出來,加到招標合同里。然后多方取樣送檢,異地政府直屬檢測機關、民營檢測機關,還有國際上具有公信力的檢測機關,這件事不能讓別人挑出毛病?!?/br>逼供應商降價是趙安的第一個目的,而借此機會公開我國奶業現狀則是趙安的第二個目的。如果檢查結果一切正常,那“一棵樹”使用國產奶源又何妨?只不過趙安絕對會選用嚴苛的安全標準進行招標,對于那家國外奶商也是如此。“老板,這么做會不會太大張旗鼓了???”“這就算大張旗鼓了嗎?之后我還準備把招標的流程和結果全部公布在網上,讓大家一起看看?!?/br>聽到這的時候,魯劍鋒突然有些冒冷汗。如果奶制品檢查真的出了什么問題,真的會掀起無法想象風浪。但魯劍鋒也很清楚趙安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并不是為了食安盈利,而是想讓華夏食品市場更加透明一下。聯想到之前從計算機與互聯網部分負責人周立偉那里傳出來的一些工作計劃,魯劍鋒自認為把自己老板的想法看透了。他在為自家老板的魄力而折服的同時,又有一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危機感。然而魯劍鋒所猜測到的兩個目的,只是趙安暫時敢說出來的想法而已。如何通過這件事去達到更深層次的目的,趙安在公司里也不敢亂言。晚上回到家中,趙安在鋼琴面前彈奏,琴聲頓挫,悲憤不已。一曲結束后,計嘉樹坐在趙安的身旁,說道:“壓力不要太大了,我們只是普通的人,做我們能做到的事就好了?!?/br>看著計嘉樹的笑容,趙安點了點頭:“嗯?!?/br>章節目錄130聯袂食安集團,會議室。光線敞亮,灑在會議室內白色的會議桌上,纖塵不染。每一次開會的時候,會議人員都不禁小心翼翼地挪動桌椅,會議結束后還會主動帶走所有的垃圾,生怕會破壞辦公室的整潔。為了保證食安集團所有產品衛生保持高標準,在選拔、招聘衛生部門負責人的時候,趙安特意挑選了一名在以往工作經歷中對于食品衛生有著特別堅持的應聘者。據傳這位應聘者在上一個單位就是因為對于食品安全衛生太過于嚴格,和領導鬧得不愉快,才被解聘。這讓趙安想起了趙父早年的經歷:因為不愿意在農作物質量和數量上弄虛作假,被村/支書排擠,不得不背井離鄉。雖然這位名為李潔的女性員工簡歷在一種應聘者中并不算突出,但趙安依然任命她負責食安集團的食品安全與衛生部。趙安原本的想法讓李潔把這種固執發揮在食品衛生上,但誰知道李潔連整個公司的衛生都插手。后勤負責人在公司會議上向趙安抗議的時候,李潔言之鑿鑿地說道:“食安集團是我們的辦公場所,如果連食安集團內都不能做到干凈、整潔,如何確保我們的生產環境能夠符合安全、衛生標準!從進入公司的第一天起,我么就要讓所有的員工知道食安集團的嚴謹!”雖然從邏輯上,這二者之間并沒有必然的因果聯系。但是趙安也發現因為李潔的強勢插手,最近公司內的辦公環境有了明顯的提升,甚至連工作氛圍也有了變化。于是趙安只能默認說了一句:“不過,李經理你還是要把更多的經理投注在食品的衛生與安全上,盡快建立起相應的檢查制度?!?/br>在工作方面李潔也不含糊,現在食安集團的營業范圍越來越大,在向趙安征得同意之后,安衛部便招聘了不少新員工。幾個月下來,安衛部的努力與成果,趙安看的一清二楚。所以對于招聘李潔這件事,趙安內心還有些小得意。不過很快詭異的謠言突然在公司內出現:食品安全與衛生部門才是老板的心頭好,看看部長李潔和部門員工的星座,還有老板的星座你們就懂了。一開始趙安還沒有注意,但是當這個謠言越演越烈的時候,趙安忍不住把杜峨抓來問話。不用猜,這個公司百分之九十的八卦都與人事部門經理“八卦女王”杜峨有關。“杜經理,這是怎么回事?”杜峨假裝望天,不敢和趙安直視,小聲說了一句:“之前不是準備以公司的名義,給每一位過生的員工準備生日禮物嗎?然后我們就做了一個全公司的生日統計,再然后,大家的生日不小心公開了……后來就有人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