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08
只是為了和農民同志證明,種植藥材是可以賺錢的,而且比種植糧食多。 所以種多種少影響也不大。 徐書記這邊暫時算是第一階段任務完成了,渾身輕松的從基層回來,還特意來找蘇青玉喝茶。 蘇青玉則在看報表,看到徐書記高興的樣子,就道,“恭喜書記提前完成任務了?!?/br> 徐書記謙虛,“也是多虧大家的配合,這不是還有你之前做的成果做案列嗎?” 蘇青玉道,“徐書記也是親自下基層鼓勵同志們,也是很大的貢獻啊?!?/br> 因為信息的閉塞,哪怕干部們宣傳青山賺錢了,很多老百姓依然不相信。 徐書記就直接去了一些鄉鎮演講。 拿出自己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邊州人的身份來擔保這件事兒。倒是對后期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 這也是蘇青玉很欽佩的地方。 能夠做到這個地步,那也是把老百姓實實在在放在心上的。 徐書記聽到蘇青玉提起這事兒,這會兒心里還有些不好意思,同時夾雜著些許的驕傲。 他笑著擺手,“應該的,應該的。然后問道,“對了,你這邊工作怎么樣?” “教育方面還在繼續做思想工作,離九月份開學還有點時間。至于我這邊銷售培訓方面,第一階段培訓也差不多完成了,明天就要出去一批人了。今天都在中草藥管理局□□呢。這樣方便他們出去辦事?!?/br> “明天就出去了?”徐書記感興趣道,“多少人?” “出去一些臨時出現變化的,第一批人有282人。分別去往全國各地。至于地點,他們自己選的,我們沒干涉?!?/br> “兩百多個人一起出去,這也算是很壯觀啊?!毙鞎浶纳蛲?,“明天我也去看看?!?/br> 蘇青玉笑道,“行,您去。我就不去了,上次被認出來了。我怕這次去了又認出來,耽誤他們辦正事?!?/br> …… 這會兒,邊州的各縣和城區參與藥材銷售項目的人們也在開始收拾行囊,查看全國地圖。 票已經通過政府買好了,現在就差做攻略了。 給他們上課的老師說了,出去之前一定要做好出行線路,可不能一到外地就迷路了。 好些人還是這輩子第一次離開邊州的范圍,心里緊張忐忑。 棚戶區里,李學文也在認真的做著出行路線規劃。 為了這次出行,他給自己多年不曾聯系的知青友人寫了信,請求對方給他寄一份當地的地圖,以及行車路線。 也是通過這次,改變了一些他的觀念。 以前他覺得自己過的窩囊,沒臉和那些朋友們聯系,導致許多年來,漸漸就沒了朋友。過的更加窩囊。 這次迫不得己聯系之后,獲得了幫助,他發現所謂的有臉沒臉都是自己瞎想的。 這些朋友都是寶貴的人生資源,自己竟然糊里糊涂的自己就給疏遠了,真是虧大了。 作者有話要說:么么噠,對不起親們。最近太忙了。忙著練車,忙著搬家。每天早出晚歸,感覺累得慌,一回來就趴下睡著了。昨晚都沒來得及請假。 么么噠,附上青玉簡歷一份。蘇青玉履歷: 蘇青玉1958年6月2日生。 1975年8月-1977年12月,華南省寧安縣蘇家屯生產大隊插隊做知青,先后擔任廠長兼任校長,后擔任大隊書記。建立小紅旗糧油廠。建立小學初中。發展養豬副業。使蘇家屯人民全面致富。 1978年3月-1980年6月 京大學習。先后擔任班長,社團社長,學生會主席。 1980年6月 -1983年11月提前半年以參與實習。擔任湖云省云城縣花崗公社副社長主管農業,后擔任公社社長,公社書記。將花崗鎮建設成水產養殖鎮。建立云城水產品養殖公司。第一次有規模的組織云城勞務輸出。成功使花崗鎮人民脫貧致富。 1983年12月——1986年12月,擔任新成立花崗區區長。建立花崗區廣地工業區、花崗區好山養殖區、花崗清水酒廠。建立聞名旅游度假區。進行醫療補貼試點。 1986年12月-1988年6月擔任花崗區書記。開展全區干部素質培養,并建立云城第一所大學。將花崗區納入城區范圍。 1988年6月-1990年1月擔任邊州市常務副市長,主管農業。并且啟動邊州青山縣致富項目 。于89年底取得成功。 1990年2月-(?)擔任邊州市市長。開始著手邊州走上中草藥種植銷售大市之路。 第473章 第473章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 許許多多背著包袱的年輕人就朝著同一個方向來了。 這些人來的都很早,因為相處了這么久也很熟悉了,都在高興的聊著天。 旁邊一輛輛臨時調動過來的車子穩當當的停著。 畢竟兩百多人挺多, 邊州去省城的車子一天也就去兩輛。所以政府這次特意安排了車子送他們去省城。也算是給他們鼓鼓勁兒,讓他們知道政府是支持他們的。 至于下面他們去哪里, 怎么出去。那就是他們自己的選擇和自己能力了。 這會兒因為人沒來齊,大家都在聊天。 “你這是準備去哪里???” “沒準備走遠, 就在這附近城市溜達溜達。你呢?” “準備出見見世面。我也沒準備賣貨, 能見世面就行了?!?/br> “你這話可就謙虛了, 誰不知道你學的好啊?!?/br> “沒有沒有,其他人才學的好呢, 還準備去什么首都和海城那種大城市看看的?!?/br> 大家高興的聊著天, 卻也因為帶著點兒競爭的意味, 所以說話都藏著幾分。嘴里雖然這么說,至于做了多少準備,只有自己心里清楚了。 徐書記來的時候,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熱鬧的,生機勃勃的場景。 看著這些將要出去為了邊州建設努力的邊州人,他更深刻的感受到了當初蘇青玉的用心良苦。 與其讓他們靠著公家單位提供的工人崗位過日子,還不日培養他們自己謀生的能力。給他們指引更廣闊的路。 這樣不知他們自己賺錢, 也能帶動另外一批需要幫助的人。 負責人看到徐書記來了, 驚了一下, 準備過來, 徐書記就對著他擺擺手。示意他別管。 這人就小心翼翼的過來, 小聲道,“徐書記,你怎么過來了?!?/br> “就看看情況, 你們工作做的很好?!?/br> “應該的應該的。都是為了邊州人民服務的?!?/br> 徐書記微微笑了,“大家都這樣想,邊州人民要過上好日子了?!?/br> 很快集合的時間就到了,負責的人趕緊點名報數。大家都麻溜的排成長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