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8
亞?!?/br>“怎么了,你不想出國嗎?”“不是,我只是不想和你分開?!?/br>計嘉樹很認真地說道。“你這是在胡鬧!怎么可以用自己的前程開玩笑!”聽到計嘉樹的理由,趙安完全無法接受,他還是第一次用這么嚴厲的語氣對計嘉樹說話。“我真的不想去茱莉亞,我有更想做的事情?!?/br>計嘉樹的聲音小了不少,他也沒有想到趙安會反應這么大。“那你之前參加藝考做什么!”藝術類院校都需要先通過藝考,高考之后才有資格報名藝術類院校。去年年末的時候,趙安就有和計嘉樹討論過這件事情。如果想繼續學鋼琴的話,那肯定要去藝術內院校。哪怕是P大T大在專業領域也遠遠不如專業藝校。趙安原本想著就算計嘉樹今年不愿意出國,那也可以現在國內藝校就讀一年,然后等計嘉樹適應了大學生活,再出國學習。反正現在計嘉樹現在才十五歲,而最好的幾所音樂學院招生年限都在18以下,稍微浪費一年問題也不大。其實趙安一直覺得是因為自己的存在,讓計嘉樹的學生時代變得匆匆忙忙,否則計嘉樹完全可以享受更多的校園時光。畢竟步入大學便算是半只腳步入了社會,藝術類院校更是如此,不會再像中學時代這樣肆意。正好之前京城院校藝考的時間與計嘉樹彩排的時間差不多重合,計父便帶著計嘉樹參加了京城幾所院校的藝考。以計嘉樹的鋼琴水平,沒有任何意外的獲得了專業成績第一。至于文化成績,趙安和計嘉樹都沒有擔心過。此時趙安的言下之意就是:你不想走鋼琴這條路無所謂,那又何必參加藝考呢?如果像計父計母那樣對于學術研究感興趣,那也完全可以接受。而不是像現在一樣明明參加了藝考,卻因為不想出國而拒絕茱莉亞。趙安實在難以理解。章節目錄077高考這已經不是趙安第一次和計嘉樹談論這件事了,只不過每次談論這件的時候,計嘉樹總是支支吾吾,不肯正面回答。就像現在一樣,面對趙安的疑問計嘉樹什么都沒說,就是直接倔強地看著趙安,顯然在堅持著自己的想法。一時之間,兩個人都沉默下來。這還是趙安第一次情緒波動這么大,而且趙安知道自己的情緒已經接近于失控了。察覺到自己的語氣明顯過于嚴厲,趙安立刻選擇了沉默。他很清楚自己情緒變化的原因,看到計嘉樹擁有了自己曾經渴望的一切,趙安不知不覺把自己曾經的一些期待寄托于計嘉樹身上。趙安知道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不過有些情緒和想法難以控制。起碼現在的趙安還做不到。但是他更不希望因為自己這些情緒而傷害、影響到計嘉樹,趙安的選擇便是中止這個話題:“暫時不說這些事了,我們先好好準備高考吧?!?/br>計嘉樹本來想說些什么,但是他也看出了趙安此時情緒的不穩定,計嘉樹把已經到嘴邊的話,又咽了下去。但也只是暫時擱置而已,總有一天會爆發。97年高考志愿是在高考之前進行填報,趙安第一志愿填寫了P大金融系,這是他反復思考后的結果。在不考慮鋼琴的情況下,商業的確是他目前最熟悉的領域。雖然現在還沒有進行大學擴招,但是P大在SC一年招生名額依舊有六七十人,按照之前蓉城模擬考,趙安的分數完全足夠。當然為了穩妥起見,趙安第二志愿也填報了海城的另外一所大學。至于計嘉樹,趙安的推薦是中央音樂學院或者北大。而且計嘉樹考上北大的概率比趙安還高。因為之前肖青賽的得獎,讓計嘉樹獲得了高考加分50的待遇。就算計嘉樹之前因為春晚的事情耽誤了一點時間,但也完全足夠彌補了。填報志愿的時候,趙安耐著性子和計嘉樹好好交流了一次。他不想計嘉樹因為他的原因,而做出一個任性的選擇。當然,填報志愿最后還是由計父計母和計嘉樹一起商量決定。趙安相信以計父計母的知性,能夠很好和計嘉樹溝通,所以也沒有追問這件事。不過在高考志愿填報完成后,計嘉樹的情緒開朗了很多,主動告訴趙安他報考的是中央音樂學院。而且計嘉樹已經了解過了,中央音樂學院和P大距離不遠,可以經常見面。趙安下意識地認為計嘉樹填報的是中央音樂學院的鋼琴系,也沒有再詳細追問。趙安此時的想法是中央音樂學院就當做計嘉樹積累經驗的地方,可以再參加有些國際比賽。一年半載后,再去茱莉亞學習。此時距離高考已經不到一個月了,兩人快速調整狀態,投入了考前沖刺。97年7月,絕對是被值得載入史冊的一個月。港城回歸交接儀式在6月30日23日42分鐘正式開始。在7月1日凌晨,華夏國/歌奏起的同時,國旗與旗幟也同時升起,這一刻無數的華人熱淚盈眶。然而這一切與趙安和計嘉樹沒有任何的關系,他們兩人十點鐘的時候就上床睡覺了。7月8日蓉城一年四季中最炎熱的時刻,教室里的吊扇晃晃悠悠,和講臺上轉動不停的時鐘有著莫名的契合。平時坐在教室里上課的時候,總是希望時鐘能走快點,下課鈴哪怕早一秒鐘想起也是件值得開心的事情。但此時此刻,所有的考生根本沒有心情關注這一點,他們抓緊一分一秒完成、檢查試卷。試卷上的ABCD絕對是大部分華夏學生最為擔心的科目。然而英語對于趙安來說實在太簡單了。不過趙安也沒有想過提前交卷,他還是按照規劃好的時間計劃來進行答題,此時正在做最后的檢查。當鈴聲真正響起的那一刻,趙安停下了筆。一直到他走出考場,看到學校警戒線外擁擠喧囂的街道,趙安才清楚地意識到:我剛剛經歷了高考。對于大部分參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