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98
品的喜好完全相同,沒有辦法做出客觀評價。平時吃飯的時候計嘉樹就經常發表自己的看法,雖然都是贊美趙母,但是在趙母眼中計嘉樹對于味道很敏銳,所以趙母便讓趙安叫上了計嘉樹。其實這反而是趙母多慮了,雖然趙安的口味偏向于SC人,但是作為一個經常出入于各國、各類知名餐廳的鋼琴明星,趙安已經能夠比較客觀的評價不同食材、菜品的口感。比如就趙安個人而言,他并不怎么喜歡吃法餐中的鵝肝,但是他明白鵝肝所特有的氣味、細膩、鮮嫩是什么樣的感覺,能夠品嘗、判斷一道鵝肝料理是否正宗。畢竟社交中很重要的一門課就是帶不同的人去不同的餐廳吃飯,并且讓對方感覺到滿意。趙安并不會給自己的母親說這些,一是沒有辦法解釋,二是出來帶著計嘉樹在趙安看來是天經地義、順理成章的事情。此時的趙母和計嘉樹在品嘗各種小吃的味道,而趙安則在考慮餐廳的可行性。就是餐廳!趙母對于京城的經歷念念不忘,一直在思考著開辟新的產業。倒不完全是為了賺錢,更多是一種熱情。葉氏秘鹵和辣椒醬作為自家的招牌產品,它們的味道、口感必須具有穩定性,品牌影響力才能夠逐步上升。這也意味著趙母短時間內不用考慮改良口味的事情,現在需要做的就是規范化葉氏秘鹵連鎖店的運營,而這并不是趙母最喜歡做的事情。所以在趙安的建議下,趙母已經招聘了專門的供應管理人員,負責核對每個點連鎖店每天進購食材、香料的情況,同時也有專門的財務人員管理財務。趙母現在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定期與不定期的choucha監督。這樣的日子對于趙母而言實在有些無聊,再加上現在趙父在農村的聯合經營與白羽rou雞飼養都搞得有聲有色,趙母便開始思考做點其他的事情。趙母也沒有冒進,而是根據自己從書本上學習的經營、管理知識,開始進行市場調研,而鳳抄手就是趙母調研的第一站。作為趙母調研的第一站,鳳抄手有很多鮮明的特點。首先是極具巴蜀特色,而是目前鳳抄手也已經有了分店,只不過與現代意義上的連鎖、加盟還有些區別。對于自己母親的改變,趙安甚是欣喜,不是因為自己家能夠掙更多的錢,而是因為自己的母親有喜歡、熱愛的事業。很多人就算想創業、想賺錢,也很少考慮那些在社會觀念中低俗、下等、辛苦的產業。比如垃圾回收與分類,農產品的種植、推廣、銷售等等。更傾向于那些高科技、新概念產業。就像現在趙父的白羽雞飼養,如果放在十年后,就算利益頗高,也很少有年輕人會選擇扎根于養殖業。沒有農業、制造業,何來服務業?這些道理并不是趙安從小就明白,以前的他同樣是一個追求高雅、逃離庸俗的人。從小到大奮斗的目標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不要再像自己的父母一樣當一輩子的農民、工人。也是在重生之后,趙安才開始思考這些“大而空”的問題。一開始是偏激的想要賺錢,無論什么行業都可以。但是看見自己的父母在農業、餐飲上的努力與熱情,趙安的心態慢慢發生了變化。或許將它們作為自己未來的事業也不錯?這些都只是趙安現在的一些想法而已,他也還沒有完全確定下來。不過這并不妨礙他幫趙母進行前期的一些籌備,提出自己的想法。比如今天來鳳抄手的調研,趙母和計嘉樹在考慮味道的時候,趙安在思考著一些可行性方面的問題。其實鳳抄手在蓉城的確是比較出名的餐廳,但趙安知道鳳抄手未來的發展并不理想。起碼同樣走小吃路線的沙縣小吃在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時候,鳳抄手的分店也不過幾十家罷了。甚至在SC省,沙縣小吃的數量都比鳳抄手多。趙安以前對于鳳抄手的經營情況并沒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但真正坐在鳳抄手的店鋪里,趙安發現了很多顯而易見的問題。首當其沖便是定位問題,任何一個餐廳在創立之初便應該有一個明確的定位,賣什么、賣多少錢、賣給誰。鳳抄手的總店設立秋熙路,而且采用復古裝修,很明顯是想打造比較高端的餐廳。但是鳳抄手賣的卻是小吃,這些小吃在蓉城的街頭巷尾隨處可見。因為小吃的制作工藝比較簡單,而且原材料也很普通,注定了鳳抄手與街邊小吃的味道難以拉開差距。趙安剛才關注過價格,在街邊兩元錢就能吃到一碗抄手,而在鳳抄手中則需要四元。接近一倍的溢價,但是味道和材料卻沒有明顯的提升,最主要的差別來自于就餐環境。有多少蓉城本地人愿意支付這一倍的溢價呢?其次便是經營模式,很明顯鳳抄手的所有食材都是現場加工的。當天手工包的水餃、抄手甚至再十年后都是鳳抄手的賣點之一。手工制作是一大賣點,后世一些水餃連鎖便試圖利用這一賣點吸引客戶。但鳳抄手并不適用這一賣點,原因很簡單,作為薈萃了巴蜀各地小吃的鳳抄手,需要制作多種程序復雜的半成品食材,難以統一規范化。如果只賣水餃,那制作則完全可以流程化,選用什么品牌的面粉,高筋面粉、低筋面粉與水的比例,選擇什么品牌的酵母,發酵溫度和時間是多久,每一個餃子的面皮大小、rou餡重量……這些全部可以做出明確的規定,保證在不同連鎖店吃到的餃子,味道基本不會有太大的偏差。速凍餃子便是采用這樣的思路,選擇一個最多數人接受的味道與口感進行大規模制作。通過規模效應來降低成本,提高收益。顯然這對于鳳抄手而言不可能實現?,F在鳳抄手的菜單上就已經有十多種不同的小吃了,所有的小吃都是從原材料開始進行現場制作,很難保證口感上的統一。這還是鳳抄手總店,都有可能出現不同工作人員包餃子的習慣不同,導致最后水餃口感不同。更別說鳳抄手的其他分店,鳳抄手能夠保證對所有廚師進行培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