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10
月基本上都有出欄的牲畜。加上還參與村里的投資。一家人幾乎都是雙份收入。 進村之后,還沒來得及眼紅新房子,他們的眼睛又被那些養殖戶家里的牲畜吸引了。 來這里參觀的,幾乎家家戶戶也是養了牲畜的。比如一頭豬是必備的。另外還要養點雞。鴨子是沒法養的,沒這個技術。 可因為各種原因,最后存活的雞都不多,一天能有幾只雞蛋就不錯了。 哪里像好山這下面村子的養豬戶,人家那是拿著籃子在窩里撿雞蛋啊。 這些人眼熱的時候,村子里干部也過來迎接他們了。 客客氣氣的和帶隊的干部握了手,表示對他們的熱烈歡迎?!皷|山的兄弟能過來,我們是非常歡迎的。聽說以后我們是要一起合作,以后就是兄弟單位了?!?/br> 就有東山的老百姓代表問道,“什么合作???” “你們不知道嗎?就是以后你們東山也要和我們這邊一樣,搞養殖戶,區里給你們提供技術,手把手的教,還給你們一起蓋養殖場,以后一起賺錢。就和我們這樣?!?/br> 聽到這話,大家一臉懵逼。 有些人倒是想起來了,“之前我們村里是宣傳來著,說帶我們一起養豬養雞,咱沒聽進去。咱自己家里不是都養了嗎,也沒發個財?!?/br> 好山這邊的養殖戶就不高興了,“怎么發不了財,我們這邊家家戶戶都養呢,和你們自家養的不一樣?!?/br> 有好山的其他養殖戶也過來說了,“政府帶著,和我們自己搞不一樣。人家那有技術,可講究了。手把手的教,還給我們選苗子。還有獸醫幫我們看。等養好了,就有車子集體過來收。咱們一點心都不cao?!?/br> 說起自己村里的事兒,好山的人驕傲極了,抬頭挺胸,底氣十足。 東山區的這些人則一個個的更迷糊。原來區里之前宣傳的是這樣的??晌覀兡沁吀刹吭趺礇]動靜啊。 好些人嘀咕起來了,有人就說,自己村里倒是宣傳了這個。但是還沒來得及動作,就把他們拉過來了。 有些人直接開始罵娘了,說他們村里宣傳了,就是把文件讀了一遍,然后什么都沒解釋。他們都沒聽懂。 要知道是這個,他們早就去搞起來了。 光是看看人家拿籃子撿雞蛋,就夠眼熱了。 東山的干部見他們有些激動,就嚴肅道,“都別急,區里既然安排過來學習了,肯定是后面有安排的。今天大家就都好好學。這里是好山,咱別給這里的同志添麻煩?!?/br> 然后笑著和好山的干部以及養殖戶道,“今天給你們添麻煩了?!?/br> “沒事沒事,以后肯定是要合作的?!备刹總儫崆榈男Φ?。 目前花崗的干部們雖然不知道這個合作后期具體有什么好處,但是因為長期以來區里的英明決策帶來的良好發展,他們對區里的決策都是十分信任的。知道肯定是為區里老百姓好的。 所以對于這種有好處的事兒,他們也是樂見其成。也生怕在這發展大計里面拖了后腿。 后面,他們一行人又繼續參觀隊里的養殖場。 隊里干部則負責講解隊里的養殖戶的一些工作。 從選種育苗,到養殖,到銷售,都有村里集體管理。 東山區有老百姓代表小聲道,“收入多不多???” “這收入啊,也還好,不算多,人均一個月六十多吧?!?/br> 這個數字還算保守了,因為現在經濟發展的緣故,國營單位的工人工資也漲了,從之前的人均三四十,現在也開始漲起來了,差不多翻了個倍。六十也只算是一個普通工人一個月的工資了。 但是對于靠種地生活的東山區人來說,這六十簡直就是想都不敢想的高收入。 大伙兒心里一陣驚愕,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這么多呢?” “怎么不可能呢?”好山區干部反問道,然后帶他們去參觀村里的養殖場。 這養殖場范圍就特別大了。品種也多。 “看到沒,這是村里的養殖場。我們村里人都投了錢的,年底都有分紅的。再家家戶戶自己搞養殖,雙份工資,怎么就沒了?對了,我們這還有年輕人去廣地工廠上班的,人家一個月加加班,百來塊工資呢?!?/br> 這又把人給嚇到了。 東山區的老百姓代表,包括帶隊過來的干部,對這個收入也是驚嘆的。 看著他們還是這個不敢相信的樣子,好山的干部有些郁悶了,“你們要不信,隨便找個人問問去?!?/br> 還真有人去找人問了。 結果人家這答案更夸張。 “一個月六十?誰說的?我光賣雞蛋就不止這個數了?!?/br> “……” 其他幾個小隊在好山的各個村子里學習的時候,基本上都遇到同樣的情況。 有些更直觀比如路過一些村民的家門口的時候,人家家門口掛著各種rou條,讓人看著忍不住咽口水。 等離開好山的時候,大伙兒才知道,原來農民的日子還能過的這樣好啊。 第412章 第412章 如果說好山屬于發展中鄉鎮, 花崗鎮就屬于富裕鎮了。房子是老早就蓋起來的,基本上家里都有車。 而且花崗的村子不止修了路,村子里還修了一些生活設施。 作為花崗最早富裕起來的一批人, 他們精神氣比好山還要好。穿著打扮也朝著城鎮的同志靠攏。 連孩子的臉都長的圓乎乎的。 因為是花崗區最早一批致富的村子,他們在思想上也走在了前端。 對致富更有積極性和主動性。 從一開始由區里給他們找致富路,到后來他們主動自己找。比如那些去南方打工的人帶回來了新的信息。 他們不止在當地投資辦廠,還投錢在外地辦廠。 他們不止搞水產養殖, 還種大棚菜。后來聽說好山搞山地養殖, 他們又學了養殖技術, 在家里養殖。 有政府提供的技術,以及銷售渠道, 讓他們沒有后顧之憂。只要勤勞苦干,肯好好工作。賺錢不是難事。 而這些以前吃苦走過來的農民同志們, 最不缺的就是勤勞苦干的精神, 所以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有養殖。還互相比著養。誰家也不愿意落后。 這就導致,花崗人富裕的十分快速。 致富的程度每年翻倍。 其他村子蓋紅磚房的時候,花崗這邊都開始蓋二層小洋房了。有些找得到水泥的, 還把外墻粉刷了水泥。 這在八十年代絕對是很少見的。 最起碼東山區的這些老百姓來看到之后,覺得這傳說中的花崗鎮, 比他們想的還要富裕。 簡直超出想象了。 以為人家就是比他們多吃兩口rou而已??蓪嶋H上人家這是掉進rou鍋里了。