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77
新增加的入學人數有多少了。 而且在一年級的班上,竟然還有十幾歲的孩子。這都是之前被耽誤的孩子。 蘇青玉道,“今年的入學率很高。學生很多。困難方方面面都有。最缺的還是教師資源?!?/br> 連副市長道,“我回去看看能不能調動一些過來?!?/br> “這是一方面,我建議還是叫加強師資教育,我們自己培養教師?!?/br> 蘇青玉說完,語重心長道,“連市長你也算是我的前輩同志了。我和你說心里話,我并不想摻和教育工作,不止教育,其他方面我都不摻和。邊州的農業種植也是重要任務,我光是忙這一攤子事情,我都忙不過來了?!?/br> “可我們農業種植需要有知識的人,我要種藥材,現在連技術員都找不齊。老連同志,教育可是重中之重啊,貫穿工農商各大行業。你身上的責任重大?!?/br> 連副市長臉上有些掛不住,“邊州的教育……確實,確實算不上好?!?/br> 蘇青玉道,“正因為如此,所以我覺得我們大家該齊心協力,互相幫助。你提升教育,輔助農業。我也提升農業,讓農民有錢上學,接受教育。我們互相扶持,把工作做好。為邊州出力。你覺得怎么樣?” 她一臉真誠的看著連副市長。 連副市長也看著她,這個年輕的同志確實與他之前相處的其他老同志有些區別。 可能他們年紀大了,有些寶貴的東西也漸漸的遺失了。 熱情,真誠,沖勁兒。這也曾經是他們在工作崗位上的時候具備的特點。 如今,他也從這個年輕同志身上看到了。他想,呂書記是不是也是因為這一點,所以才這樣重用這個年輕的同志。 總而言之,面對蘇青玉這真誠的提議,連副市長心里也不免動容。 “蘇青玉同志,我認同你的說法。我們的目標都是為了建設邊州,既然這樣,那我們應該朝著一個目標前進?!?/br> 蘇青玉笑了,“就是這么個理兒。以后我有好的建議給你提,你有好的想法和我提。不管是教育還是農業,都要發展?!?/br> “行?!边B副市長也真誠的笑了起來。 心境發生改變之后,連副市長對教育的改革工作也越發的支持了,主動的跟著蘇青玉一起去各個學校進行考察。然后總結經驗。 連副市長得出結論,青山這種模式也是可以復制的。只不過因為負擔重,所以不可能全市推廣,要一個個的進行改革。 但是在這之前,邊州市教育部門卻可以提前做好準備。 比如如今青山欠缺師資力量,那未來其他縣里肯定也是缺的。所以他們完全可以先培養一批人。 連副市長就準備回去招高中畢業的學生參與師專培訓。 甚至青山這邊就可以先建設一個夜校,這些學校老師在上完課之后可以參與夜校學習深造。 連市長覺得自己這一次可沒白來,不止了解了蘇青玉這么個人,同時也找到了自己教育工作方面的目標和方向了。 以前總覺得邊州的教育工作難做,不好開展。無從下手。如今倒是覺得有做不完的工作。 教育方面得到了連副市長全心全意的支持,蘇青玉本人也是放松不少。 最起碼以后有這方面的工作,可以有人分擔一下。她可不喜歡做孤軍英雄。團結與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才能辦大事兒。 教育這一塊的工作算是完成了一個小階段。后面只等宣傳片拍好之后,慢慢的給孩子們看了。 蘇青玉又把心思放在了農業種植以及工廠建設上面去了。親自帶著林楠好左亮去視察下面農村的土地培植工作。 因為前期的準備工作做完了,所以現在基層干部們做事兒就簡單多了。就只需要按照縣里安排的技術員的要求來培育土地,將土地培養成藥田的標準來。 蘇青玉去視察的時候,還看到這些農民同志跟著技術員后面干。一個個干的也挺賣力的。 蘇青玉還和一個老農民同志聊了幾句。 夸他們干活勤快,踏實。 老同志不知道蘇青玉是市長,只以為是外面來的干部。這陣子來村里的干部不少,這樣年輕的也常見,也就沒覺得拘謹。反而很踏實道,“那可不,給政府當長工,可不得好好干?” 蘇青玉:“……哪里是長工呢?這還是不一樣的?!?/br> “是不一樣,咱這還能當地主呢。政府都找我們租地種東西。所以說這還是新社會好。和舊社會不大一樣?!?/br> 蘇青玉笑了,問道,“那要是以后政府讓你們自己種植藥田,不是更好。當地主,也給自己當長工?!?/br> “那可不好,”老同志趕緊搖頭,“這種藥材能種多少錢啊,反正讓我自己種,我肯定是不種的?!?/br> 蘇青玉笑著搖頭,不以為然。 她相信,這些人看到藥材的收益之后,只怕還舍不得把土地承包給政府種藥材呢。 第454章 第454章 基本上每隔幾天, 蘇青玉都會輪流去下面各個村子choucha一下工作情況。 看看基層是不是真的在落實上面交代的任務。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都知道這位蘇市長每天沒事兒干一樣的親自走基層視察工作,鎮上的這些干部們直接安排了干部駐扎在下面的村子里,親自監督指導他們落實工作。 反正蘇青玉陸陸續續的去視察工作, 看到的情況都還算滿意。村子里的人都在按著上面交代的任務來做。沒有陽奉陰違。 而有了干部的帶領,這些農民同志每天也按部就班的工作。沒因為是給公家干活就偷懶?;惖?。 在基層農村視察之后,蘇青玉對自己青山以及邊州的未來都很有信心了。這里的老百姓雖然思想上落后, 可他們身上卻具備了勞動人民的勤勞樸實。 所謂勤勞致富, 只要他們肯干活, 她就有信心帶領他們走上致富路。 隨著漸漸入秋, 地里的莊稼也陸陸續續的收上來了。 縣里農業局也根據青山改革專項小組的指示,開始將已經培訓好的年輕技術員們分配到各個村子去駐扎,要在空閑的時候, 給農民同志們培訓藥材種植的基礎知識。并且開春之后,還要根據上面的要求,進行技術指導工作。 這個任務是長期且艱巨的, 所以縣里也給這些技術員提升了福利待遇。 這些年輕人以前都是沒工作的,現在能找到一份體面的工作, 即便辛苦,可縣里給的待遇好, 他們也愿意咬著牙干。 各個都扛著包袱就駐扎在了山里的村子里, 開始開展工作。 蘇青玉看著這些人的名單,笑著和青山縣的高縣長道,“這些同志可要好好培養,他們可是我們致富路的火種。以后邊州其他地方可也要用的上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