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5
的,誰也拿不走。 但是其他出了力的人拿一些功勞,那也是應該的。不存在搶功勞之類的??偛恢劣谒l起的事情,就不讓其他人做了。 而且現在正是職位變動的時候,她也覺得以穩為主。 離開徐市長辦公室之后,她就給于秘書打了電話。 呂書記離開之前,也給于秘書進行安排了,在下面邊州城區的東城區擔任副區長。 接到蘇青玉電話,于秘書也很高興?!蹦貋砝?,我這邊有東西要交給您呢?!?/br> 蘇青玉道,“什么東西?!?/br> “是呂書記留給你的東西。您看是我送過去,還是您出來?!?/br> 于秘書覺得還是蘇青玉出來更合適,畢竟他現在這反身份也不好再直接去找蘇青玉了。 蘇青玉也考慮到這一點,“我出來吧,一起吃個飯?!?/br> 在外面找了一家飯店,林楠定了個包廂,雙方就在包廂里面見了面。 于秘書見面,就把一個公文包給了蘇青玉了。 說是呂書記留給她的東西,都是這些年呂書記在邊州積累的經驗,對每個地區崗位的人的了解情況。 呂書記在離開之前,都還在整理這些東西。就是在最后的時刻給蘇青玉再留點什么。讓她在邊州的路更好走。 “呂書記說,你是他找過來的,就要為你創造好的工作環境。讓你少走彎路?!?/br> 蘇青玉問道,“呂書記是在省城醫院嗎,我想去看他?!?/br> “您還是先看信吧??赐昃椭懒??!?/br> 于秘書提醒她看呂書記留下來的信件。 這封信很長,寫著呂書記這些年來在邊州的一些感悟。 寫他前期的摸索,后期的無奈。也寫他對蘇青玉能來到邊州的驚喜。 “邊州是好的,只是沒能遇到一個帶它走上發展之路的領導。青玉同志,我相信,你就是那個能帶它大步向前的領導?!?/br> ”我給你留下的資料,你可以參考。那些名單上的人,都是這些年來我觀察的結果。這些年來,他們都默默無聞的在各自的崗位上面為邊州默默奉獻…… 邊州不缺好干部,只是千千萬萬的好干部,也需要有人帶領他們?!?/br> “也不必再來看我了,我這一輩子奉獻給了自己的理想,給了邊州。唯獨沒有陪伴自己的家人。如今邊州有了你,我終于可以安心放手,好好陪伴自己的家人了?!?/br> 蘇青玉心情沉重。 沉默了好一會兒,這會兒她也接受了一個現實,呂書記真的把邊州交她手里了,他是真的離開了。 她問于秘書,“呂書記的能好起來嗎?” 于秘書沉默。 呂書記這么一離開,倒是沒人知道他消息了。 連徐市長他們打聽,都打聽不到。倒是省里的任命很快就來了。 徐市長果然接了班,成為了邊州□□。以后就是徐書記了。 而蘇青玉這位才在這里任職一年多的常務副市長,也直接接了班,成為了邊州市市長。 雖然大家早就聽到消息,且早有預料,可真來了消息的時候,還是挺驚訝。 畢竟蘇青玉才三十出頭,且來邊州時間并不長,一屆都還沒任滿呢,這就上去了。直接主政邊州了。 這位年輕的常務副市長,愣是將她的那個副字給去掉了。 任命宣讀完了之后,徐書記他們熱情的邀請省里組織部過來的這位副部長吃飯。 因為年底工作忙,這位副部長婉拒了,倒是和特意和蘇青玉說了幾句話。 “恭喜你了,青玉同志。你可算是我們湖云省最年輕的市長了?!?/br> 蘇青玉微笑道,“都是領導們的信任和栽培?!?/br> 副部長笑道,“你做出來的成績也是很讓領導們滿意。青山計劃連省里的領導都是關心過了。都等著邊州全面實施呢?!?/br> 蘇青玉笑道,“在完成周全的安排之后,我們也會盡快在邊州實施,爭取邊州人嗎全面富裕?!?/br> 副部長笑了起來,嘆氣道,“你知道嗎,就在前幾天,你們的呂書記躺在重癥病床上面,拉著省里領導的手說,邊州市長除了蘇青玉擔任,其他任何人,他都不放心。他愿意用自己幾十年的黨性保證,青玉同志,可以承擔邊州重任?!?/br> “……” 蘇青玉一下子哽住了。喉嚨里都覺得有些疼。 等副部長上車離開了,蘇青玉才深吸一口氣,對著省城的方向,“我也愿意用我的黨性保證,我會帶領邊州走上致富路?!?/br> …… 任命完成之后,蘇青玉就正式走馬上任,成為邊州市市長。 接替她位置的是原來的農業局的一位老同志。 至于常務副市長的位置,則由主管文教衛生的連副市長擔任。 一切職位調動,都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愣是趕在春節前,把所有工作交際完畢了。 蘇青玉算了算時間,今年可以回去過個年了。 畢竟明年開年才開始各項準備工作。一年的時間也夠了。反而是明年春節有很大的可能在邊州過了。 因為呂書記的事兒,蘇青玉越發覺得人生無常,所以今年決定還是回蘇家屯過個年,和家人們相聚。 蘇青玉這個工作狂決定放下工作好好過個年的時候,新上任的徐書記開始燒他那三把火了,連續開了好幾次會議。 全部都是針對開春進行推廣青山模式的提議。 不過開了幾次會議下來,蘇青玉就發現了,徐書記是真的很保守的一個領導。 他雖然愿意復制青山模式,但是卻不是完全復制。比如他愿意農民同志們種植藥材,但是卻不愿意在各鎮開展工廠,針對農村大規模招工。而是認為應該在邊州市各縣城,面對城鎮年輕人進行招工。 原因是青山人少,還能在各村招工。但是如果推廣到整個邊州,這就是把農村大量農業人口轉化成了非農業人口,風險太大。 大量的年輕勞動力離開了田地成為了工人,會給農村造成很大的勞動力缺口。 特別是蘇青玉推廣全面義務教育,更是影響特大了。 如果每個孩子都念了書,并且長期在城鎮住讀,以后他們還會愿意回農村生活嗎? 如果不愿意,城市也沒有那么多的就業機會,會不會出亂子? 每一條都是有理有據的。這也確實是他們這幾十年的經驗教訓。他們并不知道未來市場會越來越大,需求勞動力越來越多。只能依照過去的一些經驗教訓來做安排。 第465章 第465章 徐書記覺得自己的想法比較周到, 還特意問了蘇青玉一句,“青玉同志覺得怎么樣?” 他還是希望能夠得到蘇青玉的支持的。 畢竟蘇青玉有呂書記留下的班底,加上省里領導重視她, 這要是和自己唱反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